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句无、埤中和“勾践之航”是与古越国史有密切联系的三个地方,但因年代久远,史迹湮没,文献记载疏略以及自然面貌改变等因素,它们的确切地点至今已不清楚。笔者近来曾去古越腹地进行现场踏勘。现拾掇归乘,草成此文,拟对上述三地作些探索。一、关于句无的方位及其南缘“句无”之地文献多有提及,其中以《国语》的记载最早,“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三国吴韦昭注日:“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诸暨是一块有着悠久开发历史的地方,《越绝书》云:“诸暨大越”,可见这是古越族早期活动的地区。将《国语》所记与《越绝书》相印证,“句无”其地当在诸暨境内。那么,究竟它在诸暨的哪里呢?我以为应在今诸暨县境南部的牌头镇或其附近,理由如下:
简介: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文学顽童。水墨、雕塑、木刻、版画,丹青怪杰。喜欢把烟斗叼在嘴上的黄永玉,一脸的笑容,一脸的故事。黄永玉,一个有意思的老头,一个好玩的老头,少了这么一个老头,也就少了一份阅读的乐趣。他,一个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说是无愁,其实他也有忧伤甚至凄凉的时候,这是在陆续阅读他的一些作品过程中的感受。不管你在什么时间看见他,他的穿着一定很时髦很时尚,而且颜色永远跟他的国画一样,充满雅气,充满色彩,充满故事。黄老说,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出演故事,叙说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得有文字,所以,就要多读书,多看书,看书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故事,不管这些故事是快乐或悲哀,传奇或平淡。
简介:众所周知,竖立于陕西唐乾陵司马道东侧的"无字碑"乃为武则天所立。但由于此碑无字,加之后世史书无详细记载,故此碑是何人所立、何时所立,均无确切答案。当然更因"无字碑"无文字而无内容可叙,后世的推测即成无据之辞。故而,我们亦无法从文字内容去解读"无字碑"的复杂内涵,"无字碑"迄今仍为未解之谜。然而,"无字碑"庞大的体量,超高的尺寸,至今仍然清晰明确的纹饰,以及超越当时制度规定的碑刻形制,密码般地保留了大量历史信息。于此,本文通过对"无字碑"的形制与当时碑碣制度的比较,及其现存各种纹饰的考证研讨,解读"无字碑"所蕴含的复杂的政治、社会及历史内容,由此,意蕴鲜明丰富的"无字碑"就再也不能以无字而简单衡之了。
简介:<正>《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五》: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其中,"敝撤无走",张纯一校注:"孙(星衍)云:‘敝撤即敝(?)假音字,《说文》(?),人不能行。《玉篇》蹩躠,旋行貌。撤又徹俗字。’苏(舆)云:‘无走,即靡有家室意。正与上坏室相承。’"~①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或以"无走"为"不能行走"易解而未注,对"敝撤"则在引孙星衍语后"案":"‘敝’为‘蹩’之假,‘撤’即‘(?)’字,见《汉书·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