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其药物治疗首要目的是通过免疫抑制减少自身抗体的合成。目前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enous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疗法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寻常型天疱疮一线治疗药物,合理选择治疗起始剂量及规律减药是治疗关键;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国内一般首选硫唑嘌呤及环磷酰胺,个别患者可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控制;IVIG可作为顽固性寻常型天疱疮的二线用药,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抵抗的活动性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生物制剂,已投入临床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必须警惕其并发感染的风险;血浆置换疗法可快速降低自身抗体水平,用来治疗病情危急的患者。
简介:目的掌握东莞地区HIV/AIDS流行现状,了解东莞地区HIV/AIDS流行规律,为制订艾滋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962人(男6867人,女4095人),其中,出入境人员4451人、献血(浆)人员1198人、性病门诊392例、吸毒人员560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包括桑拿按摩技师、发廊按摩小姐、卡拉OK小姐)1334人、普通门诊病人2394人、普通人群633人,采用ELISA法和免疫层析法进行HIV抗体检测的初筛;采用蛋白印迹法进行HIV抗体检测的确认试验.结果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共查出HIV感染者23人,其中男16人,女7人,HIV检出率为2.1%;男女性别比例为2.3:1;年龄最大35岁,最小16岁,多见于20-29岁;HIV感染人群中吸毒者居第一位,占87.0%;以静脉吸毒导致艾滋病传播为主要途径,其次为性接触传播.结论东莞口岸地区目前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及境外人员中发现,吸毒人员是本地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以静脉吸毒导致艾滋病传播为主要途径.
简介:目的分析涉外婚姻婚前检查结果,为进一步加强涉外婚姻保健指导咨询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提高生活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积累资料.方法询问婚检双方的个人史、既往史、家族遗传病史;临床检查:五官科、内科、外科、外生殖器检查;X光和心电图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HIV抗体检测、梅毒检测和HBsAg检测.结果对新疆地区1995-2001年涉外婚姻共计832人进行了体检检测.被检境内人员来自本地区,境外人员则以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日本居多;年龄最大70岁,最小21岁;体检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31例,梅毒感染者1例,未检出艾滋病.心电图异常44例、聋哑4例.结论要加强涉外婚姻保健指导咨询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提高生活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彝族地区疫情防控难问题,探讨适合彝族地区有效防控策略。方法:预检分诊关口前移,把好入院第一关,选派彝族护士承担预检分诊工作,彝汉双语“小喇叭”宣传,多举措、全方位搞好医院感染控制。结果:有效控制了入院探视人员,提高了彝族同胞疫情防控意识,无疫情发生。结论:严把预检分诊第一关,减少无关人员进入医院,减少了病区陪伴人数,彝汉双语“小喇叭”宣传,让彝族人听懂防控要求,避免聚集、扎堆现象,提高了防范意识,有效保护了患者与家属的生命安全。
简介:目的评价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浙北地区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同时选择条件相似的2个社区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在城市和农村干预、对照社区均随机抽取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而城市干预社区居民则无明显提高。城市干预社区居民饮酒率下降,测量血压的比例升高(P〈0.05);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形成了定期更换牙刷以及刀和菜板生熟分开的行为习惯(P〈0.05)。结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责任医师实施综合性干预,是城乡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