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176例明确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管结石症患者采用Epley法复位治疗,嵴帽结石症患者采用Semont法复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6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痊愈134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2次治疗后痊愈149例,有效18例,无效9例,经过3次后痊愈16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是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治疗方式。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选取 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三组, A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法复位治疗, B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联合改善前庭药物治疗, C组患者给予单纯改善前庭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概率相比较于 A组与 C组均明显较高, P<0.05;B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较 A组与 C组低, P<0.05。 结论:手法复位联合改善前庭药物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可缩短病程。 【关键词】后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manual reduction,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vestibular medicine, and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improved vestibular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probability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C, P <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C, P < 0.05. Conclusion: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improvement of vestibular drug treatment can obtain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ley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canalbenignparoxysmanpositionalvertigo,PC-BPPV)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80例患者,采用Epley后半规管复位法治疗。结果80例患者痊愈7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Epley复位法对于PC-BPPV是一种简单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疗法。
简介: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企业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但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联合监督乏力等问题,不仅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形象。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坚守职责使命和功能定位,从研究解决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入手,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做好监督执纪工作,打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实践,为国有企业的监督执纪工作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程马拉松运动后业余运动员髌腱形态特征动态变化的MRI表现。方法招募19名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共38侧髌腱,年龄26~53(41.5±7.9)岁,跑龄3~18年,周跑量30~90 km,月跑量100~300 km,分别于半程马拉松跑前(基线,t0)、跑后3 h内(t1)、跑后3 d(t2)对髌腱进行1.5 T MRI扫描。招募从未参加过马拉松、每周运动(包括但不限于跑步)时长<150 min的男性健康志愿者10名共20侧髌腱作为对照组,年龄26~54(39.4±9.1)岁。首先于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序列对髌腱信号做定性评估,观察是否存在髌腱炎;然后使用后处理工具ITK-SNAP对髌腱的形态参数[长度及近端、中部、远端横截面积(CSA)、体积]进行测量。形态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半程马拉松跑前、跑后的髌腱形态参数变化。结果5名业余运动员出现无症状性髌腱炎,发生率为26.3%(5/19),另外14名业余运动员为正常髌腱。所有运动员在半程马拉松跑后均未观察到髌腱fs-PDWI序列信号发生改变。基线水平时,运动员组正常髌腱的近端CSA大于对照组[(4.20±0.62)mm2/kg3/4比(3.63±0.57)mm2/kg3/4](P<0.05),长度及中部、远端CSA和体积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员组正常髌腱的长度及近端、远端CSA和体积在半程马拉松跑后3 h较基线时增大[(47.35±3.22)mm比(46.83±3.35)mm,(102.52±13.03)mm2比(98.98±13.14)mm2,(108.67±15.72)mm2比(100.27±14.37)mm2,(4 020.36±514.38)mm3比(3 826.57±499.23)mm3](均P<0.05);以上指标在跑后3 d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部CSA在跑前跑后各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髌腱的近端CSA增大。一次半程马拉松后髌腱长度、区域性CSA及体积产生的变化是可逆的。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三组,A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联合改善前庭药物治疗,C组患者给予单纯改善前庭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治疗1周后,治愈26例,占59.09%;有效15例,占34.09%;无效3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8%(41/44)。本组4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占50.00%;有效15例,占34.09%;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率为88.64%(39/44)。结论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