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据美国化学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报道,一项新的化学工艺——逆向皮革鞣制工艺(ReverseIeathertanning)可能对制革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该工艺实质上是将流程从传统工艺的最终工序逆向回溯进行的。位于印度Adyar地区的中央皮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称,新工艺可节省时间、费用和能源,还可减少用水量与污染。传统制革工艺需采用大约15道工序,这会产生大量污水和污染物,包括硫化物、氧化物、硫酸盐及其它化合物。新型制革方法将工艺流程逆向实行,可取消某些工序,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研究人员认为,逆向工艺制成的皮革完全比得上传统工艺制成的皮革,而且加工时间减少42%,化学品节省54%,能耗降低42%,用水量节约65%,所形成的主要污染物则减少79%。
简介:固体食盐(氯化钠)广泛用于原料皮的防腐,因此,大量的氯化钠以总溶解固体(TDS)的形式排放在制革浸水工序的废水中。在印度Chennai中央皮革研究所(CLRI),我们尝试使用一种基于草本植物印度楝树(一般的印度名称为Neem)的防腐剂配方来取代食盐,用于山羊皮的防腐。在CLRI的试验成功后,我们又在有当地居民收集大量山羊皮来出售的印度农村地区,对该防腐剂配方成功进行了实地试验。用该配方防腐的皮和盐腌皮,其蓝湿革和坯革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都差不多。使用印度楝树进行防腐,可显著减少浸水废液中的TDS,而且在用于防腐后,还可将它从皮上刮下来,堆肥处理,制成肥料,作为花肥使用,从而为其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简介:水性聚氨酯(WPU)合成过程中水对预聚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黏度等会产生很大影响,若控制不当,水与—NCO剧烈反应会导致预聚体凝胶。本文探讨了用微量水扩链聚氨酯预聚体时水量及三乙胺(TEA)用量对WPU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预聚体合成过程中增加微量水或TEA的用量,PU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乳化时链段内的氢键和静电斥力的协同作用导致WPU乳液的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链段间的氢键作用力及缠结作用增强,又促使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同时随着水量或TEA用量增加,胶膜吸水率下降,拉伸断裂强度提高。因此,微量水作为扩链剂应用,可得到性能更好的WPU乳液。
简介:全球对于有关污染问题的关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服所有的加工行业接受更加清洁化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所以,皮革工业在压力之下势必寻求替代铬的有效鞣剂,天然产物即植物单宁重新得到重视。然而,由于采用植物鞣剂材料在排放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使得它的使用受限,排放物中的有机物较难被降解,会导致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传统的植鞣工艺需要部分浸酸,使用氯化钠抑制渗透膨胀,最后会使得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非常高。本研究主要试图采用环境友好性的植鞣工艺结合不浸酸鞣制以及应用水解蛋白酶改进植物单宁的消耗。这种实验工艺的单宁消耗达到95%以上,与传统的植鞣工艺相比增加了10%的消耗。鞣制成革的湿热稳定性能有些许改进;试验皮革的物理以及触觉评价都要明显优于传统鞣制皮革。表面着色评估表明在对照样和实验样之间的着色和遮光性能差异可以忽略;试验皮革显示了较好的纤维打开程度,裂口紧缩的纤维结构被很好的覆盖,说明酶助制革工艺并没有对皮革的纤维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优化体系亦在工厂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酶助鞣制工艺对改善皮革质量是有效的,同时降低了排放物中的总固体(TS)、氯化物以及COD含量。试验采用的酶助鞣制体系将会成为传统植鞣体系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可行选择。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法,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固含量乙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和软段含量对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和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和2000g/mol的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固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的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