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分离成功H.pylori,并提出其可能是人类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从而引起各国学者对H.pylori研究的重视.通过十多年的大量研究,已经基本确定H.pylori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④胃癌.目前对H.pylori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息肉的关系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就近年H.pylori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作一介绍.一、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的多样性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感染后可产生不同的结局:多数为无任何症状的H.pylori携带者,或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可发生胃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MALT淋巴瘤.造成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的因素主要有H.pylori、宿主和环境因素3方面.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 简介: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以及细菌代谢产物改变等因素参与IBD致病过程。近年,细菌代谢产物丁酸盐因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抗炎症反应、预防IBD相关肿瘤发生等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就丁酸盐与IBD的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丁酸盐类 炎性因子 结直肠肿瘤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寻找安全、有效、价廉、使用便捷的抗H.pylori治疗方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具有抗H.pylori的作用,可提高H.pylori一线根除方案的根除率。本文就LF的分子特性、生物学作用及其抗H.pylori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抗幽门螺杆菌 感染研究 乳铁蛋白 H.PYLORI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慢性胃炎
  • 简介:瘦素(Leptin)是人类肥胖基因(obesegene,ob-gene)编码的一个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1994年,Zhang等[1]应用定位克隆法(positionalcloning)从肥胖和糖耐量异常的小鼠中首次成功克隆出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位于人类染色体7q32),人和小鼠间的ob基因的编码序列同源性高达84%,基因的高同源性提示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能的高度保守性.

  • 标签: 瘦素 肝病 病理机制 肥胖 基因结构
  • 简介:近几十年来可供抗感染用的有效抗生素日益增多,但严重感染引起的脓毒综合征(Spesissyndrome)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减低,多数认为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才是脓毒血症的重要原因。同时,胆道严重感染常有胆道梗阻、黄疸、胆道高压等多因素的介入,使其病理生理情况更加复杂。我国对中医药治疗内毒素血症的研究与临床取得一定进展。

  • 标签: 中药 胆道感染内毒素血症 病死率 阴性菌 胆道梗阻 黄疸
  • 简介: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行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h、4h、8h、24h后VASi平分,分另lj为2.21±0.97、1.63±0.64、1.10±0.21、0.31±0.09,f氏于组的4.12±1.34、3.71±1.13、2.45±0.98、1.61±0.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低于对照组的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胃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外麻醉,相较于单纯全身麻醉,其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麻醉 胃癌 镇痛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且预后极差。HBV高水平复制引起的免疫损伤是肝衰竭发病机制的重要原因,因此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应用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在HBV相关性肝衰竭的抗病毒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 标签: 肝衰竭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PU)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研究其相关性。方法对经胃镜、病理检查和HP检查的1245例慢性胃病(CGD)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除复合性溃疡(COPU)HP检出率为55.6%外,其他CGD患者HP检出率为30.8%~36.6%。结论HP的存在与CGD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慢性胃病 患者 相关性 HP 幽门螺杆菌 检出率
  • 简介: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c-my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及c-myc与胆囊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胆囊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囊黏膜及20例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hTERT、c-myc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胆囊黏膜、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癌旁组织及胆囊癌组织hTER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0.00%(2/20)、33.33%(5/15)及80%(12/15);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5.00%(9/20)、40%(6/15)及86.67%(13/15);胆囊癌组织中hTERT与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P〈0.05);②胆囊癌组织hTERT和c-my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hTERT及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③c-myc在hTERT阳性的胆囊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TERT阴性组(P〈0.05)。结论hTERT过度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myc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的表达,进而激活端粒酶促进胆囊癌的形成。

