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我国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概念在广义上还包括从1979年至1989年长达近10年的边境武装冲突和对峙。
简介:一、为什么要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人是生物界最重要的一种生物。人类要走出地球,载人航天工程要送人、要保人,首先就要研究人在空间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适应和变化过程,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就是要为载人航天提供一个基础。
简介:11月8日,在航天一院101所,中国新一代大推力50吨级氢氧发动机在试车台试车成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总工程师孙为钢和总部有关部门视察并指导了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的发动机试车。
简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首要问题是能否设计出来,其次是能否生产出米。显然,生产这一步足决定产品“好”、“坏”的问题,而设计这一步则是决定产品“行”、“尼”的问题,战略弹道导弹的设计究竞存在哪些技术难点?本刊特邀请弹道导弹专家王文超先乍为我们加以解读。
简介: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2005年伊拉克战争.误打误伤事件层出不穷,战争伤亡榜上因敌我识别系统错误而倒下的士兵占了相当大比例,如何尽快提高敌我识别系统的识别能力已经越来越被各国重视,敌我识别概念随之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和关注。为此.本刊专访了我国敌我识别领域资深专家黄成芳高级工程师。
简介:在2009中国海洋装备展上,记者见到了我国几家著名的舰船设计单位,以及现场展示的大量造舰设备,通过与展台人员的交流,记者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我国军舰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情况。现归纳以下几点,加以介绍。
简介:自2006年初伊朗宣布恢复铀浓缩、引发新一轮伊朗核问题国际争端以来,有关伊朗核研制能力的传闻、消息已有很多,但大多局限于新闻类报道,缺少技术层面的分析。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核技术专家诸旭辉研究员,请他为我们深人解读伊朗核研制能力。
简介:2008年2月26日印度进行了一次潜地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这次试验据说是在水下50米的一个浮简中完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浮筒”?在“浮筒”试验之前和之后,潜射弹道导弹还要经过哪些实验环节?印度海军还需多久才能实现潜射弹道导弹的上艇服役?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潜地导弹设计师王文超,请他为我们详细分析和点评了印度这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简介:提起黄纬禄院士,广大读者肯定比较陌生,但提起“巨浪”,则无人不知,那是共和国核盾牌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纬禄院士就是“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若不是今年央视上报道了黄院士的先进事迹,我们恐怕今天还不知道“巨浪”出自何人之手。所以,当我们有幸采访到今年已90高龄的黄老时,心中激起了无限的敬仰与感激,正是一大批像黄院士这样的幕后英雄的默默奉献,才使得祖国有了强大的国防。
简介:一型航空发动机在正式定型之前,要经历大大小小、从地面到空中各种种类繁多的试验,试验累计时间长达几万小时,试验周期长达几年乃至十年左右。经历了各种磨砺之后,一型发动机才能作为一颗强劲而可靠的“心”推动飞机翱翔蓝天。那么,航空发动机的试验都有哪些项目呢,具体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为了了解清楚以上问题,本刊特邀请了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院士为我们娓娓道来。
简介:时值建国55周年普天同庆之际,国防科技知识展与国防科技工业成就展分别于9月26日至10月2日、10月1日至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本刊记者亲临现场采访报道。
简介:战乱中树立爱国信念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黄院士您好,您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参与并领导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研制,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您在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之前的经历情况。
简介:飞大洋,闯南极、伴舰出访五大洲、随舰护航亚丁湾……在我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中,有一支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若干第一、填补了我军史上数十项空白的部队,它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舰载机部队。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对我国轻武器发展的影响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战略弹道导弹的设计难点-访我国著名弹道导弹专家王文超
专家论敌我识别系统——访我国敌我识别领域资深专家黄成芳
从2009中国海洋装备展看我国军舰设计和建造能力
伊朗核研制能力深度剖析——访我国著名核技术专家诸旭辉研究员
专家解读印度潜射导弹试验——访我国著名潜地导弹设计师王文超
巨浪腾空——访我国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总师黄纬禄院士
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详解——访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院士
强我国防 筑我长城——国防科技知识展与国防科技工业成就展侧记
中国核潜艇发展亲历记——访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
中国舰载航空兵的两次“首飞”——访我国第一代舰裁机特级飞行员郭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