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潜能成体干细胞可以从人牙周膜(PDLs)组织中分离和大规模扩增,为牙周再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种子细胞来源。目前,衰老对问充质干细胞(MSC)及其细胞性能影响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组阻生第三磨牙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特点,并比较它们多能和再生能力。将来自90颗新鲜拔除第三磨牙牙周膜组织,根据捐献者年龄分为四组。

  • 标签: 人牙周膜干细胞 牙周再生 多能性 衰老 阻生第三磨牙 牙周膜组织
  • 简介:目的:验证一种用于透光法提取记录咬合点改良校准硅胶可靠。方法:采用预制工具与记录硅橡胶同步制作O-bite校准硅胶块20组,每组三个,采用平板扫描仪透扫生成灰色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及数学公式计算获取校准硅胶不同灰度阈值与硅胶厚度有序数列,拟合回归曲线并建立方程,计算方程决定系数(R^2)。重复扫描一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相关系数及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取值,评价该改良校准硅胶方法可重复性,验证可靠。结果:共获得60块校准硅胶块,40张.tiff格式灰度图像。建立回归方程R^2=0.984;配对t检验p=0.703;ICC=0.998;相关系数为0.998;根据两次扫描建立两个回归方程模拟取值相等均为147。结论:O-bite材料制作改良校准硅胶块具有优异可重复性,能够可靠地应用于透光法提取记录咬合点。

  • 标签: 咬合 接触点 记录 透光法 校准硅胶
  • 简介:目的建立生长发育期大鼠间歇双侧完全鼻阻塞动物模型.方法30只3周龄SD大鼠,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单侧鼻阻塞组,C组:双侧鼻阻塞组(张口呼吸组),每组各10只.用特制阻塞器阻塞大鼠鼻腔,阻塞时间为8:00am至4:00pm,4周后处死30只大鼠.结果A组、B组大鼠以鼻呼吸为主;C组表现为张口呼吸.A、B、C三组呼吸频率分别为(96.8±5.91)次/min、(92.8±2.98)次/min和(48.6±4.38)次/min,C组呼吸频率较A组与B组明显减慢(P<0.001).建模4周时,A、B、C三组体重分别为(276.60±20.17)g、(236.80±19.46)g和(127.33±24.8)g,C组体重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间歇双侧完全阻塞大鼠外鼻初步建立了一个存活率高、重复性较好与人类张口呼吸较相似的大鼠间歇张口呼吸模型.

  • 标签: 鼻阻塞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患者陈某某,女,10岁11个月,因"牙不齐,牙齿‘地包天"'求治.患者乳牙(牙合)期前牙反(牙合),多颗牙龋坏,但未予治疗,家族无类似错(牙合)表现.侧貌凹面型,口内检查口腔卫生差,26、36、46残冠.左侧磨牙咬合关系完全近,右侧磨牙咬合关系中性.上牙弓相对下牙弓狭窄,除16,46和唇向错位13,23外均为反(牙合).前牙反覆盖1mm,反覆(牙合)0.5mm,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上牙弓拥挤7mm,中线右偏1.5mm,下牙弓拥挤2.5mm.患者治疗前面(牙合)像和模型见图1~13.

  • 标签: 牙矫治 骨性Ⅲ类 前牙反(牙合) 病例 拔除 咬合关系
  • 简介:读了《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第1期发表张震康教授《我国口腔医学创新研究思考》[1]一文,深受启发和鼓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

  • 标签: 医学创新 口腔 北京大学 医学版 江泽民
  • 简介:全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透明和半透,能够再现天然牙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修复材料。本文就全瓷修复材料半透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修复体 半透性 透射性
  • 简介:口腔并非转移肿瘤细胞定居常见部位,但肿瘤远处转移至口腔则是其广泛转移证据。在673例病例,25%是肿瘤临床广泛转移首发证据。23%远处恶性肿瘤首先在口腔表现。颌骨,尤其是下颌骨较软组织更易受侵犯(2:1)。口腔附着龈是软组织最易受累及部位(54%)。肿瘤是原发灶,男性为肺、肾、肝及前列腺,女性为乳腺、生殖器官、

