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血小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0例,平均分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以及人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的实验室与心脏功能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强化抗血小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可提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员血小板参数PL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PL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异常提示其机体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紊乱,这种凝血功能的异常对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于乳腺癌患者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偶发性MCH、MCHC升高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抽查7例MCH、MCHC结果均升高中的1例与XN-9000进行比对,用WS/T406-2012中仪器间的比对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除WBC、Hb、MCV三项比对合格外,其余RBC、Hct、MCH、MCHC、PLT均未比对合格。结论MCH、MCHC结果升高的7例标本初次检测中的RBC、Hct、MCH、MCHC、PLT结果均不可靠,对于全血细胞计数中成批出现某两项值升高时应警惕,及时用相同检测系统不同仪器进行比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筛选2014年09月—2016年03月我院救治的7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8例,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a、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均下降突出,且分析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其中分析组的尿素氮由治疗前(25.97±12.16)umol/L下降到(10.23±5.07)umol/L,分析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疗法可提升患者救治效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收治的82例OSAS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健康的老年男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RBC、RDW、Hct、PLT、PDW、MPV水平。结果RBC对照组低于其他三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Hct中、重度组高于其他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四组RBW、PDW、MPV水平依次升高,重度组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改变对预防OSAS患者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科54例患有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化疗结束骨髓抑制期仅给予预防出血、输注血小板的为对照组;化疗结束24小时开始予重组人白介素-111.5~3mg/d(40μg/kg)皮下注射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及出血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14d,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减少化疗后出血并发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患者输血前、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输血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比输血后高,且输血1天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比输血后2天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前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后低,且输血1天后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2天后高,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大量输血,患者纤维蛋白原得到溶解,稀释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应引起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总结1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并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颅内、消化道、皮肤黏膜及桡动脉穿刺点出血情况;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加强心血管事件的观察;加强桡动脉穿刺点的管理。经过8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种植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并覆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观察治疗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高于对照组77.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基础上实施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其治愈率高,且可提升治疗满意度,进而可优化围术期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价值较高,可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仪器提供的测量信息和报警信息快速甄别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提高复检准确率方法把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检测信息与正常对照组的信息作对照,找出两者存在的典型差异。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直方图和报警信息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快速检出标本是否存在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患儿不采取任何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儿为68.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使患儿的痛苦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高血压病(HD)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住院的HD肾功能损害早期患者(疾病组)以及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在贝克曼库尔特680(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α1-MG、尿RBP、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SUrea)的结果。结果疾病组检测尿α1-MG和尿RBP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mALB、SCr和SUrea结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α1-MG和尿RBP分别与mALB、SCr和SUrea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α1-MG和尿RBP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5.48%明显高于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53.23%,5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α1-MG和尿RBP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是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对HD肾损害的早期诊断、预防HD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法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仪法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干化学分析法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分析仪法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