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80例,通过介入治疗总结临床的护理方案;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再通72例(90.00%),不通8例((10.00%);术后发生观察处渗血患者2例,心率变缓者1例,血压下降患者3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病症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患者恢复均比较良好。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其的优势是治疗效果好,创伤性小。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护理和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5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即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52例造影术患者有一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获得成功。护理人员熟练的护理技能,像对术后并发症出现原因和临床表现合理的预见性评估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细心监护、精心护理,使得介导成功率显著提高,病人康复速度显著增加。

  • 标签: 造影术 支架植入术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并发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2例患脑血管合并精神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与治疗情况。结果通过诊断以及相应治疗以后,5例被治愈,23例为好转,4例为无效,其治疗有效率是87.5%。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其不仅可以延缓脑血管合并精神障碍病人的病情发展,而且能够削弱其疾病症状,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血管病 精神障碍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管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患者进院,观察组由急诊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并送患者入院,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86.1%,远高于对照组的61.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血管患者的死亡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院前急诊急救 急性脑血管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48例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无大血管变患者41例设定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饮食偏甜食、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变与患者饮食控制、吸烟、低血糖发作存在相关性。结论良好饮食控制、无吸烟史、避免低血糖症状可以有效避免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变发生,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检出率。结果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8.2%),A组及B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中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联合检查缺血性脑血管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用CDFI或TCD技术或两种技术联合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确诊的15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检测,按所应用的检测技术将患者分为三组TCD单项检查42例(组1),CDFI单项检查32例(组2),CDFI+TCD联合检查76例(组3)。结果组1诊断结果异常者34例,正常者8例,诊断符合率81%;组2诊断结果异常者25例,正常者7例,诊断符合率78%;组3诊断结果异常者73例,正常者3例,诊断符合率96%。结论CDFI和TCD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经颅多普勒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脂质代谢、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相关性,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导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所有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验工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所得结果给予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均给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知,研究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达85.00%,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仅为10.00%,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关系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莫三嗪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血管继发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68例脑血管继发癫痫病人,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卡马西平片进行医治,研究组加服拉莫三嗪片,比较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继发癫痫病人选择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医治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病 继发癫痫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和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法(ELISA)同步检测50例老年期痴呆症患者〔Alzheimer(AD)和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0例老年健康人血清MB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血清中MBP>9μg/L,其症状均较重。结论血清MBP检测有助于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自身抗体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脑血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是现在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文章的研究目的是调查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方法是收集临床医学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调查其使用率,并对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缺血性脑血管应因病制宜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些病例则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结论是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 标签: 抗血小板药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脑血管患者应用血栓弹力图对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188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分别为94例患者。单一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采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观察并比对单一组和联合组的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结果联合组的阿司匹林途径抑制率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68.12±8.25)%优于单一组(52.42±6.8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脑血管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适当调整治疗计划和方案,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血管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并与种族相关。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已发现多种与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的基因多态,本文就近几年研究热门的几种与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基因多态性 分子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因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实施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非常确切,配合系统护理措施的落实能够巩固疗效,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血管病 顽固性呃逆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缺血性脑血管60例,治疗组35人,对照组25人。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200mg/日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日;对照组仅给予注射用血塞通200mg/日。治疗两周,并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比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对缺血性脑血管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奥扎格雷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是否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血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乌海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的急性脑血管患者46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对照组,每组23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第1天和第7天呼吸肌肌力指标(MIP、Pdimax)。结果与机械通气第1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第7天MIP、Pdimax均有升高(P<0.05);与静脉营养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组机械通气第7天呼吸肌肌力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对急性脑血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肌力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脑血管病 机械通气 呼吸肌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脑梗死(CI)病患者40例,脑出血(CH)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例,对照组42例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HCY升高可能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检测患者血清HCY对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血管病 同型半胱氨酸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TOF-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变的各自优势。方法对25例疑似脑血管变患者,进行TOF-MRA和3DCE-MR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5例中,有2例患者未能配合作TOF-MRA检查,而只做了3DCE-MRA检查,其余病例TOF-MRA检出率略高于3DCE-MRA。结论T0F-MRA对脑血管变的显示优于3DCE-MR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脑血管变的方法;而3DCE-MRA检查耗时短,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有着独特优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障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例老年脑血管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补钠及对症治疗,3~4d后血钠水平恢复正常;4例SIADH患者经限水等治疗5~12d后血钠恢复正常;8例CSWS患经补充血容量、补钠、激素应用等治疗7~15d后,7例血钠恢复正常,1例因原发脑血管疾病加重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急性期低钠血症临床并不少见,及早发现、正确处理是救治成功之关键,可有效减少低钠血症损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血管病 老年人 急性期 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