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关系,并用门冬胰岛素进行了干预。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30例成人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PN、FINS、FPG、TG、TC;对门冬胰岛素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的APN、FPG、FINS、TG、TC水平变化进行了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N与FINS呈正相关,与FPG呈负相关。门冬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有重要影响(P<0.01)。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61例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了解梅毒流行趋势变化,以便更好地防治本病。方法回顾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来361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及职业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梅毒特点(1)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59.83%;(2)职业分布状况中,以农民、待业者最多,分别占31.02%和16.34%。结论(1)潜伏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二期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预示梅毒的流行病趋势向潜伏梅毒方向发展。(2)性活跃年龄段及低层次社会闲散人群性病发病率始终保持高峰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60例)和未病变组(4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病变组和未病变组的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未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其与两组均明显较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治疗后其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病变组和病变组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显著正向相关性(r=0.531,P<0.05)。结论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等水平变化差异十分明显,且血清离子钙与血清维生素D之间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H)患者的血脂变化和胰岛素抵抗。材料与方法选取5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选取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匹配,检测空腹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4(FT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FBG)、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TC和LDL-C、FINS均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的HOMA-IR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减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及高胰岛素血症,在临床上需加强对亚临床甲减的诊断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将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应用于产后出血产妇中,观察和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用药不同区分和研究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入院且治疗的80例产后出血产妇数据,缩宫素治疗予以参照组产妇(n=40),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予以实验组产妇(n=40),关注及研究2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并发症合计数值。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低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合计数值低于参照组产妇数据。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中采取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方法展示较优的效果,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呈现一定的使用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近两年到我院治疗的12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常规脑梗死治疗标准进行用药,观察组增加高压氧治疗,连续施治2周后,评估两组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施治后的NIHSS、MBI评分各为(5.17±3.20)分和(70.31±15.84)分,相比对照组的(8.45±3.88)分和(58.33±12.55)分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的血清CRP指标值对比相仿(P>0.05),经施治后均出现下降,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普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8例初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hs-CRP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5.22±7.01)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30.3±70.2)u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6.35±4.12)u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cTnI、Mb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所舒血宁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甲钴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有效率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针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血脂治疗,并予以甲钴胺0.5mg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针20ml静滴,1次/天,连用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或P<0.01),且观察组增快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红针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u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α-硫辛酸600mg/d,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变化以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氧化应激,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15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在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饮食干预、健康宣教、活动锻炼等干预或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患者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并进行TSS评分,同时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病人肝肾功、凝血功能、血常规等,评估药物是否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MNCV及SNCV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T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也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血糖控制等基础治疗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应用α-硫辛酸、甲钴胺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