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三川土乡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膏腴相望的富庶之地,清朝诗人吴栻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与此同时,这里积石山雄峻,黄河水临险,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历来与中央朝廷关系密切的土族先民,便“聚则为兵,据险守寨;散则为民,习武务农”,在自己的命运编码中深深地印上了“屯田戍边,精忠报国”八个字。在今天三川土族人的纳顿节上,土族先民那矫健的马上身影还会在我们眼前依稀闪动。

  • 标签: 纳顿节 三川土乡 土族 傩戏 农业生产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塑造的人物长廊中,'乔厂长'——乔光朴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人物之一。1979年,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人民文学》当年第7期上发表。一时间,小说中这位主动要求到濒临破产的重型电机厂担任厂长、并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的乔光朴厂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蒋子龙回忆说,当时甚至'有人贴出大标语欢迎我的‘乔厂长’到他们那里去‘上任’'。

  • 标签: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张玉田 天津重型机器厂 乔光朴 《机电局长的一天》
  • 简介:古代巫医不分,由于人类将疾病致因视为鬼魂作用,故以巫充当人鬼间的中介,寄希望于巫术行医、安抚死神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正因基于此观念,医与巫、医疗与巫术、药物心理与巫术心理取得了自然的结合,求药及求巫两皆统一于医疗活动之中.商代的医疗知识仍然处于中国医学的萌芽状态,具有迷信性质,常与巫教信仰交织在一起.即使如此,此时的巫医也开拓壮大了医学的先河.除利用药材之外,商人亦知运用针刺方法以治病,此种针砭医疗器具,在各地遗址时有发现.在医疗方面的巫术的具体活动,则主要包括二种:一为医疗巫术,二为逐疫除凶.

  • 标签: 甲骨文 巫术 巫医 医疗巫术 逐疫除凶
  • 简介:提起杂交稻,往往认为现代稻作学家袁隆平是杂交稻最早的研究或者是发明人,因为人们早已将他冠之以“杂交稻之父”的美誉。这个名字自然将他与杂交稻最早的研究联系起来。殊不知,中国杂交稻最早的研究不是袁隆平,而是著名的稻作学家,我国稻作学的奠基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的丁颖教授。

  • 标签: 杂交稻 研究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六十年代 袁隆平 发明人
  • 简介: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了.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他的故事:一次打仗,子路的帽子被敌人的刀戈打歪了,于是他说: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可结果呢,他系紧了帽子,却丢掉了性命,"君子死,冠不免".老师在讲这件事时,用的是明显的嘲讽口吻,他说,你们看看,这个封建的卫道士有多么愚蠢!想想也是,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想着系帽子,这难道不是很可笑吗?

  • 标签: 季宇 《勇敢者的精神》 散文 艺术风格
  • 简介:<正>19世纪至30世纪初,布里亚特的文化启蒙人物经常注意收集中央亚民族的中世纪书面文献,其中包括蒙古人和藏人的作品。第一位布里亚特学者道尔吉·班扎罗犬(1822—1855年)曾于1847年在彼得堡编纂了亚洲博物馆藏东方抄本及刊本目录(见班扎罗夫的《文选》,莫斯科,1955年)。为开展蒙文和藏文书面史料收集工作做出重人员献的学者有俄国著名东方学家A.M.奥登堡、A.M.波兹德涅耶夫。而布里亚特的著名收集活动家有Γ.Ц.齐比科夫(1873—1930年)、Ц.Ж.扎木察朗诺(1880—1637年)、Б.Б.巴拉丁(1878—1637年)。受俄国地理协会的派遣,齐比科夫1899—1902年曾赴西藏旅行考察,带回333卷藏文刊本。1905年他又赴中国为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的东方研究所收集蒙文和藏文刊

  • 标签: 布里亚特人 收集工作 中世纪 藏文 世纪初 博物馆
  • 简介:一直以来,艺术着力于社会现实、时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如何突破并且让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却是一道难题。而在侨福芳草地大厦,从大厦内的中央天井向下看,4个武士雕塑正威严地立在四方,

