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75岁,体重60kg,因不完全性肠梗阻于10月25日入院,给予保守治疗,期间因腹胀时现时隐,考虑曾有手术史,肠粘连所致,家属要求保守治疗。11月12日因腹胀明显家属要求手术。术前访视,患者面色略苍白,精神尚可,腹部膨隆明显,有3次胆总管胰腺手术史,具体不详;

  • 标签: 低钾血症 肠梗阻 麻醉 患者 急性
  • 简介:提高华东地区麻醉学术水平,交流国内外麻醉学研究进展,同时也提高基层临床医师对麻醉学认识诊治水平,促进多方合作,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委员会与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定于20115E20日~5月22日在上海市联合召开“第十届华东六省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会议将授上海市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Ⅱ类学分。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麻醉学专家教授与会作精彩演讲,同时进行大会学术交流病例讨论。

  • 标签: 华东地区 麻醉学 上海市 医学会 会议 年会
  • 简介:患者自控镇静种新兴并迅速应用临床麻醉技术,它允许患者根据手术实际需要,麻醉医师监控下,麻醉医生制订镇静方案依据,自己控制给药,达到自己满意镇静深度,充分实现个体化给药。这种给药方式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患者参与用药还能产生积极心理效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患者 自控镇静 研究进展 个体化给药 给药方式 心理效应
  • 简介:寒战种比较常见术后并发症,关于寒战发生原因机制尚未取得共识,目前认为与环境温度,麻醉药物,输血输液热原反应,以及患者心理,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麻醉后寒战对机体所造成主体危害包括机体耗氧量增加,心肺负荷加重等,麻醉后寒战常用防治方法围手术期保温以及药物治疗。

  • 标签: 麻醉 寒战 研究进展 术后并发症 原因 机制
  • 简介:炎症反应和组织降解生化递质根性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在神经根病变机理及非手术治疗根性痛进展做综述。

  • 标签: 神经根性疼痛 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影响,步探讨低温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低温组,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6h、48h、96h三个亚组。采用本科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MAP2免疫活性,观察再灌注48h、96h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结果:再灌注96h时,低温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常温组(P<0.01)。常温组再灌注6h、48h96h,海马CA1区CCO活性降至假手术组61%、48%43%(P<0.01);低温组分别为假手术组81%、69%51%(P<0.05或P<0.01),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常温组再灌注6h、48h96h,海马CA1区MAP2免疫活性降至假手术组81%、69%51%(P<0.01);低温组分别为假手术组91%、86%71%,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或P<0.01)。结论:低温通过保护CCO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保护CCO活性作用与其抑制MAP2降解有关。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低温 细胞色素氧化酶 微管相关蛋白-2
  • 简介:吸入性麻醉剂预处理效应Cope等最早发现在离体兔心肌,用异氟烷处理时,其心肌保护效应持续时间超出了给药时间[Copeta1.1997]。离体心脏灌流时予2MAC氟烷、安氟醚或异氟烷5min可以减小大约75%梗死容积,即便在缺血前10min将麻醉剂清除,该保护效应依然存在。因此称其为吸入性麻醉剂介导预处理效应。

  • 标签: 离体心脏灌流 预处理效应 保护作用 吸入性麻醉剂 脊髓 保护效应
  • 简介: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常见急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通常需要定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判断病情发展及溶栓等治疗方法疗效,有时天要做十几份心电图或更多。12导联心电图当然最理想监测ST段变化方法,但其不足之处难以做到连续监测,且对于隐匿发病病人难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其心电图。

  • 标签: ST段变化 重症监护 12导联心电图 MAP 心电图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成像方法。目前,临床应用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穿透性分辨率之间呈反比。因为超声波传播过程,能量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介质,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通过超声检查患者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神经解剖结构特点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超声波。

  • 标签: 超声技术;临床麻醉
  • 简介:正确理解压力-容量环与容量-流速环指导机械通气关键,容量-流速环呼气相斜率反映呼气时间长短;肺损伤病人压力-容量环上下拐点不能很好地反映损伤肺泡闭合与复张,肺损伤机械通气时主张低潮气量与气道压控制,最佳PEEP指吸入氧浓度小于0.6时能保持SaO2大于90%PEEP,并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确定。

  • 标签: 呼吸力学 压力-容量环 机械通气 肺泡 潮气量 气道压
  • 简介:患者是否会出现气管内插管困难,麻醉前查体项重要内容。如果术前能做到精确预测插管困难问题,就可避免插管困难误诊率危险性,这是麻醉医生追求着目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气管插管困难预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插管困难 气管内插管困难 麻醉医生 预测方法 麻醉前 误诊率
  • 简介:臭氧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种热门、新型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广泛应用。许多临床实验室研究证明,臭氧抗炎镇痛作用较强,对软组织炎性疼痛,骨关节炎疼痛、盘源性疼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治疗作用。随着癌症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凸显。臭氧对癌症及癌痛治疗方面的探索也有所进展,然而,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且缺乏系统性。为了探讨臭氧治疗癌痛可行性及效果,本文对臭氧治疗癌症以及癌性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做综述,期待可以开发出种新癌痛治疗方法,备受癌痛折磨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臭氧 癌痛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预先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2mg。术后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吗啡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术后镇痛时间长,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入吗啡具有预先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硬膜外注射 吗啡 预先镇痛 临床研究 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