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的处方点评工作对于反馈抗菌临床应用是否合理而言意义很大。通过点评工作,抗菌的使用趋于合理。但工作中仍存在着点评依据、内容、抽样方法欠统一、欠规范,点评反馈方式滞后等问题,需要从点评的内容方法及反馈方式上不断改善。此外,还需要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范处方点评,加强抗菌使用的管理,不断强化药师临床药学指导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难点 建议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衰退,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常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不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再加上基础疾病的伤害,老年人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多是常见的现象。本文对老年抗菌的合理使用和药学监护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老年人 传染病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临床应用抗菌的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普外科围术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菌的信息进行统计,根据国家有关抗菌的合理使用相关评价标准,对患者抗菌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均有应用抗菌(预防性),排在前5位的抗菌依次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美洛西林、洛美沙星,其应用率依次是62.00%,24.00%,5.80%,4.50%以及2.00%;评价200例患者抗菌用药的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率20.00%,药物选择合理率55.00%,用法用量合理率100.00%,用药时机合理率93.00%,换药依据合理率90.00%。结论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存在应用抗菌不合理的情况,但不合理应用抗菌的情况较少,药物监管部门要严密监管,提高抗菌使用合理性。

  • 标签: 普外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抗菌实施管理前)普外科手术患者108例做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抗菌实施管理后)普外科手术患者124例做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抗菌应用合理性相比较观察组在药物选择、预防用药时间的合理性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用药时机、用法用量合理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抗菌应用时间、抗菌费用、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合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预防应用抗菌合理使用率,缩短患者抗菌应用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围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处方点评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使用的情况,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开展处方点评干预工作,随机抽取该时期内患者13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300例作为对照组,对处方点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处方点评干预工作体会。结果干预后抗菌处方合格率比干预前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给药途径、重复给药等现象显著减少;干预后药物联用比率比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干预工作的开展可有效提高抗菌用药的合理性,有助于改善临床整体合理用药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处方点评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抗菌应用情况,并针对不合理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365例,对各科室抗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用药患者比例、药物联用情况、用药目的等。分析抗菌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率。结果本研究抗菌使用率为72.30%,妇产科使用例数最多,抗菌中阿莫西林胶囊用药频次最高,抗菌不合理用药率为12.20%。结论我院抗菌应用率相对较高,应完善抗菌管理制度并加强用药监督,降低抗菌不合理用药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应用抗菌管理工作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收治患者100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设为B1组(观察组50例)以及B2组(对照组50例)。针对B1组患者,创建合理应用抗菌以及实施的具体细则。有效创作预防用药的具体方案,创建抗菌专门管理小组,针对患者菌群进行认真调查,针对质量在固定时间进行仔细调查,并且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针对B2组患者,选择常规管理的方法。结果在门诊抗菌总使用量方面,B1组管理前明显优于管理后,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0.05);在总用药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在进行抗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用药方案细致化以及组织机构高效化,针对抗菌合理使用的方案有效明确,最终实现抗菌的最优化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管理 经验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5年抗菌不良反应病历资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发生的抗菌不良反应病历136例,并进行统计研究分析。根据患者使用的抗菌类型、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136例抗菌所致的不良反应中头孢菌素类排第一位为20.59%,其次硝咪唑类为18.38%、喹诺酮类14.70%、抗真菌类13.24%。引起不良反应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其次是肌注。抗菌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次之。结论临床在应用抗菌时,应选择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及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情况,防止或减少不良放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回顾,结合某医院ADR病例的种类、数量,分析各类ADR普遍性和特殊性。指出当前医院ADR监测工作在报告质量不高,应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人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ADR报告 抗菌药物比例
  • 简介: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醒临床警惕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厦门市海沧医院2012—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35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60岁36例,占26.67%;涉及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主要为莫西沙星,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再次为环丙沙星;口服给药73例,静脉给药6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及过敏反应等。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严格根据药品的用法与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或更换药物并对症处理,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应用特点,总结用药经验,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肾内抗生素处方200份,调取患者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病史、抗生素使用情况,参照《新编药物学》、卫生部《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原则》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单一用药率94%;合计213例次,头孢类抗生素75.59%、喹诺酮20.66%,预防性用药42%,病原学送检95.5%,药敏与病原学检查结果一致92.67%;用药平均(6.5±1.4)d,口服25.68%(76/213),静脉滴注16.90%;不合理用药20.5%;18例进行过药学监护,治疗前尿量、Ccr、Scr、BUN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品种选择较集中,病原学送检率、预防性用药、单一用药比重较高,药物可引起肾代谢、功能变化,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肾内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39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的抗菌进行预防性干预,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例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抗菌出现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为6.47%,用药时间不合理为1.44%,用药剂量不合理为1.44%,合并用药不合理为5.04%,总发生率为14.39%。结论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进行预防性干预,及时发现应用中的不合理情况,对患者治疗有显著的良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临床医师习惯性的联合应用药抗菌,统计分析不合理的联合应用种类,进而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减少药源性损伤,提高治愈率。方法统计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住院病人病历1440份,对联合应用抗菌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二联以上使用256份,不合理联合应用77份。结论我院抗菌二联以上的使用比例为18%,其中不合理联合应用为30%,因此,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要互相沟通,做好用药监护,减少、杜绝抗菌的不合理联合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1日开始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严格执行合理使用抗菌干预政策,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8月1日前后出院病患各120例,将2012年8月1日前出院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执行合理使用抗菌干预政策的2012年8月1日后出院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抗菌应用合理性及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更换药品,药物选择,联合用药,单剂次量及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用药费用,住院时间,药物平均使用数目及平均给药天数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剂科中实施抗菌干预政策,能够增加药剂科使用抗菌的合理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循证药学在抗菌合理应用管理中的干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和2015年开具的抗菌完整处方各300例,2014年我院实施常规抗菌学管理并作为对照组,2015年我院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并作为观察组,对比和分析两组药学管理抗菌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共29例,用药周期过长21例,用药剂量不正确18例,用药档次过高15例,无特异性用药12例,抗菌不合理约占31.67%;观察组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共16例,用药周期过长13例,用药剂量不正确9例,用药档次过高3例,无特异性用药2例,抗菌不合理约占14.33%,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使用循证药学合理地管理抗菌,能够增加抗菌使用的安全性,降低滥用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药学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收治的240例采用特殊使用类抗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40例患者的特殊使用类抗菌、疾病情况及病原菌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特殊使用类抗菌在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的使用情况。结果240例患者特殊使用类抗菌的应用情况为亚胺培南的使用率最高,为28.8%;其次为美罗培南,使用率为23.3%;排在第三位的是去甲万古霉素,使用率为15.4%;然后是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利奈唑胺注射液等。240例患者中有93例为病原菌感染,其中金葡菌感染率最高,占19.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占15.7%;排在第三为的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占14.5%,然后是大肠埃希菌、β-溶血性链球菌、酵母菌等。结论分析特殊使用类抗菌的应用情况,对提高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的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内科 呼吸内科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药师对抗菌使用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抗菌使用率进行干预的结果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分析,同时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未对抗菌使用率干预进行比较,并总结分析。结果比较干预组合未干预组两组抗菌使用强度,各月份均存在差异,总平均值,干预组(45.5%)明显低于对照组(62.9%),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组和未干预组间每月抗菌使用率,比较平均值,未干预组(47.68%)明显高于干预组(47.31%),数据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据上来看,干预组有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药师对抗菌使用率的干预属于有效的,存在一定可行性,同时,临床药物也在抗菌使用整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