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已在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分常见的和少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处置
  • 简介:2015年6月1日21时28分,“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县大马洲段发生翻沉,船上载有454人,生还12人,遇难442人。

  • 标签: 应急处置 客轮 东方 卫生 事故 监利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仙区2021年-2023年食物中毒及处置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游仙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114起食物中毒情况及处置办法。结果:在2021年至2023年的3年中,共发生食物中毒114起,中毒人数562例,死亡人数4例,其中2022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47起);家庭聚餐发生的中毒起数最多,占比53.51%(61/114),中毒人数256例;在2021年至2023年这段时间内,中毒原因位居前二的分别是食材变质或污染、生熟食材混放,分别发生36起、25起。结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 标签: 食物中毒 游仙区 处置情况
  • 简介:摘要:挤压综合征是地震、坍塌、踩踏、车祸等灾难或事故中常见且严重的伤情之一,常发生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急性肾衰竭等综合征,具有高死亡率和高截肢率。近年来,随着对挤压综合征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早期现场处置是降低早期死亡率最为关键措施。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现场处置
  • 简介:肠CYP3A4介导的生物转化和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主动泵出肠细胞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有证据显示CYP3A4和P糖蛋白在小肠不是共同调节的,但两者在药物肠道处置中的协同作用已得到体外试验和动物体内试验的证实.进一步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改善CYP3A4/P糖蛋白底物的生物利用度.

  • 标签: CYP3A4 P糖蛋白 药物代谢 肠道 肝脏首过代谢 生物利用度
  • 简介: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制药单位每年的药品产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产生的制药菌渣怎样处理成为制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制药菌渣的处理手段能否科学、有效的进行,是我国进行环境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对我国微生物菌的使用方式和微生物制药菌的管理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对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的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水平。

  • 标签: 微生物制药 菌渣管理现状 处置技术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100例急诊外伤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记录并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更高;研究组经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优化患者护理服务水平并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基于此,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这一护理模式的推广。

  • 标签: 急诊外伤 优质护理 抢救成功率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金平县2021年3月诊断和处置了1例布鲁氏菌病病例。患者因腰痛伴髋部疼痛、多汗、乏力而入住我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患者入院后经病原学检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为1例输入性的病例,是我县首次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也是我县的首例布鲁氏菌病病例。诊断明确后患者得到了合理规范足疗程的治疗和规范管理,病程8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体力恢复正常,预后良好。未出现本地感染病例。现将病例的诊断和处置报告如下。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首例病例 实验室诊断 疫情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9年株洲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监测信息分析,为有效的预防控制狂犬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株洲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株洲市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株洲市共有狂犬病暴露人群37846人,暴露高峰期在5-11月份,占暴露总数74.44%;暴露地区范围广,各年龄段均有被伤情况;暴露部位以下肢膝以下以及手部位置为主,占暴露总数81.04%;暴露人群以Ⅱ级暴露、单个伤口暴露为主;暴露人群预防处置率为100%,全程规范接种率99.59%。Ⅲ级暴露者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为50.45%。结论 狂犬病暴露人群伤口规范处置效果较好,但需进一步做好犬只管理、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力度,继续加强犬伤门诊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 预防处置 分析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诸多企业正在积极地进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申报。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理性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单抗具有的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非线性药动-代谢、时间依赖性、较长的半衰期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使得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存在了一系列的挑战。合理的应用模型和仿真技术可帮助研究者充分发掘数据信息、预测临床试验结果、指导临床试验设计以及优化给药方案等,其中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模型在单抗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目前已有一些探索。本文将通过对单抗药物药动学特征的介绍,探讨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模型在单抗药物研发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帮助研究者科学、高效地进行单抗类药物的研发。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药代动力学 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e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后实时处置引导正位的作用及出现血栓等并发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血管行导管置入术的122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X线发现有导管异位后立即在彩超引导下行位置调整及再固定,并对实施PICC导管置管后的肿瘤化疗患者或化疗结束即将拔管的肿瘤患者行外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122例中,X线发现有18例导管置入发生异位,均在彩超引导下一次调整成功;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10例外周血管发生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肿瘤化疗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导管尖端异位准确复位,并对置管后出现的血栓等并发症准确判断,为临床处置提供及时协助。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 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