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探索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及其核心要素,以"族际冲突"为激发词,采用词汇联想测试对220名大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反应,然后应用可视化网络图、K-核解析的复杂网络分析技术解析激发词汇网络结构,并比较了彝汉两民族的表征差异。结果表明:"族际冲突"社会表征是一个以"战争"和"打架"为中心内核组织起来的5-核多层复杂网络,其整体意义产生于"矛盾、战争、斗争、冲突、和平、民族、团结、种族歧视、和谐、打架、歧视、文化、流血、利益"14个中心核元素及其关联性。除了两族有着相似的整体网络特征外,彝族被试主要使用因果论思维,强调"民族"元素,表征为以"死亡(纠纷)→打架(内乱)→战争(矛盾)"为核心轴的层级模型。汉族使用目的论思维,强调"流血"元素,以"语言(分争)→利益(打斗)→战争(和谐)"为分类主轴进行社会表征。结论认为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是一个多层级网络结构,存在民族差异。
简介:哲学与个别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在海德格尔看来,首先,个别科学是关于某一类特定存在者的学问,但它们无法对自身的基础进行反思或质疑,而只能被动地从"形而上学之思"那里接受相关存在者的规定;其次,形而上学之思规定具体的存在者,将它们划入相应的区域,从而为个别科学奠定基础,所谓的科学革命通常产生于这一层面;然而,形而上学依然需要基础存在论为它奠基,后者追问存在的一般意义,是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考虑到存在概念的特殊性质,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需要通过此在的实存论分析,才能通达存在的一般意义。总之,在海德格尔眼中,哲学与科学之间具有一种多重且复杂的奠基关系。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1948~2013每年4月的平均高度场资料确定春季北支脊的强度指数和东、西位置指数,再结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61-2012年4月全国567个测站月温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春季北支脊的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探究。
简介: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与高技术产业网络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经济复杂网络模型。对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述,讨论其在复杂网络方面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产业组织与企业管理学意义;评述高技术产业网络的研究。认为真实世界中的企业本来就是嵌入在由大量竞争对手构成的复杂网络之中的,但经典的产业组织学与管理学理论由于缺乏处理大规模网络的方法与工具,一直没能揭示这种网络因素对产业市场结构与企业对抗行动的影响,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理论空白;另一方面,方锦清团队从网络科学角度建立的高技术产业网络的多种模型以及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简介:研究一阶主从多智能体网络的汇聚问题,基于多智能体网络群体的社会制度,提出3种汇聚策略,即民主、独裁和混合策略。假设在策略中,只有领导者知道全局任务,即汇聚到一个已知的目标点,跟随者只需要与领导者群体保持联系,从而能够到达目标点。研究发现,主从网络多智体个体在属性上可以分为目标智能体,领导者智能体,非孤立跟随者从智能体和孤立跟随者从智能体。研究结果表明民主策略容易实现所有智能体到达目标点,但移动速度较慢;在独裁策略作用下,智能体网络可以很快实现汇聚,但个别跟随者从智能体由于初始条件下感应不到环境中的领导者智能体而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引进混合策略后,即可以保证所有的智能体到达目标点而且又可以保持较快的到达速度。通过对模型和拓扑结构的分析,得出3种策略各自的特点,并以4个领导者和5个跟随者组成的主从智能体网络为例进行仿真。
简介:从思维科学和系统科学交叉发展的观点回顾人工智能半个世纪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以“物理符号系统”为假设的传统人工智能(逻辑思维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分布式人工智能(形象思维的模拟);现场人工智能(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运行环境相结合的模拟);智能体技术、人工社会研究所涌现的社会智能(社会思维和群体智慧与运行环境相结合的模拟)。钱学森于1990年发表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处理这类系统有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接着提出:我们要研究的不是智能计算机,是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信息空间综合集成研讨体系(CybespaceforWorkshopofMetasyntheticEngineering),为社会智能涌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