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俗话说:“久病半医”,苏东坡因为自身多病,所以他对中医中药造诣颇深,《苏沈良方》便是证明。《四库全书提要》曰:“《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二人所集方书也。……后人以苏武所编方书附入其间,而别题此名者耳。……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症治验,皆详著其状,确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人所常用,至今神效。”《苏沈良方》凡8卷,集138个良方,其中用人参与其它药草配伍的良方就有13个。诸如:木香散、烧肝散、小柴胡汤、木香丸、加减理中丸、压气散、诃子丸、茱萸丸、硃砂膏、还眼神明酒、云母膏、泽生散、桔梗散。有几种良方无人参配伍,但在服食说明里却加了人参。诸如:苏合香丸共15味药无人参,但在药方后边的说明里指出:“右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温酒嚼下,人参汤亦得……仓猝求人参不得,只白汤亦佳。”
简介: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比如古人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我国古代画家不仅画竹,还结合其他素材创立各种竹子画体.苏轼爱竹亦画竹,文日:"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诗人称为"三益",并创立了以竹、石为主题的画体.宋元若干画家好写松、竹、梅,称"岁寒三友".世代文人将自身感情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
简介: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城市绿色景观环境文化特性和保持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保持住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能发展性地创造城市绿色景观环境特色。如若失去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将会导致具体场所感和历史区域关系的消亡,并可能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心理疾患。因此,在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有四个方面应引起重视。一是文化的承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度,历史文化遗迹、园林名胜,可谓遍布华夏,不可胜数。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下来的却寥若晨星。不少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的城市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的文化意识仍然很淡漠,一方面是埋怨本地富有地域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绿化美化设计和建设优秀企业匮乏,极力推崇聘请外地著名设计和建设单位来承建。另一方面是盲目引用国外园林设计和建设的一些经验,不合实际地照搬和套用,进行莫名其妙的简化和抽象,达不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形式上也不伦不类。严重脱离了所在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城市失去了记忆。二是文化的开掘。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一刻也不会停止。因此,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对地域外绿色文化精髓科学地甄选和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发掘,就变得十分必要。我国江南苏、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