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析妊娠期心电图(ECG)ST-T变化的临床特征,辨析其可能的病因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120例妊娠期女性心电图数据,并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对比组选择了非孕期女性心电图数据作为对照,以确定妊娠期心电图ST-T变化的特征。结果:在研究期间,我们观察到妊娠期女性心电图ST-T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约60%的妊娠期女性表现出ST段抬高,30%的妊娠期女性表现出ST段压低,10%的妊娠期女性表现出T波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妊娠期心电图ST-T变化常见且广泛。尽管这种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仍需警惕一些疾病的可能存在。因此,在评估妊娠期女性的心脏健康时,应综合考虑心电图ST-T变化及其他相关临床表现,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潜在疾病。
简介:摘要:伴随着嵌合抗原受体( CAR) 修饰的T 细胞,即CAR-T 细胞治疗策略进入人们的研究方向,它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免疫治疗的新策略。CAR-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在体外对T细胞的改造,增加一种能够特异性的识别肿瘤抗原的CAR,以此提高对肿瘤的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这种免疫细胞疗法具有靶向性好,杀伤力强的优点,它还能使T细胞不依赖MHC分子进行有效的活化和增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免疫杀伤新策略。本文将对CAR的构成,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和CAR-T细胞的制备方面进行介绍,并着重概述近几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3H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3H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3H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儿依从和家属满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5例CHD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CHD心律失常符合率90.53%(86/95)高于常规心电图74.74%(71/95),有统计学差异(P<0.05);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占比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CHD心律失常患者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满意,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在诊断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联合组,48例,采用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一组为常规组,48例,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Hcy水平和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高(P<0.05)。治疗前两组Hcy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常规组显著低(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常规组显著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H型高血压采用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可提升疗效和改善预后,同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医院时的感染控制策略,从而防范流感的医源性传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医院所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及疑似患者,并在诊断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以及防护措施。结果该医院所收治的86例确诊和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未发生院内感染,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也无感染病例产生。结论加强对患者的消毒和隔离、及时制定出应急预案的方案、监督并落实医院感染的控制力度,使得甲型H1N1流感患者能够得到成功治疗以及院感控制的强有力保证。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研究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慢性肺心病中应用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接诊收治的 50 例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实施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 对 50 例患者实施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率失常患者 40 例,占比 80.0% ;常规心电图监测发现 20 例,占比 56.0% ,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 研究对象中 25 例患者在持续吸氧 24h 后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表明出现 9 例心律失常,占比 36.0% , PaO 2 均值为 10.35kPa , PaCO 2 均值为 6.60kPa ,间歇性吸氧或非吸氧条件下,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显示合并心率失常 23 例,占比 92.0% ( P<0.05)。 结论: 慢性肺心病中应用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提升检出率,明确肺心病诱发因素,充足供氧对 慢性肺心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Campath-1H诱导在小肠移植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采用Campath-1H静脉注射诱导,术后予以FK506加MMF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Campath-1H诱导后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经提升白细胞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后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早期,患者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严重感染症状,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Campath-1H术中诱导.术后小剂量FK506加MMF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可有效控制小肠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GVHD的发生。
简介:目的:研究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分别应用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监测的情况下,常规的心电图监测确诊有58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58%;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有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96%;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准确,且患者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早二联律、三联律、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短阵房速、窦房的传导受阻、束支的传导受阻以及房室的传导受阻检出率皆比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高,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监测敏感性较好,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尽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以实验室研究的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其发展规律。综合实际临床实验以及实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干预手段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9年1月14日——2020年12月14日在我处进行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比结果总结分析老年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导致其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以上68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性老年H型高血压共33例,占比48.53%。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5例,占比51.47%。实验组组临床表现以乏力、胸痛、心悸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升高,颈动脉斑块常多发,且分叉处斑块较多。斑块类型尤以低、中等回声为主。经过回归线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以及饮酒史、生活史、均是导致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以乏力、胸痛、心悸为主。实验室结果显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会加重了血管外周阻力,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血小板凝结,进一步提高血压。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二科,北京 201618)[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H型髋关节防脱位翻身垫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在临床护理相关实践中已获得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是选取自2018年12月至到了2021年12月经本院骨科收治60例行手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考察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将60例成功手术患者被依次分组设随机分组顺序为手术对照组和手术试验组,对照组使用棉被、枕头、梯形垫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均使用H型防脱位翻身垫作干预性护理,每一组试验各30例,观察两组应用效果。观察对比及差异比较考察了这两组患者中的VTE患者的关节骨折脱位发生率、关节骨折半脱位率及关节骨压疮发生率,患者进行翻身活动时需要人员数,患者使用后的满意度等。通过对比,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的比较有了很显著性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以及叶酸片,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用药方案为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Hcy水平均更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88%,较对照组的19.51%相比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叶酸片联用能够发挥降压、降Hcy作用,较单用依那普利相比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简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复发和难治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手术、放疗、化疗和姑息治疗等作为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模式,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因肿瘤不治而死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是表达CD20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在利妥昔单抗问世之后,其治愈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仍然有近20%-40%患者因复发和难治而去世.近5年来,随着可特异性识别B细胞表面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的发展,尤其是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针对复发和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CAR-T细胞免疫治疗便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和临床学家的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家医疗机构纷纷注册和开展了针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就CD19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发展历史,在前进行中的主要的临床试验和已经证实的主要潜在不良反应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