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肱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肘内翻及肘关节屈伸障碍为最常见的后遗症。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此骨折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因而可致肘部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虽临床上可通过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使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病例由于复位后的不稳定或手法复位失败,需行尺骨鹰嘴牵引术来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尺骨鹰嘴牵引治疗 尺骨鹰嘴牵引术 护理 肘部骨折 神经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骨折患者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骨折程度分为3种类型,Ⅰ型采用石膏固定法,Ⅱ、Ⅲ型选择复位或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治疗后随访获10~32个月,根据术后患者损伤部位功能评测情况显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及治疗方法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骨折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 标签: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内固定方式,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对78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骨折,均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保留肱三头肌,桡侧截骨、骨折复位,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关节功能优76例,良2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发生。结论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骨折采用保留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切口桡侧截骨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保留肱三头肌 桡侧截骨 张力带固定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髌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髌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针对髌骨骨折患者食用张力带钢丝固定、钢丝环扎固定,股骨骨折使用松质螺丝钉或者是克氏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优水平的有8例,治疗达到良的有3例,治疗效果合格的有1例,治疗效果差的有1例,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84.6%。结论临床治疗髌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的时候,在经过X线片照射后,对可疑患者实行CT进行确诊,在治疗中应当重视解剖复位与固定效果,尽可能保持髌骨下弧与膝关节外侧口相互结合。

  • 标签: 髌骨骨折 股骨外踝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肱骨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指标。结果小针刀治疗组40例经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00%有效;电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7.5%。结论本疗法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松解术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活血消肿方结合西医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肱骨骨折采用牢固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给予中药活血消肿方辅助治疗。结果17例病人获得随访6-33个月,按改良G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1例,良5例,差1例。结论应用中药活血消肿方结合西医治疗肱骨骨折,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中药活血消肿方 肱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骨折行肘前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9例肱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肘后入路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肘前入路微创小切口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HSS评分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HSS评分(47.58±1.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2.42±4.65)分(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骨骨折患者行肘前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前入路 微创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7例肱骨骨折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肱骨骨折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无一例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畸形愈合、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过骨折端克氏针治疗肱骨骨折优、缺点。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肱骨骨折患儿36例,男28例,女8例,10~12岁25例,6~9岁11例,伸展型28例,屈曲型8例,损伤原因25例为玩滑板摔伤,11例为骑自行车摔伤。分型为21例为伸展型骨折,15例为屈曲型骨折。结果36例无一例发生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术后石膏固定6周,10-12周拔掉克氏针,行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功能评定,伸展型,屈曲型均为优。随访患者无一例发生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及肘内外翻以及神经损伤并发症,肘关节外型良好。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肱骨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儿童伸展、屈曲型骨折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克氏针 肘关节骨折 闭合复位 C臂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13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骨折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4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7例,Ⅲ型18例,Ⅳ型5例。结果术后30例骨折复位满意,2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30例获得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2.8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6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0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骨折的较为有较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小儿肱骨骨折患儿行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肱骨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72.0%,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肱骨骨折患儿行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优良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对肱骨骨折的儿童提供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自2022年2月-2023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骨折患儿中挑选80例患儿参与研究,随机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总满意率都更高(P<0.05)。结论 对肱骨骨折的儿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推动患儿肘关节功能的康复。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对Ⅱ型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80例Ⅱ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分为中医组和手术组,各有40例。中医组进行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手术组进行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解除固定时两组患者的B角、C角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位后摄片时相比,解除固定时两组患者的B角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的肘内翻发生率与中医组相比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骨折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在维持骨折端复位及减少肘内翻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 闭合穿针内固定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预后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肱骨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择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7.1±5.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7.3±7.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折新疗法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结合疼痛治疗仪治疗肱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诊的肱骨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07——2023.10期间纳入对象,筛选共计66名。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命名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3名。常规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给予穴位注射+疼痛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近,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比较P<0.05;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比较P<0.05。结论:肱骨炎患者利用穴位注射结合疼痛治疗仪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消除疼痛感,建议应用。

  • 标签: 肱骨外上髁炎 穴位注射 疼痛治疗仪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