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热感糖浆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78例(小剂量组)口服热感糖浆+热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含热感糖浆20mL);B组76例(大剂量组)口服热感糖浆30mL/次;C组79例(安慰剂组)口服热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每日4次,疗程为5d。结果A组和B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体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上明显优于C组,其中B组在咽痛单项症状消失率、体温累积起效率、解热率等方面优于A组,在体温低于38℃时A,B组解热时间明显优于C组。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热感糖浆是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的药物。
简介: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对风痰阻络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脑卒中风痰阻络型患者70例,其中女21例,男49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加以瓜蒌皮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进行评价,并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同时进行疗效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ET-1、ADL、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除ADL评分外,治疗组的ET-1、CSS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对改善风痰阻络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比较古籍中风温病与冬温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温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温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温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温常用方。冬温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温的要方。结论:温病古籍中风温与冬温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温病位较风温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温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温则以清里热为主。
简介: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组间比较,(x2=4.549,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x2=0.277,P〉0.05),对照组复发例数为,复发率为,观察组复发例数为,复发率为,组间比较(X2=4.252,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