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照顾体系逻辑的规范目的之考虑,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规制对象应定位为,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对监管部门的责令采取改正措施故意地保持拒不改正的态度,但对其引发的严重情节仅仅存在过失的情形。本罪的首要属性应是过失的结果犯,而非故意的结果犯。对故意地去造成严重情节的行为,原则上应当肯定其具备相关犯罪的保证人地位,进而通常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既遂或未遂)与相关犯罪(例如诈骗罪)的法规竞合。故意地造成了严重情节的行为,只有在极其例外的情形下,才可能认定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简介: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全职主妇和老一辈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女性主义意识对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老一辈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受现代意识影响显著,新生代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受个体意识影响显著。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并未能对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进行较好的解释,但社会脱离理论对于全职主妇工作意愿的流失给出了较好的解答,即时间可以消磨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家庭—工作冲突理论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但积极溢出理论很好地阐释了新生代全职主妇的家庭幸福感可以显著促进其工作意愿。另外,非正式系统的经济支持对新生代全职主妇的工作意愿有着重要的消解作用,而正式系统的经济支持强化了老一辈全职主妇的工作愿望。
简介:在"组组通"项目框架下以村组为考察对象,以湘政办发(2017)65号文为例,考察了法治化治理视野中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产生的效用及面临的困境,就地方规范性文件对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有明显的治理效用,契合了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节约了制度成本,规制了精准扶贫的识别和推进,为解决扶贫过程中的争议问题提供了行政裁决依据,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正当性事由。但地方规范性文件治理效果在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之间具有明显拉大贫富差距的效应,对未纳入村组的影响尤甚,产生了所谓"争当贫困村组"现象,精准扶贫陷入教条主义倾向,扶贫的公平性、精准性与预期目的相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扶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亟需探索精准扶贫法治化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
简介:围观者卷入引发的突发群体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发展变化。围观者卷入引发的群体事件触发因素都是极其偶然的小矛盾,最终导致小事件演变成大的群体冲突,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大量与事件无关的围观者改变身份成为参与者。对于这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必须考察利益分配不公平、相对剥夺感增强和基层政府与民争利等因素;基于政治因素分析,必须考察参与渠道狭窄、政治认同度困难、话语输入与输出不对称等因素,还要兼顾文化、社会及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诸因素的目的是为分层、分段防止围观者卷入而导致突发群体事件的发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
简介:当前传统城市"技术治理"模式日渐失效,在"治理主体"地位凸显和市民社会建设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中,能否有效发挥主体理性的价值直接影响着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成败。文章尝试构建一个主体理性多层嵌入城市治理的分析框架,包括依托多元主体自觉,提供充足的城市治理动力;协同主体价值理性,确保正确的城市治理方向;激发主体工具理性,帮助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以上述框架审视城市治理实践发现,许多城市治理遭遇了主体理性欠缺的难题,既表现为主体自觉缺失,也反映为主体价值理性尚未统一和工具理性作用不足。为此,理应将培育主体理性作为优化城市治理的重要路径,不仅要激发多元主体的认同参与自觉,更要帮助主体凝聚城市治理共识和提升主体的现代化治理技能。
简介:目的对近35年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中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检索1981~2016年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6年9月,共检索文献559篇,纳入546篇。2000年以后的文献发表数量显著增加;作者所在机构多为国内各大高校及其科研院所,共发表文献520篇;获各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0篇,占总文献数的18.32%;以基础研究为主,占58.98%;被引用频次占38.1%,总体偏低;触及高频关键词40个,使用频次居前五位的是“法医病理学”“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脏”“免疫组织化学”。结论自1981年以来,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加,但其多为基础研究,研究因子较为受限。建议加强实用性研究,探索更多研究方法来促进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