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出了与职业岗位零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简介:《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于2003年第1季度正式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4894/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0512;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700004000190;国内邮发代号:24-200,国外发行代号BM1760。本刊已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收录。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三维纹理(three-dimensionaltexture,3D-texture)特征结合临床参数构建预测模型,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98例术后早期复发HCC患者,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MRI影像征象、3D-texture,经数据去冗余、Lasso回归行主要特征提取,使用监督学习算法进行建模,并将模型用于预测83例前瞻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结果:动脉期(arterialphase,AP)和门静脉期(portalvenousphase,PVP)分别提取出6和2个纹理特征进行建模,AP-3D-texture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预测准确性(accuracy,ACC)分别为0.735、0.735和0.65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759、0.769和0.669。PVP-3D-texture模型在3个数据集中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721,AUC为0.591;验证集中ACC为0.367,AUC为0.498;测试集中ACC为0.402,AUC为0.560。AP-3D-texture结合临床参数后在3个数据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838,AUC为0.876;验证集中ACC为0.833,AUC为0.864;测试集中ACC为0.663,AUC为0.656。结论:AP-3D-texture可以作为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标记,与临床参数结合后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测试集中效能偏低,可能与训练集样本量偏少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肾积水与非结核梗阻性肾积水的影像学差异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0年 1月— 2018年 12月接受腹部 CT增强扫描的结核性肾积水患者 32例作为观察组,其他非结核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 34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扩张肾盏最大径线及肾盂的最大前后径,及两组患者扩张肾盏的最大面积和肾门水平的肾盂面积。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盂肾盏最大径、最大面积及肾盂肾盏最大径与最大面积比值等影像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扩张肾盏的最大径的标准差高于对照组,患者最大面积的标准差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扩张肾盏最大径的平均值与肾盂最大前后径的比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扩张肾盏最大面积的平均值与肾盂最大面积的比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结核性肾积水患者的肾盏扩张不均一性更高,肾盏的扩张程度较肾盂扩张程度大,因而在进行 CT扫描时可通过测量比较肾盏扩张不均一程度与扩张肾盏最大径平均值、最大面积分别与肾盂最大前后径、肾盂最大面积的比值对结核性肾积水进行影像学辅助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为临床专业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华大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对教学设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结果84.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卫生学课程,85.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9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深化预防为主的观念,57.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与临床的结合程度不够紧密。学生对理论课程中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重要性认知度最低,最感兴趣的实验内容为饮用水消毒。结论目前学生对卫生学课程教学认知度较高,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高校应结合学生需求,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简介: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少见病的CT、MRI征象认识,帮助治疗前诊断。方法病理证实肝上皮样血管瘤5例,发病年龄27~55岁;女性3例、男性2例。3例行平扫加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动态扫描,1例仅行MRI动态扫描。2例间隙性右上腹痛;3例无症状,为体检发现。3例同时伴发肝外病变(多发肺结节2例、腹膜结节1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周围及包膜下弥漫性病变5例(5/5),其中多发结节3例、多发结节伴大块融合灶2例;伴肝包膜回缩征5例(5/5),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5例(5/5),病灶包绕血管2例(2/5)。CT平扫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内见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5/5);动态增强典型病灶中层环形强化伴周围低密度晕环,中心不强化(多层靶征)(5/5),延迟期无廓清(5/5),延迟10min病灶缩小(1/1)。MRI平扫T1WI低信号灶,内见更低信号灶;T2WI高信号灶,内见更高信号;造影后可见多层靶征(2/2)。结论本组肝EHE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肝转移瘤或血管瘤。对首次就诊无肝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CT或MRI发现肝周围或包膜下多发肿块或大块融合病灶伴肝包膜回缩者,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血管内皮瘤;造影后持续靶样强化伴延迟强化,合并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者可提示该病。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乳腺典型髓样癌(TMBC)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前均行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80例TMBC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及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乳腺X线摄影较超声更易发现肿块钙化点;两者联用诊断TMBC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最高均达4级以上。术前超声更易发现同侧腋淋巴结(ALN)肿大,但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的仅占48.4%。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均提示ALN肿大的患者中,87.5%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的患者中,仅83.3%经病理证实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中,仅85.7%经病理证实转移。结论:TMBC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联合检查不易漏诊,两者均提示同侧ALN肿大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较大,而对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或ER阴性的患者需更加谨慎。
