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丹红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00例由于丹红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结果40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22例出现药物热反应,8例发热及伤口出血。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保证科学合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及性别的关系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按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一针成功率、疼痛感受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对调查结果及呈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不良静脉穿刺献血者的因素占68.59%(114/166)、采血者的因素占20.87%(35/166)、环境因素占10.54%(17/166),其中以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差为主;2013年分别86.72%(93/107)、9.56%(10/107)及3.72%(4/107)。2012年和2013年比较,与采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献血者因素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与性别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男性献血者占不良静脉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采取4项措施后,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街头采血 不良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

  • 标签: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总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对其分析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017年在应用抗感染药物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抗感染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抗感染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致严重ADR例数最多,(75例,59.5%),其次为抗结核药物(31例,24.6%),第三为抗病毒类(20例,15.9%);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肝肾损害(109例,73.47%)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抗感染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过程隐匿,应加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对其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将得分高于130分的43例(51断指)患者归为不良组,将评分低于130分的37例(42断指)患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结果不良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为76.47%(39/51),对照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为97.62%(41/42)。可见不良组患者的成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心理直接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不良心理越严重,成活率就会越低,反之患者情绪越好,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就越高。

  • 标签: 断指再植 不良心理 影响性
  • 简介:摘要浅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护了静脉,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本次讨论通过对我国各种期刊近5年内报道的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良反应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造成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非常多,主要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占47.06%;喹诺酮类占10.59%;大环内脂类占9.41%;氨基糖苷抗生素所引起的耳部不良反应72.50%为不可逆性的。结论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引起的耳部不良反应大多数为不可逆性的,为此临床上需要慎重用此药。

  • 标签: 耳部不良反应 药源性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在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1)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例数呈上升趋势;(2)产科、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的不良事件报告例数明显比其他的科室高,其中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报告相对较高。结论医院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医院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发布预警信息,从根源上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制度坚持了非处罚性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主动发现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质量管理。

  • 标签: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痊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法为基本法则。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时使用克林霉素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具体为胃肠道反应10例、过敏反应1例、神经系统反应1例、肝功能异常1例和心血管系统病变1例,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和过敏反应较为少见,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经针对治疗后能有效改善不良反应症状。

  • 标签: 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特点,针对性采取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5年至2016年全院116例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排前3位的分别是医嘱处理错误,输液相关事件,给药错误。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违规操作,查对制度不严,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不强,观察,巡视不到位等。护士的资历与不良事件有关。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白班。结论需重视工作流程改进,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学习与培训,加强关键环节与质量控制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按输液不良反应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化输液不良反应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缓解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均在治疗后缓解、消失,无后遗症。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时间为(126.24±46.61)min,对照组为(160.54±41.36)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组间差异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综合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快速缓解不良反应情况,且患者对该护理措施较为认可,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输液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消解。方法随机从我院住院部资料库中,抽调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患者处方3567例,对其不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选定抗感染药品应用患者422例,统计分析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感染药品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脏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占不良反应情况比例为27.25%、12.09%、1.90%、22.27%、29.38%、4.03%、3.08%;分别占据总病例的3.22、1.43、0.22、2.64、3.48、0.47、0.36。从药品不良反应细则来看,药品不良反应分项、代表药物、分布规律特点受药物自身特点和患者基础病况研究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结论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征,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实施必要程度的用药监测,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抗感染药品 不良反应 规律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无关,出现不良反应频次最多的是庆大霉素、链霉素、依替米星,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皮疹等。结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WHO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表征。结果抗感染药物可能引发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而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受损器官或系统中比例较高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严格管控,对服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实施严密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就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用药老年患者中,发现104例不合理用药情况,总计有7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7%。经分析发现,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动力学改变、滥用药物、合并用药不当。经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痊愈。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用药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合理的用药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合并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化疗期间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癌化疗 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学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使用阿莫西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60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消化道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过敏,并在服用阿莫西林1~7天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在使用阿莫西林时,医护人员需掌握该药物所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药学原理,做好防治工作,合理用药,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奥硝唑胶囊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总结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旨在为临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13例采取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2例采取奥硝唑胶囊治疗的15例患者,均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9例女性,6例男性,年龄27~72岁之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用药过程中,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为主,2例患者较为严重,其中1例危及生命,另1例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13例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一般,所有患者均治愈及好转。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口服奥硝唑胶囊或者采取静脉注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科学合格安排输液顺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奥硝唑胶囊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其中住院时间在一周的22例,住院时间在两周的33例,住院时间超过一月的5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受伤程度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患者经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不良情绪程度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增加其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科患者 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