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发心房颤动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预后,包括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398例。根据有无心房颤动,分为无房颤组(A组,273例,68.6%),并发房颤组(B组,125例,31.4%)。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患者药物服用情况。结果PCI术后患者中,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与无心房颤动的患者相比较,随访期间合并房颤组MACCE发生率较无房颤组有增高趋势(21.19%12.35%),主要为全因死亡率较高(5.9%1.6%,P<0.001),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相当。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并发房颤(HR2.55,95%CI1.05~6.15,P=0.038)、年龄(HR1.05,95%CI1.03~1.08,P<0.001)、肌酐水平(HR3.62,95%CI2.19~5.99,P<0.001)均为总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患者中,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与无心房颤动的患者相比较,合并房颤组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房颤组;合并房颤组的MACCE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并发心房颤动、高龄、肌酐水平升高均为PCI术后总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心房颤动,PCI 术后,相关性,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冠心病规范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比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措施可更好地实现治疗老年急性心梗的目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梗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心脏PCI手术患者116例,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PDCA循环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指标(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护理表格书写、介入护理等)、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CROQ-PTCA-Post)评分变化、患者依从率情况(服药、健康饮食、定期复查及康复锻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3.45%)与对照组患者(15.52%)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次下床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护理表格书写、介入护理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CROQ-PTCA-Po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评分均提升,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服药、健康饮食、定期复查及康复锻炼等)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PCI患者术后应用多学科合作联合PDCA循环模式护理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率降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均显著提升,患者恢复好,认可程度高。

  • 标签: 心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DCA模式 多学科合作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行重组人尿激酶元静脉溶栓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抗凝(普通肝素)、调脂(阿托伐他汀钙)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缓解率高,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TIMI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出血状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血率更低,且无颅内出血发生,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选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使堵塞的冠脉血管迅速有效开通,胸痛迅速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住院期间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下降,近远期预后良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行重组人尿激酶元静脉溶栓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抗凝(普通肝素)、调脂(阿托伐他汀钙)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缓解率高,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TIMI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出血状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血率更低,且无颅内出血发生,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选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使堵塞的冠脉血管迅速有效开通,胸痛迅速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住院期间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下降,近远期预后良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对冠心病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治疗时,施以冠状动脉介入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 2023年11月两年期间在我院就诊,冠心病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人数560人,随机数字法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提高(P<0.05),心功能指标改善(P<0.05)。结论:对冠心病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治疗时,施以冠状动脉介入是有效果和价值的。

  • 标签: 冠心病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1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 92例与对照组 9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对比两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7 %,对照组为 15.22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提高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1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 92例与对照组 9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对比两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7 %,对照组为 15.22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提高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住院患者 372例,按数据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 186例。干预组由责任护士针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 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实施了系统的术前准备、严密有效的中监测、精心的术后宣教及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21.5%,对照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41.9%。结论 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 整体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不适,降低了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桡动脉途径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h肌钙蛋白Ⅰ和CK-MB;术前,术后即刻,6h,24h的内皮素水平.观察6~10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35.30%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Ⅰ和CK-MB正常的病例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6~10个月随访中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肌钙蛋白Ⅰ升高组中再发心肌缺血均出现在肌钙蛋白Ⅰ峰值大于该组平均峰值者.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有关.术后即刻血浆内皮素升高,术后6h升高更明显,术后24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并不少见.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和中期随访中心脏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术后肌钙蛋白Ⅰ较大幅度升高和住院期间再发心肌缺血有关.球囊扩张总时间较长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出现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Ⅰ升高.PTCA和/或支架术后内皮素普遍升高,术后24h应预防冠脉痉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肌钙蛋白I PTCA 内皮素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的操作技巧及其相关的风险评估。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作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其操作技巧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同时,手术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介绍了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然后详细阐述了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并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对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操作技巧 风险评估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发病后采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措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在发病12小时后实施开通血管治疗,观察组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血管治疗,比较左心功能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左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血管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均属心内科常见危重疾病,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及时开通梗死部位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对介入患者而言,极易因疾病、手术本身而产生严重焦虑情绪,部分患者可因护理不当而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因此,应在介入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纳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质量,减轻焦虑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经皮冠动脉,焦虑,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术后维持剂量为90mg,每12h服药1次,维持治疗12个月)和对照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为300mg,维持剂量为75mg,2次/d,维持治疗12个月)。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小板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P2Y12反应单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心源性猝死、轻微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PCI术后ACS患者炎症反应及血小板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炎症因子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120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SAS)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其焦虑自评(SAS)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SAS)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效果观察
  • 作者: 李秋月黄天熠常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李秋月黄天熠常芸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6通讯作者:黄天熠(1975-),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作者简介:李秋月(1985-),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护士南京市卫生局一般性课题:课题编号YKK13109
  • 简介:摘要水化治疗是目前唯一普遍接受的预防CIN的措施,多采用静脉补液或口服水化的方法,但是对于口服水化最佳的剂量、持续的时间等仍没有确切的答案,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的口服水化方法及护理进行综述.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口服水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5-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