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为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儿发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等维度进行分析,解释患儿的临床特征。同时对患儿的治疗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疾病治疗结局。结果 患儿的临床特征显示:存在发热的患儿48例,存在咳嗽的患儿53例,肺部干湿啰音患儿49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升高患儿41例,白细胞正常患儿15例,白细胞降低患儿4例;C-反应蛋白升高患儿53例,正常患儿7例。患儿影像学X线片显示间质浸润性29例;支气管肺炎性22例,节段或大叶实变型9例。入组的60例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7d后,56例患儿病情显著好转,体温复常,咳嗽基本消失,其中41例患儿胸部X线片无肺部阴影;在治疗14d后,58例患儿完全康复,2例患儿仍需治疗。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需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进行确诊。大部分患儿在科学治疗后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为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儿发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等维度进行分析,解释患儿的临床特征。同时对患儿的治疗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疾病治疗结局。结果 患儿的临床特征显示:存在发热的患儿48例,存在咳嗽的患儿53例,肺部干湿啰音患儿49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升高患儿41例,白细胞正常患儿15例,白细胞降低患儿4例;C-反应蛋白升高患儿53例,正常患儿7例。患儿影像学X线片显示间质浸润性29例;支气管肺炎性22例,节段或大叶实变型9例。入组的60例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7d后,56例患儿病情显著好转,体温复常,咳嗽基本消失,其中41例患儿胸部X线片无肺部阴影;在治疗14d后,58例患儿完全康复,2例患儿仍需治疗。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需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进行确诊。大部分患儿在科学治疗后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在小儿食积发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2019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所有小儿食积发热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共50例,均接受西医治疗,试验组共50例,均接受中医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治疗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试验组明显更短(P<0.05);两组动脉血气值对比,pH无明显差异,其余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在儿食积发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我院西药房妇产科外用药在2018年至2020年的用药使用频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自身所拥有的金额及费用进行综合性的探究,进而为临床的应用及相应的管理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 18年至2020年需要妇产科外用药物的处方进行详细的探究,并且对整体妇产外用药所拥有的金额及不同药理作用之下,药物金额及数量进行综合性的计算。结果:在此次研究中与2018年相比,2019年所拥有的药物金额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而2019年与2020年相比,相应的药物金额同样相对较高。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主要为抗真菌类药物以及相应的抗菌类药物。结论:在西药房妇女外用药的应用过程中,抗真菌以及抗菌类药物是较为常用的药物,需要提高相应的用药合理性,避免出现药物滥用的实际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 40例作为观察组,再将我院同期收治的病毒感染患儿 4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儿均采取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并分析两组的检验情况。结果 从白细胞计数( WBC)以及 CRP浓度水平上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对比结果为(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阳性率上对比,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血常规检验阳性率以及 C反应蛋白检验阳性率,差异显著( p<0.05);而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与 C反应蛋白检验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可提高小儿细菌感染以及小儿病毒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等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于 2016年 3月份至 2018年 3月份本院收治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共 36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结果:在 368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有 63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 17.12%。通过对 6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出 86株细菌。影响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肾病、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肿瘤相关肾病、贫血、痛风性肾病因素有直接关系,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等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概率,加大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具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