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世纪中叶,一辆木制的手摇纺车,叮叮咣咣降生在中原农家。造就它的,是个走乡串户的能工巧匠。这工匠也许没喝过多少墨水儿,更没什么商标意识,好像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名字或什么标记镌刻在纺车上。这辆纺车虽无名号,质地却很精良。用着轻巧顺手,出线又细又匀,绞劲儿恰到好处。嗡嗡嘤嘤转起来,眼见线穗子一圈儿一圈儿朝外胀。正因为如此,曾祖母出嫁时,指明要她心爱的纺车当做嫁妆。我没见过曾祖母。我父亲也对他奶奶印象不深。但是在我们那一带,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有个麻奶奶。曾祖母小时出天花,落下一脸白麻子。眼看着眼角长出皱纹,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得已跟了我曾祖父。据说曾祖父一表人才,却穷光蛋一个。曾祖母过门当天,就支起了她心爱的纺车。第二天,又打开梳妆匣,拿出了多年攒的体己,让曾祖父买下村头二亩猪拱地,一股脑儿栽上了果木树。白天,她拧着小脚,用瓦罐掂水,一棵一棵地浇;晚上,吱吱咛咛的纺车总是响到月亮落。她烧饭,总是用手举着柴禾,让火苗不远不近刚好燎住锅底。这是让柴禾充分燃烧,避免浪费热力。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几十年下来,他们便把二亩猪拱地翻成了几十亩田,我祖上也就...
简介:近年来,有的报刊发表关于“五·一三事件”的文章,但多有不实之处。我当时在“萧华办公室”工作,结合对此事的见闻,近来又访问了亲历此事的几位老同志,写出此文,以明真相。所谓“五·一三事件”是指1967年5月13日,在京驻军一派文艺单位在北京展览馆演出时,被另一派文艺单位冲击,并发生了武斗、伤人的情况。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简介:1929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简介:一1967年7月初,武汉的两派武斗严重升级,全国上下为之震动。7月15日,中央文革小组连夜开会。江青、陈伯达、康生、姚文元、叶群等人都主张坚决采取行动,与会的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