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时间比较长、内部人员比较复杂,且操作工序繁多等特点,导致在输变电工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控制的安全风险,使得工程的质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利用动态分析评估的方法,对输变电工程中的施工方法、工作人员、施工材料、施工环境、施工机电设备和安全问题管理,进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断地增强输变电工程的安全性管理。

  • 标签: 动态分析评估法 输变电工程 施工安全 风险识别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电缆故障脉冲定位中行波波速不定、故障点反射波形难以定位的问题,介绍了目前最先进的三次脉冲结合行波的传播与反射规律,同时分析了三次脉冲的优势和不足。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算出了一种不受行波速影响的电缆故障三次脉冲定位算法,然后使用小波分析变换处理三次脉冲信号的波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奇异点检测,并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用多种小波变换进行比对,寻找到效果最好的小波函数进行行波波形奇异点检测,最后使用推导公式进行计算测距。通过仿真计算得出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三次脉冲电缆故障定位结果误差更小,使得电缆故障点定位更为精准。

  • 标签: 三次脉冲法 故障定位 小波变换 奇异点识别
  • 简介:在建立多模块APF并联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基于对称规则采样的APF单模块SPWM电压、电流谐波特性以及多模块并联系统载波相移(CPS)SPWM电压、电流谐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并联系统的参数选择、模块协调控制、并联环流机理分析以及保护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N模块并APF联系统相比较于单个模块,在输出电流的低频调制分量上,相位同步,幅值提高了Ⅳ倍;并联系统输出电流的高频开关谐波分量分布在mN倍的载波频率即mNωc附近,呈奇数次分布,且在(2m-1)×(2N-1)ωc、m×2Nωc和/m×(2N-1)ωc三个频率分布点具有不同的谐波特征,与单模块相比,谐波频率提高了N倍,而谐波幅值降低了Ⅳ倍。

  • 标签: 对称规则采样法 载波相移-SPWM 多模块APF 谐波特性
  • 简介:摘要为了更准确真实的反映出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在带绕组的状态下运行的工作状态。本文基于图像分析处理技术,针对在带变压器绕组状态下的有载分接开关,对其交流和直流的开关动作特性试验进行了研究。并依据交流研制出CD9812型变压器有载开关交流参数测试装置。通过与传统的直流测试方法相对比,充分体现了交流的测试优势,并证明交流可以有效的解决直流在带绕组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因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而引发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 标签: 变压器 有载分接开关 带绕组 交流法 直流法 仪器
  • 简介:为研究气压对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间隙放电的影响特性,论文在气压可调的金属罐内以棒-板间隙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成像研究了不同棒-板间隙距离、气压和电压下该模型从起晕到击穿整个过程的放电特性。研究表明:在气压不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棒-板间距为10cm、15cm和20cm的起晕电压和棒-板间距为15cm和20cm的击穿电压与气压近似呈正比线性关系,而间距为10cm和4.6cm间隙的击穿电压随气压的增大呈现非线性特性。同一棒-板间距下,放电电离发光区域随气压的增大而减小,近似满足幂函数的关系,其指数在[-3.8,-2.7]范围内。本文最后还对比分析了云南(高海拔)和保定(平原)地区棒-板间隙的放电,实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 标签: 气压 棒-板间隙 紫外成像法 起晕电压 击穿电压 电离发光区域
  • 简介:通过快速凝固和螺旋选晶法制备得到DZ417G高温合金的单晶,研究了选晶器角度、单晶取向和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之后,单晶DZ417G高温合金室温下最大拉伸强度达到1215MPa;700℃时最大拉伸强度达到972MPa;在760℃/725MPa条件下,持久寿命达到119h。单晶的拉伸性能与其取向与(001)方向夹角的大小成反比;取向偏差越小,单晶的拉伸性能越好;当选晶器角度为30°时,获得最佳性能。

  • 标签: 螺旋选晶器 单晶高温合金 晶体取向 拉伸性能 快速凝固法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序贯蒙特卡洛搭建了可靠性计算方法和流程,然后将该方法应用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中逐次地研究接入容量及位置、配电网环网结构、分布式电源接口类型和储能配置四个方面对福州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针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群体的特点,以五步对大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团体辅导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获得新的人际关系体验,改变自身人际关系模式,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式,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关系 团体辅导
  • 简介:摘要目前,带电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能使客户更直观的感受到带电作业带来的便利,所以其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为克服间接作业断接引流线作业空间小、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难题,研发一种新的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该新作业技术工器具结构及特点,对结构关键部位进行了简要强度分析,探讨了作业技术关键工序及应用效果。

  • 标签: 配电网 带电作业 操作杆 引流线 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