简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极少见,其治疗方法与乳腺癌不同,预后比乳腺癌差。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有很大重叠,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和分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冷冻检查,但两者均难以完全正确诊断。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为单个或多结节,少数患者呈弥漫浸润使乳房变硬,局部皮肤受累。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大致可分为结节或肿块型及致密浸润型,钙化、毛刺、乳头内陷等罕见。其超声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部分呈类囊肿样极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内部血流较丰富。关于乳腺淋巴瘤MRI表现的文献主要见于个案报道,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曲线以流出型多见。MRI检查在乳腺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还不确定。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肝脏E-AML患者的资料。20例患者中,4例同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检查。对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最大径)、形态,病灶平扫密度或信号特点,病灶内有无脂肪成分,病灶内有无血管影及周边血管情况,有无假包膜及其强化表现,病灶动态增强特征,以及周围肝实质背景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肝E-AML单发17例、多发3例;共24枚病灶,其中,尾状叶4枚、右叶9枚、左叶11枚;病灶大小1.0~25.0cm;24枚病灶均为椭圆形或圆形;7枚病灶均为低密度,22枚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呈高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均降低;动态增强10枚表现为“快进快出”型,14枚表现为“快进慢出”型;7枚含有脂肪成分;23枚病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血管影;14枚见“强化逐渐减退”的假包膜;1例CTA显示肝动脉供血、肝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结论:单发富血供肿块、瘤体内和周围见点条状血管影及早显引流静脉、动脉期出现强化假包膜是肝E-AM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简介:目的:基于影像组学方法,分析超声医学影像信息,评估影像组学方法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Ki-67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HCC患者的灰阶超声图像,通过图像分割、提取图像中肿瘤病灶的小波、纹理、形态特征,结合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inimum-redundancy-maximum-relevance,mRMR)准则的遗传算法选出234个特征,之后再用稀疏表示(sparserepresentationcoefficient,SRC)方法进一步筛选,得到最优特征子集并用于分类。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和留一法(leave-one-outcrossvalidation,LOOCV)的预测模型对临床HCC超声图像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显示,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AUC)达到了0.75。结论:基于HCC超声灰阶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和Ki-67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为临床合理诊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有用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 X射线在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 96例乳腺肿瘤患者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行乳腺超声诊断和钼靶 X射线检查,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乳腺超声诊断及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析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钼靶 X射线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64,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697, F=4.225; P< 0.05);钼靶 X射线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15, F=0.129;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4; F=506, F=4.697, F=7.120; P< 0.05)。钼靶 X射线检查乳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中,以肿块为主 45例 (占 46.88%),以钙化为主 40例 (占 41.67%),呈现钙化合并肿块 11例 (占 11.46%)。结论:钼靶 X射线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效果显著,有较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MRI征象与各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MRI征象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LuminalA型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76.5%(26/34),MRI肿块样强化比例为70.6%(24/34)。LuminalB型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55.6%(10/18),不对称和结构扭曲比例为27.8%(5/1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X线显示钙化比例为91.3%(21/23),MRI非肿块样强化比例为78.3%(18/23)。三阴性乳腺癌X线显示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93.8%(15/16),MRI上此15例均为肿块样强化,无一例表现为单纯钙化。动态增强曲线类型与免疫组织化学亚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各分子亚型影像学表现不同,影像学表现分析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腱鞘巨细胞瘤( GCTTS)的超声、 CT、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 27例经病理证实的 GCTTS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中 GCTTS病变均为局限型, 18例软组织肿块跨关节生长, 9例包绕肌腱生长,其中 7例浸润邻近骨质;与正常骨骼肌相比,病灶 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 T1WI上, 13例呈稍低信号, 10例呈等、低信号, 4例呈等信号。结论 GCTTS以局限型多见,相比超声和 CT扫描, MRI在发现病变及其程度、范围、疾病诊断以及随访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探讨修复舟月骨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的X线及CT均表现为舟月间隙增大,月骨、舟骨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系紊乱,月骨、舟骨旋转。手术修复舟月间韧带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临床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认真分析X线及CT资料,能够作出准确诊断。手术需要修复舟月间韧带。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右侧阴囊鞘膜积液反复发作2年余。2017年2月计划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恶性病变不除外,建议手术或穿刺活检,患者拒绝,遂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消瘦、腰疼、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压异常波动,睡眠饮食正常,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查体:无特殊。相关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为1.120ng/mL,癌胚抗原为1.300ng/mL,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为7.86U/mL,CA15-3为13.12U/mL,CA19-9为6.04U/mL,CA724为1.48U/m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0.373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7.370ng/mL。增强CT:左侧肾上腺区椭圆形软组织肿块,病灶最大截面约7.7cm×6.6cm,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区,并见多发点状、小圆形钙化。增强扫描呈动脉期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浑浊,且有结节样相似强化方式的小病灶包绕左肾动脉,左侧肾上腺未见显示(图1)。
简介:1《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的创刊与现状1.1创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2003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由中国科协管理的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期刊。回顾创刊要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本刊的创始人——已故总编辑李晋波教授生前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勤劳动;不能忘记当年以李晋波教授为首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要学习他们为筹建本刊曾坚持长达8年之久的顽强创业精神(1995年周村会开始酝酿,1997年济南会正式成立筹备小组);不能忘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本刊的创建、主办和运作所给予的关怀和鼎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