  • 标签: 艺术家 能量传递 社会现实 时代文化 艺术品 雕塑
  • 简介:温流(1912—1937),原名梁启佑,后改名梁惜芳。广东梅县松口堡人。7岁随父往南洋婆罗州,在那里读过小学,一度做过打金工的学徒。14岁回到故乡,先在松口初级中学。后在广州市立一中就读。1934年夏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教育系。

  • 标签: 新诗运动 拓荒者 华南地区 初级中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
  • 简介: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党代会的报告中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此话一经报道,立即引起舆论界的一片热议。汪洋同志的讲话之所以引人注意,并不在于话的本身,因为《国际歌》早就指出,"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只是长期

  • 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 错误认识 幸福 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 省委书记
  • 简介:北周保定四年(564)的《圣母寺四面造像碑》,原在蒲城县保南乡敬母寺村圣母寺内,1963年碑移置蒲城县博物馆原石刻室之东廊,1990年又移交陕西省博物馆保存。前人因碑之正面额刻有弥勒像主荔非道庆,故亦称《荔非道庆造像碑》。此碑初为《金石萃编》所著录,复经《八琼室金石补正》校勘之。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碑的研讨。

  • 标签: 《圣母寺四面造像碑》 雕塑艺术 艺术风格 陶埙乐器
  • 简介:为了让火车跃上世界第三极,参加修筑铁路的数十万建设,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积极创建,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洋溢着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人文精神。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无疑是当代中国建设的生动缩影。我们从众多的先进人物事迹中选取其中几例,以飨读者。

  • 标签: 青藏铁路 建设者 采录 人物事迹 无私奉献 勇于创新
  • 简介:<正>"传邮万里,国脉所系"这句名言,是1940年5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给时任西北地区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原宜昌一等邮局局长林卓午的题词,这是对邮政通信特别是抗战时期邮政通信的重要性给予的充分肯定。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标签: 卓午 邮政通信 八路军办事处 国民党当局 中共领导人 第三战区
  • 简介:自2005年从吕祖善省长手里接过馆员聘书和一座小小的“一帆风顺”手工艺品帆船,至今八年了。八年来,要把我的情感和感受归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我把文史研究馆看做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愿忠诚地在这里守望;我对文史馆的感情就是对家的感情,文史馆是我的精神归宿。

  • 标签: 精神家园 文史研究馆 手工艺品 感情 史馆
  • 简介:陈炯明与孙中山1922年6月之分裂,是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史发展的一桩公案。海峡两岸对这桩公案,似乎早已下了共同的结论:孙是而陈非。陈炯明'背叛革命',谋害孙中山,炮轰总统府,以致孙中山避难海上,痛下决心,要建立自己的党军。而蒋介石得以因缘际会,由此踏上中国军政权力的高峰。对于以上结论,虽然有人提出过不同见解,但是在海峡两岸特定

  • 标签: 发出有力 史实翻案 史观发出
  • 简介: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的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汉字,从第一套人民币一直用到最近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先后沿用了50余年。

  • 标签: 第五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 先生 发行 书写 汉字
  • 简介:韦大卫,广西象州人。1956年1月7日,他驾着蒋纬国的专机冒险从台湾起义,飞回祖国大陆,引起全世界震惊。为此他成为英雄,先后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接见。但是,韦大卫却是一个在台湾和大陆两岸都蹲过监狱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 标签: 驾机起义 坎坷 祖国大陆 蒋纬国 毛泽东 周恩来
  • 简介:蔡襄不是洛阳桥的倡建,此论似乎已无可争议。然而,近几年来尚有史学界、新闻界、文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其有关洛阳桥的著作中,依然认定蔡襄是洛阳桥的倡建;还有2013年立的《泉郡洛阳昭惠庙重修碑记》也作此说。究其原因,是《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等旧志只记载蔡襄建造洛阳桥,没有具体阐述洛阳桥建造的全过程,尤其是蘩襄建造洛阳桥的民间传说脍炙人口。可是,民间传说固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不能作为论证史实的依据。本文拟对与蔡襄建造洛阳桥相关的传说、记载进行考察、辨析,以证明蔡襄不是洛阳桥的倡建,而是主持续建

  • 标签: 洛阳桥 蔡襄 民间传说 专家学者 史学界 新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