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歌剧脚本与戏剧—音乐结构(一)1967年,美国音乐学家乔治·波尔(GeorgePerle)从一位私人收藏家那里发现了一个有贝尔格亲笔注释改写的《沃采克》脚本。这是由阿克泽·容克(AxelJuncker)出版社出版的很普通的版本。贝尔格在书名页的剧名下方贴了一张纸,在上面依次标明“根据卡尔·埃米尔·弗朗佐斯
简介:德国作曲家瓦格纳、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两位作曲家分别创作的《婚礼进行曲》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分别对瓦格纳与门德尔松的一首《婚礼进行曲》进行风格的分析比较,力求深入挖掘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
简介:德裔俄国古典浪漫派钢琴家鲁道夫·克列尔(RudolfKehrer)于2013年10月30日在瑞士去世,享年九十岁。这位高龄的天才钢琴家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坎坷。在二战和苏联时代,生活的贫困让他几乎放弃了钢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又踏进钢琴艺术的殿堂,遂逐渐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
简介:《克里奥尔舞蹈组曲》(SuitedeDanzasCriollasOp.l5)由20世纪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阿根廷作曲家阿尔贝伯托·吉纳斯特拉于1946年创作而成,题为献给阿根廷钢琴家鲁道夫·费尔古斯尼(RudolfFirkusny),并由RudolfFirkusny于1976年7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成功首演。全曲共六首,由五首舞曲和一首尾奏组成。本文通过对吉纳斯特拉及《克里奥尔舞蹈组曲》的整体概述,探讨阿根廷民族、民间舞曲元素在这首作品中的体现,目的使读者领略到这部经典作品所蕴含的民间音乐文化,并能在钢琴演绎上有所启迪。
简介:国家、民族、族群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不同的记忆,并通过符号文本、书面文本、口头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延续,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历史的再表述。蒙古族长调作为口头文本,一方面以歌词的延续来承载其族群特殊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着现代变迁。文章以土尔扈特部长调为载体,期望透过现代田野来重构历史事实,从田野路径、长调记忆、音乐声态三维度解析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文化。
简介: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WernerHenze,1926—)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作品博采众长、融各种技法于一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62年,标志着亨策交响曲创作第一个阶段的结束。这部作品在音高材料设计、音乐发展手法、整体结构逻辑等方面的独特处理体现了作曲家对交响套曲体裁形式的个性化探索。其德国风格、意大利风格和“美国式”风格的交融与冲撞又是作曲家内心矛盾及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映。
简介:依戈尔·奥依斯特拉赫一九三一年四月廿七日生于敖德萨。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但很快就放弃了,到十二岁又重新拿起小提琴。他说:“非常幸运,当时我有机会跟彼特岁·斯托莱尔斯基学琴。他曾是我父亲唯一的老师。他和奥尔是苏联小提
简介:《匈牙利狂想曲》和《匈牙利舞曲》两部作品均采用了匈牙利民间音乐元素"恰尔达什",但是又在创作中对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艺术加工。本文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和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恰尔达什"对两部作品创作影响的异同,揭示这两部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简介: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曾于本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并委托肖友梅在"国立音专"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本文从此音乐历史事件阐述出发,论证了中国近现代中西音乐文化交融时期。齐尔品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简介: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指在伴奏声部衬托下旋律进行像艺术歌曲类似的钢琴独奏曲,它是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联系的产物,充分表达出音乐文学性的愿望,往往由多首"日记般"的小曲连套而成。本文以"春之歌"套曲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逐一分析作品的风格特色。从每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上分析整体的创作思路,从乐曲的钢琴伴奏织体上进行分析,从和声布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力度表现及节拍节奏上进行分析。
简介:费列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在音乐上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音乐作品中充斥着浪漫主义文学色彩。他扩展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方式与技巧,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些表现形式,例如,创作内容、表现手法等应用到了音乐创作中来。本论文以浪漫主义文学及门德尔松的简介为引线,通过对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及其风格特性的讲述,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简介:
简介:一年一度的“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1987年11月在美国纽约举行。我国首次派出两名选手参赛,于平获第二名(奖金7千美元)。8位评审员均为德高望重、造诣精深的声乐家,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苏联和中国。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国评审员乃川音郎
简介:卡尔.弗莱什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教育先驱,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近60年,但是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法还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本文研究的是他的直系弟子其教学法的传人、当代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大师罗斯托尔.马克斯。
简介:奥尔夫音乐和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方法深受各国的学生和老师喜爱,通过对他们教学法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深入的探究,了解到他们特别注重学生在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可以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综合的运用到笔者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使我的音乐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同时学生在笔者的音乐课堂中能充分的享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简介:从儿时练琴起,随着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从一个弹什么作品就买什么唱片来听的人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痴迷的唱片收藏爱好者,只要探听到哪里有好宝贝,无论多远、无论多贵都要想尽办法找到,我想这种乐趣和感受大家会与我有同感。
简介: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已落下帷幕。
简介:<正>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着近现代史的开端及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一潮流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1927年,中国第一家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学校——国立音乐院在上海的成立。这无疑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学校的西制教育,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传统的趋势,从而使中国的音乐教育几乎处于全盘西化的状态,造成近代音乐发展与古代传统音乐之间出现了断层。这时候,一个外国人的到来,却对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俄裔
简介: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ArvoPart)1968年创作的《信经》(Credo)是一部音乐风格上承上启下的作品,具有形式化结构及逻辑程序。该作品主要运用序列、拼贴、偶然、音块等技法,既是对早期先锋;f~-44作技法的总结归纳,同时还隐含后期“钟鸣”风格的一些音乐特质,是一种繁而化简、内在演化的风格。本文以“钟鸣”音乐的先声作品《信经》为例,在分析其先锋派技法的同时,探析隐含其中的“钟鸣”音乐元素。
论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二)
瓦格纳与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的风格比较
迟来的荣誉 俄罗斯钢琴家鲁道夫·克列尔
民族音乐元素在《克里奥尔舞蹈组曲》中的体现
历史与文本之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叙事
汉斯·维尔纳·亨策《第五交响曲》技法分析
依戈尔谈他的父亲——大卫·奥依斯特拉赫
“恰尔达什”对《匈牙利舞曲》与《匈牙利狂想曲》的影响
齐尔品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最初成果的影响
“此声无声胜有声”——浅析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套曲
浪漫主义文学对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影响
评内尔·米顿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
郎毓秀教授荣任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评审员
卡尔.弗莱什教学法的延伸:对小提琴教育家罗斯托尔.马克斯的研究
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核心思想比较探究
不能忘却的传奇大师——记琴坛巨匠阿图尔·弗里德海姆
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成绩揭晓
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影响
涅槃之先声——析阿沃·派尔特转型作品《信经》创作技法
从《培尔·京特》组曲看格里格对音乐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