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双眼向上向外偏斜20年于2002—03—09入院。专科检查:Vos=4.9,Vod=5.0,双眼球运动展过强。双眼上转过强,以左眼为重。眼球内部结构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第一眼位正位,去遮盖:OD注视时,OS-30~Δ,L/R10~Δ;OS注视时,OD-15~Δ,L/R5~Δ。遮与不遮OD注视时,OS上→中;OS注视时OD上→中。双眼直肌亢进,左眼下斜肌亢进。诊断垂直性分离斜视。施行双眼直肌后徙,左眼上直肌后徙术,将左眼直肌后徙10mm,上直肌后徙6mm,右眼直肌后徙8mm。出院时第一眼位正位,

  • 标签: 垂直性分离性斜视 病例 手术治疗 诊断
  • 简介:分离垂直斜视(DVD)又称交替斜视、上隐斜、遮盖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眼自发或在遮盖情况下出现上转的与Hering法则相矛盾的特殊斜视。本病原因不明,主要特点是非注视眼的不随意斜视,上飘时伴旋,回落时伴内旋,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更明显。临床较为多见。我院自1998年-2003年间治疗DVD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分离性垂直斜视 交替性上斜视 手术方法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马凡氏综合征家系特征;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眼科、心血管等临床检查及5年的随访;结果在这个四代中国人的家系,6例患者均有晶状体半脱位、斜视,未患病的家庭成员没有发现.结论在这个中国马凡氏综合征家系发现患者并发斜视,这是一个新的发现;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晶体脱位;斜视中图分类号R5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4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天性麻痹斜视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住的67例后天性麻痹斜视(或伴上睑下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斜视检查、新斯的明试验、疲劳试验、冰袋试验、胸腺CT、神经肌电图检查、头颅MRI等检查,58例行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谱检测、1例行基因检查和血乳酸检测。结果本研究中30例确诊为麻痹斜视,予高压氧、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18例治愈,10例好转,2例观察1年病情稳定后手术矫正斜视。另外34例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其中3例为胸腺瘤,手术治疗,其余予口服溴吡斯的明片、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龙等治疗,临床治愈16例,症状改善15例;小脑疝和桥脑肿瘤各1例,手术治疗;1例为线粒体病,口服肌酐等治疗。结论后天性麻痹斜视发病原因多种,其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临床表现多样,有些隐匿型表现为眼肌麻痹,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

  • 标签: 斜视,麻痹性,后天性 肌无力,重症 麻痹,肌,眼外 下垂,上睑 肿瘤,脑
  • 简介:摘要调节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内斜视类型,常需配戴远视矫正眼镜矫正眼位,以提高视力和双眼视功能。但调节斜视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监测患者屈光状态的变化,维持远视足矫会干扰眼球的正视化发育过程,而远视低矫又有内斜视失代偿的风险,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常有困惑。同时高调节集合与调节比值的调节斜视配戴双光镜的收益以及三棱镜对残余内斜视的矫正作用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针对调节斜视的光学矫正原则提出观点,以供同行探讨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31-335)

  • 标签: 内斜视 调节, 眼 屈光不正 眼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后天性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并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有闭合颅脑损伤史,第一眼位存在旋转复视,眼球运动检查可见受累眼上斜肌麻痹,不伴有明显下斜肌功能运动过强。术前行双眼被动牵拉试验,术中根据被动牵拉试验肌腱松弛情况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旋转斜视角度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旋转斜视角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前部1/3上斜肌肌腱根据肌腱的松弛程度行6.0~10.0 mm折叠,折叠量为(7.7±1.8)mm。术中患者均主诉第一眼位旋转复视明显好转,双马氏杆测量第一眼位主观旋转度数由术前10°(8°,15°)改善至术后第1天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P<0.05)。随访时间为(112±38)d,患者末次随访时第一眼位旋转度数为2°(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5;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旋转复视主诉。结论成年人后天性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能够有效改善第一眼位旋转斜视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期随访效果稳定,未发生明显回退。(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85-688)

  • 标签: 外斜视 眼外科手术 复视 外旋转斜视 上斜肌折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笔者曾遇到一些4~5岁患斜视的幼儿,由于职业的责任感驱使我不得不追问他们的家长,为什么不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家长常回答:“孩子小,现在不影响吃、喝,长大后再说”。也有缺乏经验的医务人员会说:“孩子还小,长大后再动手术吧”,或者说:“孩子长大后眼睛自然就正位了,现在不需治疗”。这些回答对吗?让我们从眼睛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发育的角度看,以上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 标签: 外斜视 视觉发育 视觉生理 治疗 长大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2019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成人斜视临床指南》(PPP),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临床证据为成人斜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目前最佳的指导意见。2019版斜视指南中对成人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并融入近年来成人斜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更新。本文就2019版斜视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主要解读更新内容。

  • 标签: 斜视,成人/生理病理 医生实践指南 最佳临床实践 美国眼科学会 指南解读
  • 简介:两眼仅有偏斜倾向而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使斜视不显,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眼位偏斜,称之隐斜视。隐斜视是一种潜在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目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斜视与显斜视之间,只是程度上而不是性质上的区别。

  • 标签: 隐斜视 眼位偏斜 检查 双眼单视 融合功能 精神疲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与传统斜视矫正术相比,探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对斜视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探究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斜视治疗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顺序进行抽签分为2组,2组取名为对照(传统斜视矫正术)、研究(显微镜斜视矫正术),对两组不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讨论。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显然没有研究组好,两组结果的差异(P<0.05)。结论:斜视治疗患者经过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后有效改正患者症状,其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治疗。

  • 标签: 传统斜视矫正术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 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度进行检查,并对其治愈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本组患者的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度均发生好转;术后出院及最后一次复查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7.6%。结论通过对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展开矫正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眼位偏斜症状,促进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包括先天及后天麻痹斜视52例,共同性斜视15例,肌视疲劳所致复视7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的限制斜视6例,继发性斜视3例,重症肌无力3例,眶壁骨折所致限制斜视2例,同时排除假性斜视15例。治疗方法包括:10例行斜视手术,6例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5例屈光矫正及视疲劳治疗,其余82例进行全身病治疗同时斜视保守治疗。结论开展斜视和复视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专家的技术优势,运用综合诊疗模式,使斜视和复视疑难病例的诊疗更加便捷和精准。

  • 标签: 斜视 复视 诊疗,联合,多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稳定期限制斜视40例(5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斜视矫正术,术中行牵引试验,将限制作用强的眼肌行后徙术或断腱术,随访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复视变化及双眼视功能。结果术前12例为单纯垂直斜视,28例为水平合并垂直斜视。术前水平斜视度平均为(48.97±31.09)PD,术后减少至(7.55±6.93)P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 P<0.001)。术前垂直斜视度为(40.50±23.09)PD,术后减少至(5.60±5.07) PD(t=7.810,P<0.001)。术后35例(87.50%)功能眼位恢复正位,复视症状消失;3例通过佩戴压贴三棱镜症状消除,2例因无法适应压贴三棱镜行二次手术。28例术后恢复近立体视,22例恢复远立体视功能,无眼位过矫者。结论手术治疗TAO限制斜视,可达到功能治愈和美容的效果。

  • 标签: Graves眼病 斜视 复视 眼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