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古代'河'为黄河的专名,最早见于甲骨文《藏》6·10:'王其涉河',金文《同簋》:《自淲东至于河'。而河源直至1978年经河源考查队进行实地考查,才正式确定卡日曲为河源的结论。至于名称的由来,前人已有探讨:一为'下'说,即伏流。如《释名·释水》:'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二为'播'说,为分散意。如《水经注·河水》:'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见《永乐大典》引文)。三为'何(荷)'说,如《水经注·河水》引《春秋说题辞》:'河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荷与何同。'但均为臆测之辞,不足为信。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余年的古国文化,就从这里发扬光大。在黄河中下游发现北京周口店'北京猿
简介:“成都”名称的含义解释一直颇为棘手。尽管自宋以来,关于成都名称的解释已不下十种,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由于早期蜀地与中原及其以东地区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且古蜀人的语言“颇与华同”,成都一词当就是古夏(汉)语。成都名称约在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战国晚期)出现,其时“成”的读音可能为端纽耕韵,“都”的读音可能为端纽鱼韵。汉代西南地区的“×都”地名,是附近存在湖泊水体的标示。成都即得名于附近的“滇池”,滇池、成都二名上古读音近同。作为聚落名称的成都,是水体名称滇池的转化。滇池就是“天池”的意思。滇池、成都名称最早的文字书写者,是战国晚期楚威王时进入古蜀国的楚人。成都一名由来与含义的破解,对于古代成都平原自然环境、西南地区民族历史的新认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