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肛术治疗及腹会阴与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联合治疗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老年低位直肠癌样本选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共计50例,随机分组,Miles术治疗归入造瘘组,保肛术治疗归入研究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造瘘组,P<0.05;随访1年,两组盆腔复发风险、吻合口复发风险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选取Miles术治疗,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出血量,且术后盆腔复发、吻合口复发风险较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于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展开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其效果,及实施后,对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将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进院诊疗,6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看作实验对象。所有实验人员,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研究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试验数据,实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在实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数据,能够总结出,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实行保留左结肠动脉措施,其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增加其复发的几率,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内收治共82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分成常规组(行传统开腹术)与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和Miles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我院和中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Miles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通过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其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优于Miles手术,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10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2019.06-2020.06)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n=50)与观察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n=50),观察两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手术指标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指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及出血量,提供胃肠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组具有一系列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改变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分子病理学的进展可以更好地从发病机制角度理解该肿瘤,从而更加精准地指导治疗。该文旨在概述结直肠癌的分子病理进展及其生物标志物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并讨论了具有临床价值的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结直肠癌的分子病理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耦合剂灌注在腔内超声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根据超声检查前患者是否同意经耦合剂灌注分为两组,即灌注组69例和未灌注组63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对比,评估两组及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灌注组、未灌注组和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89.9%、76.2%和87.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6,P=0.047)。灌注组对T1期的诊断敏感性为96.0%,高于未灌注组的61.5%和MRI的92.3%(P=0.010);灌注组对T2期的诊断特异性为95.7%,高于未灌注组和MRI(P=0.037);灌注组对T2期的阳性预测值为90.9%,高于未灌注组和MRI(P=0.035);灌注组对T2期的诊断准确性为94.2%,高于未灌注组和MRI(χ2=7.070,P=0.029)。灌注组对T3期、T4期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与未灌注组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耦合剂灌注使得腔内超声诊断直肠癌T分期方便、快捷,且诊断效率与MRI相当,尤其对T1、T2期直肠癌可作为信赖度高的影像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自2008年开始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达到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改善5年生存率的目的。本次修订后的2020版《指南》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随访、预防、MDT作用、手术治疗和局部毁损治疗、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六部分,汇集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
简介:【摘要】目的:CT与MRI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64例直肠癌病人进行研究,所有人员按照先后顺序进行CT、MRI影像诊断,查看联合诊断方法诊断效能。结果:CT假阳性率为19.23(10/52),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其在各种癌症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第三和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来的数据表明,肥胖、饮食和运动会影响CRC的发病率。而这些因素对CRC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肠道致病菌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定殖于结直肠组织,并通过其毒力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使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产肠毒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结直肠癌相关的重要致病菌。本文就F.n、ETBF和E.coli的毒力蛋白及代谢物,在CR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柔嫩梭菌群对CRC的影响等作一简要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3例直肠癌术后出现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情况、治疗经过及治疗结局,并分析狭窄类型和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63例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中,膜性狭窄22例(34.9%),管状狭窄30例(47.6%),弥漫性狭窄11例(17.5%)。高位狭窄共9例,3例通过内镜行球囊扩张。3例行吻合口切除重建。低位狭窄54例,肛指扩张有效率53.7%(29/54);内镜球囊扩张8例,其中4例球囊扩张联合放置金属支架。8例经肛行狭窄环切开。最终仍有5例低位弥漫性狭窄者治疗失败,保留小肠造口或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治疗失败者中,男性、保护性造口、低位吻合、吻合口漏发病率均高于治愈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治疗失败者均为弥漫性狭窄,与治愈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需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策略。高位狭窄首选内镜球囊扩张,可有选择地放置金属支架。低位吻合口狭窄首选肛指机械扩张,失败者可行内镜或经肛微创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