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雷替曲塞在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初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6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初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治疗,治疗组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癌性肠梗阻症状改善情况、肠道通畅维持时间、中位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癌性肠梗阻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肠道通畅维持时间、中位总生存期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雷替曲塞对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初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癌性肠梗阻症状,同时其还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肝癌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寻找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66例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干预组(n=33),对照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度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干预组还有皮疹、血压升高等情况,但均经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病人可耐受,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晚期肝癌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的重度心力衰竭(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包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可地尔和左卡尼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入院时和治疗7天后均测定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8%;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左卡尼汀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改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尼美舒利不良反应报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有关尼美舒利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其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保证安全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波依定,以观察其降压效果及远期效果(心脑血管病变情况),如血压未达标,则病情依次加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L)。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ARB)及β受体阻滞剂(BB)。结果治疗一年后显示波依定降压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除踝部水肿外未见其它不适。结论波依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较少不良反应及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基层医院参考使用。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69例和常规治疗组69例,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14天。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后14天ES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14天后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且早期用药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2015年6月—2017年3月本院住院脑出血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提升(P<0.05),而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55%>80.64%)和ADL评分(72.95±8.64)分>(65.82±6.87)分相对更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4.49±1.02)分<(6.62±1.0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应用依达拉奉作为治疗药物,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着明显疗效及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尼美舒利的处方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0份含有尼美舒利药品的处方进行其合理性分析,并加以评价。结果500份处方中14岁以下患儿200例,占比40%,其中尼美舒利最常用适应证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所占比例为90.6%,其次为发热病因待查,所占比例为9.4%;14岁以上患者共300例,占比60%,其中尼美舒利最常用的适应证为各种软组织风湿病,慢性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所占比例约为51.2%,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发热,所占比例为20.0%,以及急性创伤、手术后疼痛,所占比例为11.9%。500份处方中,部分处方在尼美舒利的适应证、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在开具处方之前,应当合理评估尼美舒利的危险/效益比,并规范处方行为,做到合理用药,以期减少尼美舒利在临床应用中的用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低27.2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瑞替普酶安全性明显高于阿替普酶,可优先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达拉奉作用于早期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静点,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2周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及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应用于早期进展性脑卒中有非常明显疗效且药效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4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组比较,利用依达拉奉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利用常规方法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就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临床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