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长城高级润滑油公司生产的长城牌润滑油的产品标准、质量控制。通过对部分国外润滑油产品的质量检验及国家技术监督局对长城牌部分润滑油产品的质量抽检,表明长城牌润滑油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当。

  • 标签: 润滑油 产品标准 质量控制 验证
  • 简介:为了研究湘中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和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吸附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全岩矿物含量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储层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石英质量分数平均为34.4%,且多为生物成因硅,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24.4%,矿物组分特征与美国Barnett页岩和四川盆地古生界优质海相页岩类似。②页岩中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63%,有机质孔发育,主要为微孔和中孔。③页岩吸附能力较强,饱和吸附质量体积为0.75~8.60m3/t,平均为4.51m3/t,具有良好的甲烷吸附能力。④页岩吸附能力主要受控于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石英含量、岩石密度和孔隙结构。其中,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湘中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标签: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 吸附能力 二叠系 湘中坳陷
  • 简介:川西坳陷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砂岩中产出了丰富的天然气,产层埋深在1500m以内,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蓬莱镇组为滨浅湖-三角洲相红色砂泥岩序列,储层砂岩孔隙度平均15.1%,渗透率平均5.792×10^-3um^2,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及次生溶孔为主,着重研究了红色砂岩中的各种孔隙类型及其控制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原生孔和次处孔各占总孔隙度的50%±。次生孔浊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烃类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向上运移并与储层砂岩中的氧化剂(Fe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有机酸溶解碳酸盐胶结物导致次生孔隙的形成;另一则与燕山运动中幕地层抬升遭受剥蚀和大气淡水的淋滤有关,控制储集砂岩中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除上述机制形成的次生孔隙外,沉积相和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决定了初始孔隙度以及砂岩粒间体积的减少。

  • 标签: 控制因素 四川西部 蓬莱镇组 红色砂岩储层 孔隙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主要介绍了炼油厂3^#催化裂化装置中衬里的应用情况。并以3^#催化装置为例就如何加强衬里全过程质量控制,降低衬里损坏,提高装置长周期运行等问题,从衬里的设计、选型、施工和养护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可以作为同类装置衬里施工和管理的参考。

  • 标签: 催化裂化装置 衬里 质量控制 炼油厂 龟甲网 隔热层
  • 简介:储油库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油品在储罐中的蒸发损耗和油品的装卸损失。对于浮顶罐大、小呼吸排放的主要蒸发损失烃类(NMHC)的排放量计算,国内外均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EPA经验公式,计算误差值比较小,适用于各地区油罐呼吸损耗的计算。储罐密封、密闭液下装车技术、油气回收装置末端治理等污染控制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减少油库对环境的污染。

  • 标签: 储油库 大气污染物 计算 污染控制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机内净化技术及尾气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技术工作原理的分析,讨论了其对柴油机油提出的性能要求;分析了燃油品质对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及对柴油机油性能的要求;介绍了API/ACEA柴油机油规格对柴油机油性能,特别是排放适应性的提升情况。

  • 标签: 柴油机油 排放控制技术 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油 柴油机排放 催化器
  • 简介:为了提高油库消防系统自动报警水平和自动监控水平,在中国石油商业储备大连石化油库项目新港北库工程中采用了一套合理可靠的自动消防PLC监控系统,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消防灭火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反应速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油库 消防PLC 监控系统
  • 简介:主要介绍了危化品及危险品码头装卸过程中的职业危害气体产生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危化品的职业危害,以甲醇为例,阐明了职业危害的特性,针对危化品码头作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达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 标签: 危化品 装卸过程 职业危害 控制措施
  • 简介:胜利油田电力总公司修订中心在1999年电网检修期间,在做好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实施新的安全管理办法,即“危险控制点”管理办法。1危险控制点的定义“危险控制点”系指引起事故的机率较高,容易导致人身伤害及建筑物破坏或仪器设备损坏等

