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云南傣族人群的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表现型的分布及抗原频率,为云南傣族血型分布的多态性及防治Rh、Duffy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云南省境内3代内无血缘的傣族人群200例(男女各100例)、汉族对照组100例(男女各50例)为无关人群,采集血样3ml(EDTA抗凝),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Duffy及抗体筛选,Duffy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CR-SSP法,对比分析两人群间的差异。结果200例傣族人群中RhD阳性率为98.5%,RhD阴性率为1.5%,100例汉族人群100例(男女各50例)中RhD阳性率99.0%,RhD阴性率1.0%。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傣族2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187例(93.5%),Fy(a+b+)表型12例(6.0%),Fy(a-b+)表型1例(0.5%),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65),Fyb(0.035);汉族1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92例(92.0%),Fy(a+b+)表型5例(5.0%),Fy(a-b+)表型3例(3.0%),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45),Fyb(0.055)。傣族人群抗体筛选阳性率为1.5%,均为同种抗体,其中2例E抗体。结论云南傣族人群的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及抗原分布特征与当地汉族人群基本相符,但也有本民族的自身特点,傣族族人群的RhD阴性率和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当地汉族人群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RH血型 DUFFY血型 抗原分布 基因频率 云南傣族
  • 简介:目的:建立ABO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方法,研究上海汉族人群ABO血型的基因型分布,并对A等位基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单管扩增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然后用KpnⅠ和Msp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同时消化多重PCR产物。结果:在中国汉族符合Hardy-Weinber平衡的随机群体(60人)中,检出A102,A101,B、O1四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为20.8%、2.5%,24.2%,52.5%。基因型频率为BB10.0%、O1O121.7%、A102A1021.7%、A101A1021.7%、A102O133.%、A101O13.3%、BO125.0%、A102B3.3%,未检测到O2基因。3名血清学疑为A2亚型的个体中有1名经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证实存在A467(C→T)及1060位单个碱基C缺失的移码突变。结论:上海汉族人群A型以A102占优势。

  • 标签: 上海 汉族人 ABO血型系统 ABO基因分型 A2亚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免疫3项结果的模式。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疑诊ABO-HDN患者测定免疫3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观察结果模式并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结果在75例疑诊患者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确定ABO-HDN42例(56%),阳性模式以DAT、游离、放散试验呈(-++)者最多(27例,36%),其次为(+++)模式(12例,16%);采用试管法确定ABO-HDN30例(40%),最常见模式亦为(-++)(19例,25%),其次亦为(+++)模式(8例,11%)。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分别有29例(39%)和22例(29%)DAT阴性、放散试验阳性而确诊为ABO-HDN。微柱凝胶法放散试验阳性率(56%)高于试管法(40%)(χ2=3.85,P〈0.05)。结论DAT阴性的ABO-HDN模式在临床常见,宜选用敏感度较高的微柱凝胶法进行免疫3项检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痛”、“胃脘痛”、“吞酸”等范畴,具有疗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必瘀”。《医学心悟》说:“痛有定处而不散者,血也”。叶天士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因此瘀血是胃痛久发的主要病机。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蒲黄、五灵脂组成。丹参饮出自清代名医陈修园的《时方歌括》,由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两方合用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心胃诸痛。本研究以丹参、五灵脂活血化瘀,辅以蒲黄活血止血,檀香、砂仁理气,加黄芩、大黄、木香、乌梅、黄连等抗幽门螺杆菌,从而得以治疗消化性溃疡。

  • 标签: []  瘀血型消化性溃疡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期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方法对现行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对输血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对现行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修改以及落实之后,在输血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疾病传染或者配血安全等问题.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对相关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严格落实,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的质量,对输血安全性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安全用血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9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Duffy血型表型的多态性,建立维吾尔族人群稀有血型抗原的资料,为临床科学、安全输血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无关个体894例,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Fya、Fyb抗原检测。结果在894份标本中,Fy(a+b+)328例(36.69%),Fy(a+b-)494例(55.26%),Fy(a-b+)72例(8.05%),未检测出Fy(a-b-)标本。Fya基因频率为0.7360,Fyb基因频率为0.2640。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维吾尔族人群中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具有本民族独特的特征。

