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IPL-420nm照射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强脉冲光治疗组(IPL组)和药物治疗组,各组均为49例。IPL组采用IPL-420nm治疗,每周照射1~2次,连续治疗2~3周;药物治疗组采用餐后口服伊曲康唑200mg,2次/日,连续7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后1个月IPL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81.6%(x^2=5.02,P<0.05)。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IPL组复发率为6.1%,低于药物治疗组的24.5%(x^2=6.38,P<0.05)。治疗后6个月,IPL组患者满意率为93.9%,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9.6%(x^2=4.3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IPL-420nm能够明显改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临床症状。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简介:目的:探析白色念珠菌检测对龟头炎的诊疗过程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龟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均为阳性,行菌株培养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菌株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8例患者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92%;白色念珠菌106株(94.64%)。培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敏感率100.00%;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分别为56.86%、60.78%;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均敏感;光滑念珠菌对所有药物均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其余药物均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仍为真菌性龟头炎主要病原菌,其确诊依赖于真菌镜检和菌种培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彻底根治龟头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诊治及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75例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分析运用护理前后的效果情况,分析影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结果: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以膀胱高度膨胀和下腹部胀痛为主,以药物为主要的诱因,尿频、尿急、尿不尽是主要的临床体征,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效果满意,而年龄、PV、TZV、TZI、fPSA、tPSA均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中西医结合诊治以及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满意。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前列腺汤和舍尼通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空白药物组、模型前列腺汤组、模型舍尼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连续给药30d后予以声光电等联合刺激4周,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假手术组仅行睾丸部切口及缝合.建模后,假手术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前列腺指数、EPS中白细胞、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汤降低了大鼠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EPS中白细胞数和前列腺指数,能够降低全血黏度(与模型空白药物组比较,P<0.05),舍尼通可以降低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但不能降低全血黏度.结论:前列腺汤可以改善SD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