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食物不耐受与慢性湿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106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微孔板技术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19%、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49,P<0.01)。两组间,除鸡肉、猪肉、大米、牛肉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外,其他食物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的食物依次为蛋清/蛋黄、牛奶、蘑菇、大豆、蟹、虾、玉米、西红柿、小麦、鳕鱼。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中,超过半数患者对两种及以上食物呈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在慢性湿疹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湿疹的诊断及后续饮食调整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对未接受过包皮环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给予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某性病门诊109名未做过包皮环切手术的成年尖锐湿疣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一组(54人)接受单纯微波疗法,另一组(55人)接受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疗法。我们观察到在第3,6和12个月后有复发出现,并记录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平均年龄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微波治疗组(12.7%和29.6%,P<0.05),而两组问早期与后期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是一种安全的门诊手术,在局麻状态下即可进行。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疗法的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是未接受过包皮环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可选择的理想疗法。
简介:病原真菌通过对抗机体防御系统和抗真菌药物的攻击,从而成功定植于宿主体内并最终导致机体感染,真菌外排转运蛋白在上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s,ABC)与主要易化子超家族(the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分别通过与ATP水解酶或质子梯度耦合来运输并清除真菌胞内的毒性物质。与其它生物相比,真菌基因组中具有更多转运蛋白家族编码基因,这些转运蛋白不仅对真菌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宿主细胞分泌的抗菌成分起外排作用;同时,在病原真菌对抗临床抗真菌药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两个超家族的转运蛋白在主要病原真菌耐药性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而且皮损往往伴有渗出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篇关于AD的流行病学报道显示,AD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给家庭、社会带来重大的负担。因此AD的防治已经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目前AD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免疫失衡可能导致AD的发病。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AD发病率的不同突出了环境因素在A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气候、微生物、空气污染和吸烟、水质、饮食、维生素D的含量、接触动物、压力等均是引起AD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就AD发病的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简介: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在追求容颜美的幸福感,使得整形美容业应运而生。内窥镜技术和介入治疗这些微创外科的代表也逐渐进入了美容整形领域,如内窥镜下微创除皱、介入治疗血管瘤等,微创美容的雏形开始显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材料学的进步,以注射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为标志的注射微整形时代正式开启。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抗衰老需求剧增,传统的开放性美容整形手术已不能被接受。注射美容和埋线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而被广大的求美者和医生所青睐,微创美容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