  • 标签: 胆囊癌 hTERI C-MYC
  • 简介:迄今为止尚无可靠的HBV体外感染系统和实用的动物模型,严重阻碍了其相关研究。因此建立生物学背景清晰、易于获取、经济适用的小动物模型尤为重要。目前有关HBV感染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鼠方面,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BV复制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背景:单一的手术、放疗、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均欠佳,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MDT)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探讨术前FOLFOX、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一2013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或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54例患者纳入研究,FOLFOX组29例,XELOX组25例。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3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RR)为55.6%(30/54),FOLFOX、XELOX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OLFOX组(P〈0.05),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OX组(P〈0.05)。45例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肿瘤,9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未切除肿瘤,FOLFOX、XELOX组间手术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XELOX组术后病理分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FOLFOX、XELOX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胃肿瘤 胃切除术
  • 简介:背景:胃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基因筛查对胃癌高危人群预警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上海某地区胃癌易感基因谱,并评估多基因危险度。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的原发性胃癌患者152例,以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非消化道疾病、非肿瘤患者152例作为对照。采用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多态性,筛选出胃癌的易感基因,分析多基因的交互作用,采用DEMCHUK模型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估。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易感基因包括CYP2E1、NAT2M1、NAT2M2、NAT2、XRCC1194、MTHFRA1298C、VDRTaqⅠ,多因素分析筛显示胃癌的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除MTHFRA1298C(A/C)与NAT2M1(T/T)和NAT2M2(A/A)基因外,其他基因之间存在明显协同作用(P<0.05)。多基因危险度分析显示多基因联合的OR值与基因频率高度相关,随着易感基因数目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增加。结论:胃癌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携带多种易感基因可明显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检测 危险性评估
  • 简介:CRTER杂志是一本传播组织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ISSN1673-8225,CN21-1539/R,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插图随文,印刷精致。

  • 标签: 中国组织 临床康复 工程研究
  • 简介: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在体外进行抗病毒基因复制与表达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但其应用于体内主要障碍之一是易被血清中各种核酸酶降解,因此,成药性修饰成为其临床应用前景的关键,核酸酶降解未修饰或硫代磷酸化修饰的asON一般是从3′端逐渐外切(AntisenseRe-

  • 标签: 反义核酸 茎环结构 体外稳定性 反义寡核苷酸 酶降解 西安市
  • 简介:迷走传入神经元接受脑-肠肽的信号刺激并传递至下丘脑,对摄食行为进行调节。胆囊收缩素(CCK)作为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在脑-肠轴调控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它能够兴奋迷走传入神经元,调节某些G蛋白偶联受体的兴奋性以及其他肽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本文就关于胃肠激素参与脑-肠轴调控机制的进展,特别是CCK在迷走传入神经途径中的“枢纽”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胆囊收缩素 脑-肠轴 摄食行为 迷走神经 受体 大麻素
  • 简介:中医肿瘤发病学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历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血瘀与肿瘤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就论及积、伏梁、石瘕与血瘀证的关系,认为“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噎膈乃“暴忧之病”。朱丹溪认为乳癌是“忧患郁闷,晰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内伤七情,可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致癌因素通过“内虚”导致内外合邪,气滞血瘀,痰凝毒结,形成癌瘤。

  • 标签: 抗肿瘤 血瘀证 活血化瘀法 肝气 历代医家 噎膈
  • 简介:目的研究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对照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1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以胃镜下病理组织诊断为标准对胃肠超声检查的优劣进行评价。结果胃肠超声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胃溃疡为7.63%,胃炎为66.10%,十二指肠溃疡为8.47%,十二指肠炎症为5.93%,胃部恶性淋巴瘤为1.69%,胃癌为10.17%;以病理组织检查为标准,三种检查方式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胃肠道超声检查容易受消化道气体及内容物干扰,临床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查确诊可采用胃肠道超声联合胃镜检查的方式进行,以提高诊断率;②胃肠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确诊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

  • 标签: 胃肠超声造影 胃镜 胃十二指肠疾病 价值 研究
  • 简介: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因素。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复杂,但病毒复制是肝损伤的起动因素。干扰素(IFN)作为抗HBV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经过近20年的研究证明,α-IFN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药物。但IFN疗效仅30%~40%,由于IFN的疗效、毒副反应、价格以及使用不便等因素使其应用受限。目前,对HBV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3TC)作为新核苷类抗病毒药已受到关注。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证明有很强的抗HBV复制作用。临床实验也证明3TC可迅速降低HBVDNA的浓度,改善肝组织学的病变。但3TC停药后易复

  • 标签: 拉米夫定 抗乙型肝炎病毒 耐药性 YMDD变异 蛋氨酸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