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董振富,1897年出生于河北省吴桥县安陵镇董庄。1916年,他带着夫人和孩子随王汝利带领的中国大马戏团到俄国演出时,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骨干演员了。他的演技很全面,单轮车、转碟、钻地圈是他的拿手戏,近台魔术和中国戏法是他的绝活,仙人摘豆等手彩功夫令同行刮目相看,在俄罗斯的吴桥艺人中他有一项独门功夫,就是独角戏(一担挑),这个节目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嘴上功夫和"唱、念、坐、打"的全面艺术修养。他表演起来连说带唱,边敲边耍,非常有趣。每次演出时,只要他一上台,观众立刻就会轰动起来。
简介:孙盛辅与武生演员赵盛璧被合称为富社的“左辅右弼(璧)”。
简介:赫哲族与那乃族是同宗同源的跨界民族,其鱼皮造型艺术具有特有的原真性和独异性,本文主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探讨了赫哲族与那乃族在分开一百多年中,鱼皮造型艺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于鱼皮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董文霞,女,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安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庆市政协委员。1963年获“安庆市---j\红旗手”称号。
简介:郑乃珖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他是当代中国画坛承前启后、风格独具的艺术大师,对中国画艺术有着突出的贡献,是福建艺术界的骄傲。近来我认真阅读了郑乃珖先生的《蔬果时鲜》系列画集,激动不已,感触很深,并对郑乃珖先生的为人与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简介:1637年,从空前成功的《熙德》到轰动文坛的论战,短短几个月,名满巴黎的高乃依沦为理论家眼中只擅修辞,却不识创作奥义的文字工匠。这次淬炼真正开启了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悲剧探索期。《西拿》问世后所获的一致认可,宣告这次古典实验的成功。高乃依从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论宽仁》一文中一个看似超越常理的典故出发,在17世纪的“法礼”框架内进行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最终成就了这出既忠于自身美学选择,又符合古典法则的理想悲剧。
简介:
简介:黄梅戏是我们安徽的主要剧种之一。这朵盛开在江淮大地上的奇葩.从孕育生成到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了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天仙配》搬上银幕声名远播海内外,黄梅戏才从小家碧玉长成了大家闺秀。我们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为了传承、丰富黄梅戏演出剧目,不久前重排了黄梅戏经典传统剧目《天仙配》。经过再次整理、改编的《天仙配》,尤其在唱腔改革方面我们向严风英大师学习,力求唱出新声。
简介:董健先生作为戏剧理论家,是中国戏剧现代化的积极而又极其勇敢的推进者。他参与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和《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两部大著,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的相当出色的叙述者,也是这个进程中的艺术成就和存在问题相当全面的总结者。对这两部大著我还没有非常细致地阅读,但我是翻过的。我更多的是读董先生的论文。我觉得,董先生的中国戏剧现代化理论既有很大贡献,也有缺陷。
简介:安葵在《戏剧文学》(2008.4)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金章宗朝时人董解元所作《西厢记》(人们称为《董西厢》)以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但它属于什么体制,人们却不清楚。直到王国维才论定《董西厢》为诸宫调。王国维的观点得到后来的戏曲史家的赞同。文章从诸宫调的音乐体制和《董西厢》的文学成就两个方面论述了《董西厢》对后来戏曲的影响。诸宫调作为一种音乐体制在戏曲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周贻白说,诸宫调“在故事的说唱同时,在每套曲调前后加以叙述,
简介:本文阐述董每戡“中国戏剧史”的治学宗旨、曲折历程及其“报国还凭笔一枝”的忠贞心期与九死不悔的人格力量;与此同时,对董氏《中国戏剧发展史》两篇佚文(《前言》、《明代艺人的演艺》)的丰赡而深邃的内涵、精湛而透辟的见解,予以初步的探究,并揭示了董氏于“中国戏剧史”之研究的开创性、突破性贡献。
简介:我画戏剧人物画,缘于少年时期与戏剧的情结。我的家宅,左邻右舍多是演艺界人士,在旧社会,他们收入甚微,晚景非常凄凉。有的因为疾病和吸毒,就更加穷困潦倒。我幼年时非常喜欢看戏,常跟随他们潜入戏院免费白看戏。在戏台上,他们扮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一过虚假荣华富贵的瘾,卸妆之后,还得为油盐柴米发愁。每当创作戏剧画时,总有他们的身影萦绕着我。饱含人生哲理的戏剧艺术,绚丽多彩的戏剧人物,易于介入我对传统绘画的学习,造型和笔墨技巧得以任意发挥。一时间,我画的戏剧人物画,受到各方人士的鼓励,并出版了戏剧人物画集。
简介: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演出,搬上银幕以后,全国亿万观众对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前辈大师所塑造的七女、冯素贞、董永、刘文举等舞台艺术形象都是赞不绝口,印象极为深刻、久远。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曾风靡大江南北,至今传唱不衰。我走上工作岗位,来到剧团从事专业演员工作后不久,在单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培养指导下,非常荣幸地先后在舞台上饰演了《天仙配》中的董永、《女驸马》中的李兆廷这两个黄梅戏小生行旦的角色。
简介: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学率先谈到性压抑的作品。一个略有野性的女子使一个因性压抑而性无能的知识分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中国的传统的性观念,直到本世纪末才得到巨大的冲击。无论如何,对于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闸门一开,汹涌澎湃。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进步。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理所当然地会最敏感地愈发强烈地多方面地反映这一
简介:2010年10月11日,“绿水青山带笑颜”纪念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诞辰90周年艺术品鉴会在安徽省电台演播大厅举行。来自上海、江苏等全国各地的300多名黄梅戏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追忆王少舫卓越的艺术人生。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为纪念活动送来了祝贺花篮,并说:“王少舫同严凤英一样,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是成就斐然的一代黄梅戏宗师。”
简介:汤显祖和屠隆都是明代重要的戏曲家,也是志同道合的至交。本文着重考证他们在遂昌的交游,探讨《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的真伪,以及此次两人的遂昌相会在晚明戏曲史、文学史上的意义。
简介:2011年前後,中山大學圖書館獲贈一份文獻,係1955年王起、詹安泰爲董每戡參加'首届《琵琶記》研討會'而作的推薦信,所推薦論文爲董先生《琵琶記》研究的一部分。此信反映了五十年代《琵琶記》的研究、評價和演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戲曲改革與研究面臨的實際狀况,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简介: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吏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杂技英豪董振富
富社“左辅右弼”之孙盛辅
赫哲族与那乃族鱼皮造型艺术比较
黄梅戏演员董文霞
意境高远 情趣盎然——读郑乃珖先生《蔬果时鲜》系列画集有感
从《熙德》到《西拿》: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悲剧实验
群落的怀念 历史的铭文——金乃千纪念晚会的文化价值
重辅回家的路──关于京剧未来命运的思考
浅析“董郎前面匆匆走”的唱腔艺术
谈董健先生对戏曲的形式歧视
《董西厢》在戏曲形成发展中的意义
董每戡与“中国戏剧史”之研究
尺幅含天地 意态写梨园——董辰生的戏曲画
感悟经典——我饰演董永、李兆廷的一点体会
真纯的性爱 完美的心灵——也谈《董生与李氏》
三代黄梅人共忆“董永第一人”王少舫
汤显祖与屠隆交游考——兼论《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真伪问题
新發現董每戡教授參加《琵琶記》研討會推薦信考
红花绿叶两生辉——记第八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得主董小满
董每戡剧史观中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以“女演员”地位变迁及话剧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