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50例患者,每位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50例患者中有 46例患者经过 1次手术完成视网膜复位; 50例患者中 45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占 90%;有 5例患者未得到视力改善,占 10%。 50例患者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患者有 6例,占 12%;采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患者眼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出现 7例玻璃体浑浊,占 14%;患者均为轻度,未经处理患者逐步得到好转。结论: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发数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RB患者76例76眼,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对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RB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7%,有不同程度强回声钙斑92.11%,多为不规则或充满玻璃体形态,声影明显。基底部宽、高度以不规则形最大,半球形最小,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RB具有比较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86例于2019年7月至12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眼底激光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4;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眼底激光治疗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小恢复时间,便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脂水平检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1组,选择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2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血脂水平检测,比较三组受检者血脂水平。结果:三组检查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C、TG、LDL-C水平比较观察组最高,HDL-C水平比较观察组最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实施血脂水平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能明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 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合理科学使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研究观察其临床合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一年内(即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所医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研究样本例数为15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准则(常规护理模式,75例)与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模式,75例),研究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较之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模式)患者经过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各方面(如身体机能等)分数均更高(P<0.05);视力变化总有效率(98.67%Vs88.00%)更高(P<0.05);干预后其心理状态(干预后的SDS与SAS评分均更低)更加良好(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视力与心理状态的同时,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评估了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诊断视网膜脱离方面的准确性、效率及其优势。结果显示,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扩大视野范围,清晰展现病变细节,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提升诊断效率。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应用价值。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和图像解读的主观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总体而言,超广角眼底成像为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B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A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上,两种治疗方式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虽然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且出血量较大,但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为此,在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要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接受宫颈环电切术(LEEP)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经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87%>82.05%)、手术时间(32.19±5.85)ml>(11.24±2.70)ml以及术中出血量(43.52±5.94)ml>(9.25±1.26)ml相对更高(P<0.05),而复发率(7.69%<23.07%)和HPV感染率(10.26%<30.77%)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做出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活检和宫颈LEEP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