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OTLF)几乎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半,虽然这类骨折自行愈合的可能性大,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慢性腰背部疼痛、肺功能减退、后凸畸形、神经功能障碍和行动不便等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在骨质疏松症和OTLF方面已经制定了不少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但对于OTLF的治疗方式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笔者通过总结OTLF的治疗进展,从治疗方式和手术方案选择两个方面提出OTLF阶梯化治疗的观点。同时提出精准化治疗的观点,包括精确诊断、精确治疗和术中数字化辅助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损伤 阶梯化治疗 精准化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实施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以本院接入的7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将之随机分组观察,名为常规组(乳果糖口服液)、研究组(乳果糖口服液+针刺治疗),各39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 便秘 针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病症情况,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令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腹胀便秘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外伤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外伤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重症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骨折采用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X线和CT检查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作比较。结果:CT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CT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X线与CT诊断腰椎骨折的价值高,但CT检查可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及符合率,能准确的诊断腰椎骨折患者的损伤情况。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管理在防治腰椎骨折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肠道管理小组全程管理,比较两组便秘、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便秘、腹胀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管理可有效的防治腰椎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减轻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道管理 胸腰椎骨折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专科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中远期腹假腔重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夹层)并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术后腹主动脉有残余裂口而无裂口、随访1年以上的急性或亚急性长夹层病例,排除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创伤、马方综合征导致夹层的病例。最终纳入51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6例,年龄(49.4±10.6)岁(范围:31~72岁)。患者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标准归入扩张组:(1)腹假腔最大增长速度≥3 mm/年;(2)腹主动脉最大径≥50 mm;(3)腹假腔直径增长≥10 mm。采用χ²检验、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定量资料的截点值。结果稳定组30例,扩张组21例。与稳定组相比,扩张组术后早期内脏动脉残余裂口数量更多[2(1)个比1(1)个,Z=-2.829,P=0.005],动脉发自假腔数量更多[5(6)支比3(5)支,Z=-2.025,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脏动脉残余裂口数量(OR=3.966,95%CI:1.552~10.131,P=0.004)是腹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脏动脉残余裂口数量截点值为≥2个,曲线下面积为0.718。结论TEVAR后腹假腔不良重塑发生率高。内脏动脉残余裂口数量≥2个是腹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血管内手术 主动脉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TEB)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镇痛时的优势效应。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JSS评分≥3分,发病时间≤12 h,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常规镇痛组(C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镇痛;TEB组硬膜外阻滞镇痛。C组入院后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kg-1·h-1。TEA组入院后于T9,10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硬膜外泵注0.66%利多卡因-0.33%罗哌卡因混合液,速率3~5 ml/h,持续120 h。于镇痛1、24、48、72和120 h时记录VAS评分和腹内压(IAP);于镇痛24、72和120 h时记录HR、RR、氧合指数、CTSI评分、JSS评分和Ranson评分,评估镇痛72 h内去重症化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EB组各时点VAS评分和IAP降低,去重症化率升高,镇痛120 h时Ranson评分、CTSI评分和JSS评分降低(P<0.05)。结论TEB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可改善疾病的发展,较常规镇痛具有明显优势效应。

  • 标签: 镇痛,硬膜外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年至2017年接受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4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与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413例患者,清扫淋巴结10 649枚,848枚淋巴结出现转移。187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5.27%,淋巴结转移度7.96%。其中转移率较高的3个区域为第108组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5.21%),第101L、101R颈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4.02%),第1、2组贲门旁淋巴结(转移率12.93%)。而转移率较低的3个区域为第109L、109R组肺门旁淋巴结(转移率1.79%),第104L、104R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4.16%),第8组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51%)。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775枚,转移35枚,29例患者出现转移,转移率7.02%,淋巴结转移度4.51%。比较分析肝总动脉转移状态与患者相关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状态与瘤体位置、瘤体长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瘤体位置的淋巴结转移率,上段为2.89%、胸中段为5.35%、下段为12.50%。对于瘤体不同长度的淋巴结转移率,≤3 cm的转移率为5.20%,>3且≤5 cm的转移率为5.52%,>5 cm的转移率为14.28%;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状态、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51%)位于较低水平,与瘤体长度及瘤体部位有明确相关性(P<0.05),对于上段食管癌且瘤体≤5 cm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 标签: 食管鳞癌 淋巴结清扫 肝总动脉旁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情的护理过程中,行中医康复护理,评析该护理方式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时间,将此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列入实验研究范围,以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进行平均划分,各31例,分别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简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反应。结果:A组的实际临床效果反应较B组而言十分显著,其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7.1%,二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疼痛情况,应加大其推广力度。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硬联合麻醉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共计60名。针对所有患者平均分组,一组是参照组,另外一个是观察组,每组骨折手术患者都为30人。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参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实施的是硬联合麻醉,最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手段,对比应用效果发现,最高麻醉平面部分,对照组高,观察组低。另外,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麻醉见效更快。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采用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见效快和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具有对人体影响小的特点,所以值得在这类手术麻醉中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联合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共98例,随机分组,对比组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比组,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颈骨折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采用硬联合麻醉,观察其临床镇痛效果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在符合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前提下,以随机抽取法在我院择50例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意愿下,以单双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参照组,以麻醉起效时间、药物使用量、患者各项生命表征变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通过对比相关数据,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硬联合麻醉效果较为理想,麻醉起效快且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均相对减少,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心率等各项生命表征均显优,镇痛效果良好且疼痛评分显低,引用统计学予以分析处理,可用P<0.05表达。结论 对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采用硬联合麻醉,其临床镇痛效果明显,在麻醉效果显优的同时,良好地控制了患者的各项生命表征指标,此项麻醉起效快且对其机体副作用随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项麻醉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生活品质及生活质量,提倡推广,建议临床进一步实施应用。

  • 标签: 髋部骨折 高龄 腰硬联合麻醉 镇痛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重症外伤的治疗中,使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于其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详细的观察,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自2019年3月到2020年6月,100例实施诊疗的重症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观察组、对照组。其治疗措施相应为,观察组: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两个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经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并且其骨折愈合时间(14.16±1.56/d),明显短于对照组(15.87±1.69/d),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研究结果可得,在进行重症外伤的患者治疗当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临床疗效相对而言更好,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征,并且患者恢复较快,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重症胸外伤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OTVF)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可导致患者继发脊柱后凸、侧弯等畸形,产生腰背部疼痛甚至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对OTVF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仍存在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早期识别、精准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等。针对这些问题,“十三五”期间中国学者创新了多项技术,围绕OTVF诊治的核心环节,制订了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笔者就“十三五”期间中国在OTVF诊治领域代表性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概述。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十三五”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干预,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 骨折 中医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微创经皮置钉技术对其进行护理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89例单阶段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随机分组,根据患者置钉方法分为微创经皮置钉技术组和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组。其中,微创经皮置钉技术组有36例患者,而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组有53例患者。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微创经皮置钉技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有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经皮置钉技术 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2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能极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的74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7例。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保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老年患者 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