  • 标签: 控制点 管理办法 法的实施 安全管理 电网检修 胜利油田
  • 简介:输导体系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潍北凹陷断层及其活动、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特征等的分析,提出研究区存在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等多种输导体系要素,并组成断层-不整合及断层-不整合-砂体等复合输导体系.潍北凹陷主要有2个供烃区,发育于北部洼陷带和灶户断鼻带;灶户断鼻带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北部洼陷带断裂构造较少;潍北凹陷主要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Ng/Es4(Ng/Ek1)及Ek2下/Ek3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它们均导致不同地区的输导体系类型及分布有所不同.通过对潍北凹陷油气藏类型和输导体系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输导体系类型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潍北凹陷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地层不整合-断层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该研究结果对明确输导体系控藏模式和指导潍北凹陷油气勘探均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输导体系 砂体 断层 不整合面 油气藏 潍北凹陷
  • 简介:水平井着陆点控制过程中,地层倾角对斜深校直后的地层厚度影响较大,既影响标志层的选取,也影响着陆点垂深预测的精准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视垂厚度对比模式为核心,建立了大庆油田水平井着陆点控制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实钻井的视垂厚度对比模式,地层真实还原后与邻井对比,进行标志层的准确选取并计算出最接近地层真实构造的倾角;通过地层倾角选择合适的预测公式,逐步推算着陆点的垂深;结合随钻录井资料及时判断轨迹着陆,弥补测井曲线的盲区。2017年上半年经过大庆油田36口水平井的实际应用检验可知,该项技术的作用显著,平均入靶成功率达到了97.2%。

  • 标签: 水平井 着陆点 地层倾角 视垂厚度 垂深
  • 简介:清洁度指标是4632酯型难燃液压油的质量控制难点,而影响清洁度指标的因素比较多。本文分析了影响4632酯型难燃液压油清洁度的主要因素,从工艺过程控制及过滤环节着手,探讨了改善产品清洁度的相关措施。

  • 标签: 质量控制 清洁度 液压油 酯型 工艺过程控制
  • 简介:汽轮机油的运行寿命一般要求达到5~15年,控制运行中汽轮机油的性能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影响运行中汽轮机油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运行中汽轮机油性能控制标准的主要差异及其分析,指出我国运行中汽轮机油性能控制标准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轮机油性能监控的需要,建议往今后的标准修订工作中参照国外相关标准加以完善。

  • 标签: 汽轮机油 运行寿命 机油性能 控制运行 标准 影响因素
  • 简介:洛阳分公司二催化装置曾发生三次两器互窜被迫停工的情况,在停工过程中又由于两器无法有效切断,存在反应油气和空气互窜,易发生着火爆炸的重大风险.通过对该异常状态下停工过程的技术分析,提出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保证了停工过程安全.

  • 标签: 催化裂化 两器 切断 停工 安全 措施
  • 简介: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劣质原油加工比例的不断上升,废水中氨氮浓度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的控制氨氮废水污染逐渐得到行业的重视。针对某炼油污水处理场出水氨氮异常的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阐述了在炼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硝化菌种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氨氮去除能力,展现了生物倍活技术的显著特点,可为其它污水处理场应对该类异常现象提供参考。

  • 标签: 奥贝尔氧化沟 氨氮 硝化菌
  • 简介: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为代表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经历了以下历程:在大庆油田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源控论”(20世纪60-70年代);在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陆相断陷盆地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地质工作者在东营凹陷的勘探过程中总结的“环洼聚油”理论(20世纪90年代);在对二连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时提出的“互补性”特征(2003年)、“优势论”特征(2005年)以及“多元控油-主元成藏”新观点(2006年)。这一系列认识和新观点不仅在指导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以陆相生油为主线的石油地质理论。

  • 标签: 陆相断陷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源控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 “互补性”特征 “优势性”特征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四冲程摩托车油试验台架的DZDC-20S直流电力测功系统的电气结构,重点分析了DZDC-20S系统的控制原理以及使用中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 标签: 四冲程 直流测功 控制 维修
  • 简介:乍得Bongor裂谷盆地由于其晚期的构造反转,在层序的形成上具有独特性,导致盆地内BNE等油藏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较强,而盆地内取心资料少,加大了建立油藏层序格架的难度。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各级层序成因,利用地震、钻井、岩心、测试等资料在层序地层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各级层序与层组的对应关系,识别层序界面,在三级层序框架下构建能反映油藏层间差异性的四级层序。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层序受构造沉降和全球海(湖)平面变化双重作用,BNE油藏各砂层组受长米兰科维奇旋回影响对应于四级层序,层序界面顶部为低密度、高声波时差油页岩,井震结合方法在该油藏取心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能较好地识别此级别层序界面并进一步划分地层,在层序格架控制下,各油水层横向分布和产能差异较大,故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对多期叠置砂体油藏分层系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层序格架 米兰科维奇旋回 界面识别 控制作用 BNE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