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哮喘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综合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和呼出气体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病人采用综合临床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对散发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以及疾病的转归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5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符合“散发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的共有27例(51.92%),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有13例(25.00%),表现为昏迷的有3例(5.77%),首发症状为精神症状的有6例(11.54%),偏瘫2例(3.85%);经脑脊液检查出现异常的有28例(53.85%);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检查异常的有2(3.85%)例,脑脊液穿刺检查发现糖、氯化物以及脑脊液细胞数等在正常范围的分别为74.51%、52.95%和69.47%;蛋白正常的有51.49%;有32.64%的患者出现外周血中白细胞升高,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升高的仅有11.15%。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52例患者当中,治愈率为64.53%,好转率为30.14%,病死率为0.89%,失随访率为4.44%。结论散发性脑炎的临床指征多样,应结合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诊断,仅凭一种症状或体征不能确诊。散发性脑炎患者通常预后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3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H208例、NRH9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等,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RH与NRH组间各生化指标、肾素活性、醛固酮、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结果①RH患者与NRH患者相比,血糖、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ARR)、病程、BMI、eGFR、尿酸、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后退法显示,肾素活性(OR=1.251,P=0.001)、血糖(OR=1.223,P=0.061)、BMI(OR=1.106,P=0.008)、病程(OR=1.045,P=0.001)与难治性高血压独立相关.③在RH患者中,不同年龄组别间病程、BMI、血糖、吸烟、肾素活性、eGFR、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gPRA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3,P=0.000);LgPRA与eGFR呈负相关(r=-0.164,P=0.018);LgPRA与肌酐无明显相关.结论RH患者存在多重相关危险因素.青年RH患者靶器官损害与高肾素水平有关.
简介:目的报道20例心室电风暴患者,对其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16~81岁(52±26)岁,均有24h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3次的病史。其中扩张型心肌病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陈旧性心梗1例,心肌炎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长QT1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1例,高血压并Ⅲ度房室阻滞1例。其中2例ICD术后电风暴。结果20例患者死亡7例(31.6%),4例院内死亡,3例出院后短期内猝死;1例扩张型心肌病CTR-D患者,以利多卡因终止发作后,转外地治疗,因仍无法终止心室电风暴,短期内进行心脏移植,随访一年余,未发作心动过速。其余患者随访1~33个月,服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或二者合用,均未发生室速或室颤。结论心梗或急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均为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而电解质紊乱、心衰加重、药物影响:RonT室早为电风暴的常见促发因素。治疗包括祛除可能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病,血运重建,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力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射频消融治疗ES的技术日渐成熟,已应用于ES的急性和择期治疗,尤其药物不能控制者,更适合消融治疗。
简介: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例1男,69岁,因头昏、心慌、胸闷反复发作3个月就诊入院.听诊心律不齐,平均心率80次/min,无病理性杂音,血压160/90mmHg.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图1)示窦律,除aVF的P7(房早)外,PP匀齐,心率90次/min.QRS形态、时限、电压均正常,但节律明显不齐,且与P波无相互关系.据aVF导联的梯形图分析,P(心房激动)与QRS(心室激动)呈三度阻滞状态,阻滞区平面在房室交接区上层,在此平面之下形成加速性交接区节律,此节律逆传受阻,前传至心室呈文氏型传导.再据“文氏周期等同传导时间”的规律[1],从而推算出加速性交接区节律的频率约为84次/min,RR间期呈现“渐短突长”的特点,长RR间期将该导联分为3:2、4:3、2:1和4:3四个文氏周期,为此该例房室交接区的下层是加速性交接区节律伴结室文氏传导阻滞区.该患者适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而自动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