  • 标签: 口腔肿瘤 非转移性 肿瘤远处转移 广泛转移 肿瘤细胞 肿瘤临床
  • 简介:目的:此前瞻随机配对对照试验旨在评价根据平台转移概念设计内倾平台转移型种植修复体边缘骨水平和软组织改建情况.并与外六角形种植体比较。材料和方法:传统外六角形种植体(对照组)和内倾平台种植体(试验组)种植体几何外形相同.长度都是13mm.按标准方法植入40例患者上颌后牙区。修复负重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由2名独立检测者测量放射影像学骨水平。在基台连接时及18个月后测量颊侧软组织高度。结果:负重18个月后.40例受试患者所有80颗种植体均有临床骨结合。放射影像学评价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平均骨丧失分别为05mm±01mm(范围0.3~0.7mm)及16mm±0.3mm(范围11~22mm)。与试验组种植体减少约06mm软组织高度比较,对照组平均显著减少24mm。结论:18个月后.采用传统外六角型种植修复治疗方案者比平台转移型种植修复者骨丧失显著。另外,与平台转移种植体比较.外六角形种植体颊侧软组织高度明显减少。

  • 标签: 骨吸收 牙科种植体 随访研究 种植体连接 种植体平台 平台转移
  • 简介:2014年12月14日,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IJOS)2015年度主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创刊主编王存玉院士、主编周学东教授、执行主编叶玲教授、编辑部主任王晴编审等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主编 成都 周学东 编辑部 会议
  • 简介:目的探讨成年单侧完全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16例未伴有唇裂成年单侧完全腭裂患者(腭裂组),通过拍摄标准头颅定位X线片,测量相关头影指标,并同时与20名正常成人(正常组)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其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发育情况。结果男性和女性研究群体,上颌骨相对于颅底位置关系以及上颌骨长度与颅底长度比值、面高度与全面高比值、上颌宽距与上面宽比值,腭裂组与正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单侧完全腭裂患者上颌骨长度、高度和宽度发育基本正常。

  • 标签: 腭裂 上颌骨发育 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实型成釉细胞瘤分期治疗可行。方法对13例实型成釉细胞瘤患者采取分期手术治疗,一期采用刮除术加开窗术治疗,二期手术去除残余组织并磨除相邻骨质,术后定期X线片追踪观察疗效。结果13例患者3例患者一期手术后失访。10例经术后1~4年追踪观察,9例效果满意,原肿瘤区骨质恢复良好,未见复发,1例患者在二期手术后24个月复发。结论实型成釉细胞瘤采用分期治疗法确切可行。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刮除术 开窗术 分期治疗
  • 简介:患者,男,19岁。因下颌前突,要求手术治疗。一、临床检查颜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面中线居中,侧貌为凹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未闻及弹响音,无压痛,开闭口运动无异常,运动对称。恒牙(牙合),双侧磨牙为近尖对尖关系,前牙反(牙合),下颌牙列轻度拥挤,下切牙舌倾,17、27颊倾,46、36、37、26(牙合)面均可见银汞充填体(图1)。无口腔不良习惯,否认家族史,有两年正畸治疗史。

  • 标签: 错(牙合)畸形 心理障碍患者 手术治疗 前牙反(牙合) 骨性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目的:探讨纯钛作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材料在口腔内长期应用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由同一全口义齿专家多次镶配全口义齿患者11例,最后一副义齿为钛制上颌腭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义齿检查.结果:采用传统PMMA制作全口义齿重做原因,主要是上颌基托折裂(72.7%),其次为不舒适(27.3%)和固位差(27.3%),改用钛制腭托义齿后,平均戴用2.95年未出现折裂;72.8%患者认为钛制腭托义齿优于PMMA腭托义齿,主要表现在异物感小,固位好,舒适,质轻,可以改善口干症状,18.2%患者认为两种义齿使用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别.钛制义齿磨光面45.4%出现色素沉着,27.2%颜色变暗.腭部粘膜末见明显炎症.在咀嚼功能、发音、冷热刺激敏感性及味觉方面两种材料义齿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采用纯钛制作,其抗折性能、舒适优于传统PMMA,但长期应用后,部分腭托磨光面出现色素沉着及颜色变暗,对固位及适合影响因受个人因素、义齿制作质量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上颌钛制腭托 全口义齿 临床应用 纯钛 调查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应用情况。材料与方法12名存在支抗控制问题患者(13~52岁,3名男性,9名女性),治疗前获取患者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照片及研究模型。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每个患者不同植入位置。共计植入19枚微螺钉,以实现不同类型牙齿移动。结果微螺钉应用在多种不同临床条件下都获得成功,例如:压低前牙,压低后牙,伸长并排齐阻生牙,作为远中移动牙齿支抗,作为远中移动后保持,前移磨牙,在后牙支抗不足情况下用以内收上下颌前牙,在后牙缺失时唇倾并压低下颌前牙以及在关闭间隙过程中加强后牙支抗。结论本研究所展示新型微螺钉作为一种非牙支抗,在很多传统支抗无法应用情况下显示了优良治疗效率。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牙齿移动 临床应用 治疗效率 螺钉 下颌前牙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应用于成人严重双颌前突,评价所采用数字化排牙,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拔牙模式、支抗设计等,是否可以满意地改善侧貌美观。方法纳入15例严重双颌前突病例,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应用横腭杆和腭部种植支抗,用统一治疗设计进行舌侧矫正。其中14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25.5±3.1)岁,平均疗程(28.9±3.3)个月。治疗前后X线进行传统头影测量,同一坐标系重叠CBCT图像进行3D测量,研究前牙内收,牙槽骨改建,牙长轴,牙弓宽度,面下1/3垂直向改变等与面部美学有关数据。结果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U1-SN减小(-13.2±5.2)°,上下切牙切缘平均内收7.5、6.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4.0、6.3mm,P〈0.01;上颌突度A点平均内收1.2mm,P〈0.05。CBCT测量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切缘后移7.1~7.8mm,尖牙牙尖后移6.4~6.6mm,P〈0.05;切牙、尖牙根尖点后移3~4mm,无显著差异。磨牙0.5~1.0mm近中移动、-0.2~0.6mm垂直向移动以及宽度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成人严重双颌前突个性化舌侧矫正治疗模式和三维力系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能够简单有效地大幅度内收前牙,有满意垂直向和横向控制。

