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转型,人们对建筑结构体的异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际化建筑设计师设计理念的标新立异,使得一些能拥有优良观感的混凝土实体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同时近年来在混凝土发展过程中不断引入新型聚羧酸系外加剂取代原有的萘系外加剂,这也让混凝土的外观和质量有了很多提升和改良的空间,实现了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特种混凝土需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具有清水要求的小坍落度长时间保坍混凝土在其制备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
简介:摘要:施工资料是长输管道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基础性文件,为规范施工资料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长输管道施工资料管理工作的特点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改善措施,及时完善资料编制存在的问题,达到资料编纂准确规范的效果,对后期竣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随着无缝线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铁路线路均实现了无缝化。换轨大修做为铁路线路设备更新的主要施工,实现着铁路行车设备的更新换代。然而在铁路工务部门,每年夏季对轨道防胀工作产生极大压力,尤其是无缝线路线下卸后、焊后及换后长轨条不受钢轨联接零件扣压限制,受热胀冷缩影响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单元轨条内部应力受到影响不能自由伸缩时,在短距离内会出现不均匀横向释放,横向弯曲直接影响列车安全,严重时会造成列车脱线。因此换轨施工中必须成立轨条巡检看护组,负责监控线下轨条的变化及变化后的处理工作。总之长轨条的看护工作是换轨施工中尤为重要的安全环节和安全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长轨条;横向弯曲;看护;安全 1.巡检看护标准: 1.1长轨端部应散布在设计位置,其误差应不大于 100㎜。长轨节应散布在线路两侧距轨枕头部外侧 350㎜范围内,碎石面平整并低于轨枕面 20-30mm,不得侵入限界。卸下长轨顶面不得超过既有线走行轨顶面。 1.2卸轨后轨条端头各 10m范围内,平砟宽度不少于 500mm,且轨条平顺。卸轨前由专人对工平整后的砟肩进行检查,对未达标处所及时进行整改。 1.3卸后相邻两根长钢轨端部要错开搭接不少于 200mm,轨底间距不少于 50mm。一根长轨条端部置于另一根长轨条端部的内侧(外侧长轨条端部应适当远离既有线约为 1m左右,内侧长轨条端部平直),使之轨条端头横向错开或搭接,防止长轨条爬行侵限。 1.4长轨卸车后按规定要安设加固器,安设标准为: ( 1)长轨条两端在距离轨端 3-5m处各安设加固器 1个,长轨条中间加固器均匀布置,加固间距宜按每 100m一处控制,曲线地段应适当加密设置。 ( 2)新型加固器联接既有钢轨一侧卡具要上紧螺栓。老式木制加固器扣件在既有线、线下长轨条上均要上齐,但线下长轨条扣件不宜过紧,保证长轨条能够正常伸缩。 ( 3)长轨加固器安设详见《长轨加固器安设示意图》。 1.5在道口处,长轨节应卸在轨枕头外侧挖出的承轨槽内,承轨槽距离钢轨头部外侧应 500㎜(困难时应大于 300㎜),且不得超过既有走行轨顶面。 1.6明桥上卸轨时,桥梁两侧护轨梭头处各加设 1处加固器,桥上钢轨放置在压梁木外侧木枕枕头上,并采用 2股 8号铁线与桥枕及压梁木进行捆绑的方式进行捆绑固定。铁线与压梁木及枕木之间用废胶垫保护,以防损坏枕木。 2. 安全风险研判 2.1卸轨后长轨条易高出基本轨轨面,存在行车风险。 2.2卸后长轨条接头处,易造成相邻两根钢轨胀轨顶死,轨条侵入限界,存在行车风险。 2.3加固器的安设不标准,卸轨后长轨条易胀轨侵入限界,存在行车风险。 2.4电务及车辆部门等轨旁设备不按标准防护,卸轨后易造成联电及损坏设备,存在行车风险。 2.5小曲线半径、大坡道地段及复线车流大卸轨后易造成长轨条胀轨及爬行,存在行车风险。 2.6明桥、道口、道岔处卸轨,易造成长轨条掉落及侵限,存在行车风险。 3.