  • 标签: 维吾尔族 DUFFY血型 表型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输血安全。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4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临床需输血治疗的患者13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根据是否采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输血时实施检验质量控制,而对照组则未采取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安全是保证临床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而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又是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途径,因而控制血型实验室中的输血检验质量对降低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诊的需输血患者共1000例,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开展质量控制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45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0%,观察组患者出现10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实施前进行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与质量,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1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血型表型分布特征,与非结石患者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与非结石患者人群ABO血型表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ABO血型 泌尿系结石 表型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临床输血的安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阳性率和特异性予以分析,选择配型合适的血液进行治疗,分析安全性。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是阳性患者6例,所占比例是5.7%(P<0.05);鉴定结果显示,MNS血型的比例是16.7%,RH血型的比例是83.35%(P<0.05)。结论 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已有输血史、妊娠患者和反复输血者,能够帮助选择和患者彼此配合的血液,能够有效降低或防止溶血反应的出现,保证输血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输血患者 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 安全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綦江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的资料库,以保障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及时和有效。通过使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对献血者进行ABO和Rh血型系统检查,并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进一步采用3个不同克隆株的IgM+IgG抗-D试剂,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IAT) 筛选部分D和弱D,对IAT阴性的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型血液。研究结果显示,在綦江地区,约10%-30%的初筛RhD阴性个体实际具有Del表型。建立的资料库为临床上RhD阴性患者的安全输血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有助于避免因不兼容血液输注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綦江地区 RhD阴性 献血人群 血型血清学 Del型 资料库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綦江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的资料库,以保障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及时和有效。通过使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对献血者进行ABO和Rh血型系统检查,并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进一步采用3个不同克隆株的IgM+IgG抗-D试剂,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IAT) 筛选部分D和弱D,对IAT阴性的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型血液。研究结果显示,在綦江地区,约10%-30%的初筛RhD阴性个体实际具有Del表型。建立的资料库为临床上RhD阴性患者的安全输血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有助于避免因不兼容血液输注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綦江地区 RhD阴性 献血人群 血型血清学 Del型 资料库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红细胞磁化技术用于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中 的应用 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 -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198 份献血者标本,在血型仪上用红细胞磁化技术检测 ABO、 R H(D)血型,并对其中的 182 份标本加测不规则抗体,分析本次 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 198 份血液样本中,异常 14 份,异常率为 7.07% ;一次性正确判读率为 92.93% ;其中正反不符 3 份, “ O” 细胞凝 4 份,正反不符“ O” 凝 2 份,仪器判断有疑问 1 份,纠正初筛血型错误中 ABO 3 份、R H(D)1 份。 182 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中检测出 5 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 2.75% 。其中男性 3 例,阳性率为 1.65% ,女性 2 例,阳性率为 1.10% 。 结论 在常规血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应用 基于红细胞磁化技术的血型仪,具 有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结果准确及可追溯等特点。

  • 标签: 红细胞磁化技术 血型检测 不规则抗体 献血者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孕妇血型不合及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合肥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期间产科的90例RhD阴性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90例RhD阳性孕妇作对照。结果RhD阴性孕妇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产次及抗体效价增加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hD阴性妇女孕前应进行宣教,孕后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无效妊娠。孕期应定期监测抗体效价,结合胎儿B超检查可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积极治疗可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RH阴性血型 抗RhD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GPA)是体细胞突变研究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为了了解射线作用与GPA突变的效应关系。采用GPA突变分析技术对3例钴源意外受照个体外周血红细胞GPA变异频率进行了检测,经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进行进行算,这3例个体受照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5,2.9和1.9Gy,所测GPA变异细胞频率分别是正常对照个体均值的3.9,4.3和4.1倍,提示射线所致GPA变异细胞频率增高效应,受照个体外周血中长期持续民存在的GPA变异细胞,来源于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射线诱变效应的永久性标志。

  • 标签: 红细胞 血型糖蛋白A 变异频率 ^60CO照射 辐射损伤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最终ABO血型确认鉴定,并和初筛血型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血型初筛鉴定的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方法对安阳市中心血站2012-2014年采集的19031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将初筛和最终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310份血液标本中血型初筛错误571例,占0.30%(571/190310);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439例,占76.88%(439/571);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132例,占23.12%(132/571);每年1、7、8月份和其他月份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x22=80.86、56.18、56.63,P〈0.05;团体与非团体献血的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2012年x2=30.02,2013年x2=18.09,2014年X2.110.75,P〈0.05。结论ABO血型初筛鉴定影响因素多,人为因素为首要因素,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鉴定有影响。应严格规范操作,改善采血环境,团体或集中采血时应增加人员数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同时强化各环节质量管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保证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

  • 标签: 无偿献血 ABO 初筛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配血不合的患者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方法及有临床意义抗体的特异性鉴定,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临床申请用/备血的患者常规进行3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抗体筛选阳性/配血不合的患者加做自身对照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选择抗体特异性鉴定方法。结果1835例患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7例,阳性检出率0.93%;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中单纯自身抗体4例(23.5%);自身抗体+同种抗体2例(11.8%);单纯同种抗体11例(64.7%)。检出的同种抗体中抗-E9例,抗-D2例,抗-M2例,抗-Lea2例,抗-A1、抗-Fyb、抗-Ec各1例。结论做好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特异性鉴定对安全有效输血非常关键,结合自身对照试验,有助于甄别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和单纯同种抗体的情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