  • 标签: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严重双颌前突 拔牙正畸 种植支抗 三维测量
  • 简介:临床工作常常会遇到非龋颈部硬化性楔状缺损。在这些缺损牙本质都存在病理性改变,常常会有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全部闭塞。这些缺损对酸蚀和粘接反应与正常牙本质不同,常常在临床治疗中产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回顾了文献上最常引用致病因素、临床诊断以及形态和化学特征:同时详细地就最新粘接剂与此类牙本质粘接潜在问题进行综述。文章还重点讨论了提高牙本质对粘接剂适合方法近期进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主要缺陷。

  • 标签: 树脂 非龋性 牙颈部缺损 粘接性能 病理性 硬化性缺损
  • 简介: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是指预防、诱导和阻断错[牙合]畸形发生、发展,达到儿童颅面[牙合]功能与美观协调与平衡。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概念提倡是早期和及时,并且贯穿于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早期和晚期、恒牙列期等各个颅面[牙合]发育时期。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遵循早期和阶段原则,通过预防错[牙合]]发生、辅助治疗与错[牙合]畸形形成有关口腔疾病及牙外伤、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诱导牙萌出建[牙合]、治疗牙发育不良造成咬合紊乱、阻断能造成功能和健康损害咬合障碍、矫正面颌发育不调畸形,以达到颅面[牙合]美观及功能完美协调发展和儿童心理健康发育。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应用活动矫治、功能矫治及固定矫治等技术,选择最佳治疗时机矫正错[牙合],以达到临床阻断和预防最大治疗效果,并简化错[牙合]矫治,最终减轻患儿治疗负担。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是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正畸学重要内容,是现代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正畸学发展潮流和方向。

  • 标签: 儿童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颅面发育 牙萌出建牙合 儿童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学
  • 简介: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OsteonecrosisoftheJaws,BRONJ)是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出现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颌面部不愈合瘘管,暴露坏死颌骨。BRONJ作为一种新出现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未统一,本文就BRONJ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发病机制 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以利于研究保持期骨改建规律。方法于2008年4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动物实验室,选用36只8周龄雄性Wister大鼠,以上颌前牙为支抗牵引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21d后去除加力装置。以每只大鼠左侧牙弓为实验侧,右侧牙弓为对照侧。在实验侧安装保持装置,分别保持1、3、7、14、21、28d;对照侧不做任何处理。在加力结束后和保持结束后即刻制取上颌石膏模型,测量所有模型第一磨牙面近沟与第二磨牙面远距离,计算加力结束后与保持结束后距离,比较实验侧与对照侧牙齿移动距离,评价保持装置有效。结果实验侧在保持结束后第一磨牙复发距离明显小于对照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是有效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保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术式改良找到一种既能手术治愈老年重症慢性阻塞腮腺炎又能利用自体组织减小术后面部畸形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1例重症慢性阻塞腮腺炎老年患者,采用保留腮腺表面后区腮腺咬肌筋膜及相应筋膜下少量腺体组织瓣方法,修复切除腮腺病变组织后所致凹陷畸形。结果:21例老年重症慢性阻塞腮腺炎患者手术后疾病全部治愈,新术式不但修复了腮腺区术后畸形,部分患者术后腮腺区形态恢复到发病前正常面型。结论:新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既解决了患者痛苦又避免了腮腺区术后凹陷畸形发生,是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腮腺炎较佳术式选择。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手术方式 腮腺咬肌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