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双眼向上向外偏斜20年于2002—03—09入院。专科检查:Vos=4.9,Vod=5.0,双眼球运动外展过强。双眼上转过强,以左眼为重。眼球内部结构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第一眼位正位,去遮盖:OD注视时,OS-30~Δ,L/R10~Δ;OS注视时,OD-15~Δ,L/R5~Δ。遮与不遮OD注视时,OS外上→中;OS注视时OD外上→中。双眼外直肌亢进,左眼下斜肌亢进。诊断垂直性分离性斜视。施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左眼上直肌后徙术,将左眼外直肌后徙10mm,上直肌后徙6mm,右眼外直肌后徙8mm。出院时第一眼位正位,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马凡氏综合征家系特征;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眼科、心血管等临床检查及5年的随访;结果在这个四代中国人的家系,6例患者均有晶状体半脱位、外斜视,未患病的家庭成员没有发现.结论在这个中国马凡氏综合征家系发现患者并发外斜视,这是一个新的发现;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晶体脱位;外斜视中图分类号R5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44-01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住的67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或伴上睑下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斜视检查、新斯的明试验、疲劳试验、冰袋试验、胸腺CT、神经肌电图检查、头颅MRI等检查,58例行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谱检测、1例行基因检查和血乳酸检测。结果本研究中30例确诊为麻痹性斜视,予高压氧、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18例治愈,10例好转,2例观察1年病情稳定后手术矫正斜视。另外34例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其中3例为胸腺瘤,手术治疗,其余予口服溴吡斯的明片、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龙等治疗,临床治愈16例,症状改善15例;小脑疝和桥脑肿瘤各1例,手术治疗;1例为线粒体病,口服肌酐等治疗。结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多种,其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临床表现多样,有些隐匿型表现为眼外肌麻痹,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并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有闭合性颅脑损伤史,第一眼位存在旋转性复视,眼球运动检查可见受累眼上斜肌麻痹,不伴有明显下斜肌功能运动过强。术前行双眼被动牵拉试验,术中根据被动牵拉试验肌腱松弛情况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旋转斜视角度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旋转斜视角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前部1/3上斜肌肌腱根据肌腱的松弛程度行6.0~10.0 mm折叠,折叠量为(7.7±1.8)mm。术中患者均主诉第一眼位旋转复视明显好转,双马氏杆测量第一眼位主观外旋转度数由术前10°(8°,15°)改善至术后第1天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P<0.05)。随访时间为(112±38)d,患者末次随访时第一眼位外旋转度数为2°(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5;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旋转复视主诉。结论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能够有效改善第一眼位外旋转斜视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期随访效果稳定,未发生明显回退。(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85-688)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包括先天及后天麻痹性斜视52例,共同性斜视15例,肌性视疲劳所致复视7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所致的限制性斜视6例,继发性斜视3例,重症肌无力3例,眶壁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2例,同时排除假性斜视15例。治疗方法包括:10例行斜视手术,6例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5例屈光矫正及视疲劳治疗,其余82例进行全身病治疗同时斜视保守治疗。结论开展斜视和复视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专家的技术优势,运用综合诊疗模式,使斜视和复视疑难病例的诊疗更加便捷和精准。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性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稳定期限制性斜视40例(5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斜视矫正术,术中行牵引试验,将限制作用强的眼外肌行后徙术或断腱术,随访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复视变化及双眼视功能。结果术前12例为单纯垂直斜视,28例为水平合并垂直斜视。术前水平斜视度平均为(48.97±31.09)PD,术后减少至(7.55±6.93)P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 P<0.001)。术前垂直斜视度为(40.50±23.09)PD,术后减少至(5.60±5.07) PD(t=7.810,P<0.001)。术后35例(87.50%)功能眼位恢复正位,复视症状消失;3例通过佩戴压贴三棱镜症状消除,2例因无法适应压贴三棱镜行二次手术。28例术后恢复近立体视,22例恢复远立体视功能,无眼位过矫者。结论手术治疗TAO限制性斜视,可达到功能性治愈和美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