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33个微卫星标记检测鲤(CyprinuscarpioL.)一个家系107尾个体基因型,采用GLM方法对肌肉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4种经济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Permutation检验结果显示:有17个标记分别与肌肉脂肪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有4个标记(HLJ030、HLJ2560、HLJ3633,HLJ3554)与肌肉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这些标记与性状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对同一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了多重比较,找到了与这两种性状相关优势基因型,为鲤肌肉品质性状选育提供了有效依据。

  • 标签: 镜鲤 微卫星 肌肉脂肪含量 肌肉蛋白质含量
  • 简介: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天然饵料很少,人工饲料配制只有营养全面,才能使鱼类健康、迅速生长.最适合饲料应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要搭配适当,才能使鱼类生长迅速、健康,饵料系数低;否则,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多,不仅会影响鱼类生长,且饵料系数高,鱼类体质差,严重时还会引起生病甚至死亡.常见鱼类营养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 标签: 鱼类 营养性疾病 诊断 防治 萎瘪病 脂肪肝病
  • 简介:2005年6月份,贺街镇河东村梁某家35头瘦肉型仔猪发生以持续性高热、猪体潮红,流鼻涕为症状猪病。经我站技术人员出诊,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该农户猪病情得到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治 诊断 瘦肉型仔猪 技术人员 持续性
  • 简介: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品种增加,面积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疾病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着水产业发展;综观我国鱼类疾病研究现状,较多偏重考虑病原及其引起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研制使用,由此在水产研究管理部门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养殖管理人员识别疾病用药科学水平,

  • 标签: 鱼类养殖 优质 生态因子 鱼类疾病 水产养殖品种 病理变化
  • 简介:随着集约化(驯化)养殖技术推广普及,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鱼种由上个世纪80年代8—25克/尾重提高到50—150尾重,商品鱼由350—500艉重提高到750—1500g/尾重,亩产量由100-150k提高到350—800kg,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产品供求关系实现了由供不应求到市场供应充足。

  • 标签: 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业 养殖技术 市场供应 供不应求 供求关系
  • 简介:梅县水产局梅江区水产局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89.3公顷(10340亩)总产量4848.3吨,每公顷产量6522公斤(亩产434.8公斤),增产1933.5公斤(亩增128.9公斤),成本下降13%,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各项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条件池塘养鱼先进水平。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养鱼 养殖 亩产 水产 山区
  • 简介:由深圳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承担“金鲳(卵形鲳鲹)Trachintusovatus(linnaeus))鱼苗人工繁育研究”成果于1998年12月4日通过专家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研究工作总结汇报,审阅了所提供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全面评议后,一致认为:

  • 标签: 卵形鲳鲹 人工繁育 鱼苗 专家鉴定 水产养殖技术 推广
  • 简介:潮州市农委水产科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67.9公顷(10019亩),总产量5536.7吨,平均每公顷8289.7公斤(亩产552.6公斤),每公顷增产1915.4公斤(亩增产127.6公斤),增收2700元(亩增收180元),成本下降12%,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 养殖 亩产 水产 模式化
  • 简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为保护增殖放流施氏鲟鱼,提出《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研究项目,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批准,于19922年正式立项。在黑龙江省水产局大力支持下,与省农场局合作在勤得利鲟鱼试验站进行了为期4年试验,并获得成功。用于手术、取卵及缝合试验施氏鲟鱼4尾,术后成活率75%,取卵量占怀卵量60%~75%;孵出鲟鱼苗36万尾,其受

  • 标签: 活体取卵 施氏鲟 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 简介:<正>进入炎热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黄金季节,也是病害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

  • 标签: 乌头瘟 烂鳃病 细菌性败血症 打印病 中华鳋病 鳃盖骨
  • 简介:3月9日,全市水产畜牧兽医工作会议确定目标任务:全市水产品产量54.51万吨,同比增长5%;肉类总产量31.13万吨,同比增长2.6%。努力确保全市全行业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 标签: 水产品产量 畜牧兽医工作 钦州市 广西 重大动物疫情 安全生产事故
  • 简介:本研究以建立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集于上浮后30d、60d、90d、120d,测量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稚鱼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对测量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并采用Tukey-KramerHSD检验(P〈0.05)进行各实验组均值间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日龄,体重性状单因素方差均值18℃组最高,依次为15℃、20℃、12℃,对照组最低。体长性状15℃组最高,依次为12℃、18℃、20℃,对照组最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重性状,18℃、15℃组,处于最高水平;对于体长性状,15℃组处于最高水平。在60d时,12℃、15℃、18℃、20℃四个处理组体重性状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此时15℃组单因素方差均值仍处于最高,90d120d时仍保持这种状态。上述结果显示,15℃可能虹鳟全雌家系初浮稚鱼最适生长温度,只需在稚鱼上浮后给予30d15℃水温调控,虹鳟全雌家系即可在之后持续3个月中保持显著生长优势。

  • 标签: 虹鳟 全雌家系 温度 生长
  • 简介:用37尾雌14尾雄松浦鲤CyprinuscarpioSongpu构建37个血统明确全同胞家系,同池、同条件养殖。用筛选出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进行子代群体(1318尾)亲权鉴定。9个位点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42,观测杂合度为0.755。亲本基因型信息模拟分析显示,利用9个标记将子代分配到亲本对成功率可达100%。实际鉴定结果:1287尾个体准确鉴定到配组亲本对,鉴定成功率为97.6%。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提供标记检测方法可用于松浦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家系亲缘追溯,也适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监测。

  • 标签: 松浦镜鲤 微卫星 家系 亲缘关系
  • 简介:用1m^3网箱于库湾进行松浦鲤(散鳞鲤♀×德国鲤♂)与野鲤,建鲤网箱养殖试验。野鲤4个网箱,平均每箱为531尾,平均个体重110.93g;建鲤2个箱一箱放450尾,另一箱放449尾,平均个体重73.45g;松浦鲤1个网箱放578尾,平均个体重49.50g,经137天饲养群体净野鲤为78.8kg/条,建鲤为60.8kg/箱,松浦鲤为106.9kg/箱,瞬时体重增长率野鲤为0.778;建鲤为1.126;松浦鲤为1.336。从群体产量及个体生长速度松浦鲤都高于野鲤建鲤。

  • 标签: 松浦镜鲤 野鲤 建鲤 网箱养殖 瞬时体重增长率 适应能力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与诊断猪圆环病毒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可扩增10ng阳性质粒DNA.可以从30μL病料组织悬液或全血中扩增检测PCV,并且该方法可以区分PCV1PCV-2,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如PPV、PRRSV、SIV以及许多细菌不能检出。应用此方法对6省市12个猪场225份病料进行了检测,对阳性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电镜观察与序列测定,结果证实分离病毒为PCV-2。

  • 标签: 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2型 PCR 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