人员配置 3.1焊前及换后巡检看护组人员:不低于班长的巡检负责人 1名,驻站联络员 1名,防护员 1名,作业人员 2名。 3.2焊后巡检看护组人员:不低于班长的巡检负责人 1名,驻站联络员 1名,防护员 2名, 6名作业人员。 4.安全措施 4.1.长轨巡检时间范围 :5-9月份 7:30~ 16:00,其它月份 8:00-16:00。如实际气温变化较大时,可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调整巡轨时间。负责焊后长轨巡检的车间,每日巡检时段依据上述时间开始巡检,至施工封锁时止。 4.2每日由车间指定副主任添乘轨道车,查看区间轨条对头的爬行及重点风险处所状态。对长轨存放安全和巡检组的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和超限处理指导,对不良处所记录并通知巡轨人员处理。 4.3待焊及换后长轨条要做到每日巡检,若温差较大时,必须增加巡检班次。焊后轨条每日往返巡检。高温天气要加大巡检频次。 4.4将当日的巡轨出发时间、开始作业时间、巡轨人员、防护人员、驻站联络员、巡轨位置及计划完成时间等信息,由巡轨负责人在交班会时进行汇报。 4.5每日巡轨要进行轨温测量,巡轨记录上要记录好测温时间及轨温,巡轨位置及负责人姓名。 4.6巡轨时必须重点关注接头,在接头上涂写巡检日期及时间,巡检时的轨温。遇见轨头对头必须拨开,一端轨头离既有走行轨轨头外侧 1米左右,另一端平直。 4.7巡轨时要及时处理绝缘处所,电务导线深卧,不能裸露,如遇困难地段可用胶垫垫好,与钢轨底部保持距离,或用塑料管包裹。 4.8巡轨时,必须检查加固器是否安全有效,发现失效的加固器要及时处理。 4.9 巡轨时如发现碎弯,要及时进行应力释放,并派人重点看护。释放应力时,单线和双线路肩侧轨条向路肩侧外拨 S型,严禁在碎弯部位拨轨,并用坚硬物体安放在枕木头外侧碎弯处阻挡钢轨,防止钢轨向既有线路靠拢。两线间侧轨条必须进行撞轨作业,消除碎弯。 4.10根据实际情况,温度急剧升高、温差较大时必须申请临时天窗对焊后轨条撞轨放散应力,放散时间以每日上午 8:00-11:00为宜。 4.11巡视人员发现待铺长轨已明显侵入限界并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设置停车信号,及时向车间、相邻车站准确汇报胀轨里程及胀轨影响范围,同时封锁区间进行处理。车间向段指挥中心报告处理情况。当现场巡视人员处理有困难时须及时通知车间加派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5 结束语 哈尔滨工务机械段通过多年来的无缝线路线下长轨条防胀工作,已经形成了行之效的作业标准及管控措施,在换轨大修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多年来现场施工执行情况证明,加大长轨条巡检看护工作力度,不仅现实施工生产的安全有效,也保证了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我们针对管道漏磁内检的缺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析的方法来对漏磁检测数据的处理,生成了一系列的漏磁检测曲线,这样更有利于图像的识别,我们利用相关软件在识别过程中产生了一条竖直的线来进行定位,环形焊缝在识别螺旋焊缝时,以圆点的形式产生斜线定位螺旋焊缝,实现了焊缝的自动化识别。在进行识别的过程中,我们用三线表来进行了缺陷位置的标注,对于不同的漏磁检测数据进行了多次的识别之后,表明这种方法的识别率是比较高的。 关键词:漏磁内检测,漏磁检测曲线,缺陷识别,数据分析 管道的腐蚀主要是造成管道泄漏的主要问题,然而漏磁内检测技术主要是因为管道内部的环境要求不够高,不需要耦合剂等优点,这就成为了目前比较成熟的检测手段之一,目前我们所常用的识别方法有,优化方法中的逐次逼近法,还有多元统计法以及神经网络法。我们主要通过对于漏磁检测数据的处理,还有分析利用相关软件对转化成的数组形式的漏磁检测数据来进行操作,形成了管道漏磁曲线,找到了相应的位置,通过判断满足了相应的条件。 一、管道漏磁内检测基本原理 1.1、漏磁检测原理 如果管壁中存在着缺陷的话,磁导率就会发生变化,整个磁路中的磁通发生畸形现象,这样就会改变整个途径,有部分的磁通会离开管壁,这样空气就会作为介质来绕过缺陷,在管壁的表面形成一个漏磁场。漏磁通被磁敏感器所捕捉之后,形成了相应的感应信号,缺陷漏磁信号中所含有的缺陷信息可以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缺陷是否超标。 1.2、管道漏磁内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