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霍恩博斯尔(ErichMoritzvonHornbostel,1877年2月25日生于维也纳,1935年11月29日卒于剑桥),奥地利学者。他的家庭是维也纳音乐生活的一个中心(母亲HeleneMagnus是歌唱家),早年师从Mandyczewski学习和声及对位,近二十岁时成为一个有造诣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95至1899年间,他就读于海德堡和维也纳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并于1900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以后,他去柏林,在大学里受

  • 标签: 比较音乐学 博斯 特尔 Magnus 民族音乐学 博士学位
  • 简介:音乐分析的目的何在?埃格布雷希从德国解释学哲学、美学传统出发,把音乐分析的目的重构为“音乐的理解”、阐述音乐的意义和内容。这一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从基于海德格尔“前理解”概念的音乐术语学研究,到他后来音乐史研究项目中基于伽达默尔“游戏”概念的音乐分析。为了准确地理解埃格布雷希的学术思想,有必要先对其音乐分析解释学的哲学、美学含义系统地予以论述。

  • 标签: 解释学 前理解 音乐术语学 游戏 音乐分析 音乐的理解
  • 简介:"调性"概念外延的拓展在古典与浪漫派时期,"功能性"和声及"大小调体系"的理论逐渐完备。"功能性"和声思维成为大多数作曲家构建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稳定或非稳定,以及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所遵循的主要法则。作品中"主音"、"主和弦"、"主要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与归宿。20世纪以后的"非调性"音乐则以抛弃大小调调性和传统"功能性"和声原则为特征。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加以审视,旨在探索出符合20世纪“非调性”音乐思维的、但同样具有类似传统调性结构作用的、新的“滑性”观念。

  • 标签: 《钢琴五重奏》 音高组织 施尼特凯 音乐作品 技术 和声思维
  • 简介:《希莫日根》是赫哲族传统伊玛堪说唱,是赫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民族英雄希的故事,反映了赫哲族的历史、渔猎生活、传统习俗以及爱情故事,本文将从《希莫日根》音乐中的结构特点和音乐特征来阐述《希莫日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 标签: 赫哲族 莫日根 音乐特征
  • 简介:展览的手段既是单一的又是丰富的,这取决于多个方面,如:博物馆的类型与专业领域、策展人的思路开阔程度和展览环境等。作为以戏剧为主题的博物馆,需要从戏剧本体出发来策划、设计展览内容与呈现形式。摆脱传统的展览模式,尝试新的方式和手段。《“水袖与蓬裙的邂逅”——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展》就是这样一次崭新的尝试。

  • 标签: 展览 “汤·莎400年特展” 戏剧
  • 简介: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阿尔弗莱德·施尼凯被亲切地称作阿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沉闷生活中强调施尼凯的存在有多么的怪异。在那里,他会被轻易地当成火星人。

  • 标签: 施尼特凯 弦乐四重奏 弗莱 全集 演奏 诺斯
  • 简介:“悲伤”《悲伤》这首作品很少被人演奏,它算是在李斯无数辉煌的练习曲当中深藏不露的一首,因此大家对它并不太熟悉。纵观李斯的一生,虽然他历经了辉煌灿烂的音乐人生,取得无数的荣耀与掌声,但“悲伤”的阴影也总是若隐若现的跟随着他。仅在他的青少年时代,

  • 标签: 李斯特 练习曲 浪漫情怀 技巧 理性 《悲伤》
  • 简介:《风景画》的音乐意境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似乎使人难以相信这是一首练习曲。它应该是作曲家无数次旅行记忆中的一个小小篇章,李斯特以如歌的旋律和唯美的和声,描绘出一幅祥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不由地令人联想到他的钢琴杰作《旅游岁月》三集,曲集中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 标签: 练习曲 李斯特 浪漫情怀 技巧 理性 诗情画意
  • 简介:1994年,在德国韦斯巴登市的赛尔舍大厅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全场数千名观众为台上一位年仅7岁的小提琴天才少女的琴音所倾倒。轰动才刚刚开始,当时的媒休报道就已纷纷接踵而至。德国国家电视台评论说:“7岁的洛特已经用她那非凡的天才琴音吸引了整个德语世界,并且还将吸引更多的听众。”

  • 标签: 德国 小提琴家 洛特 莫扎特作品 演奏评论
  • 简介:帕格尼尼练习曲第四首《琶音》(Arpeggio)活跃地(Vivo)对于钢琴技巧的设计和安排,李斯可谓煞费苦心,他尽可能地拓展和发掘手指技术在钢琴上的各种可能性。比如这首被形象地称为"琶音"的练习曲,

  • 标签: 钢琴技巧 练习曲 李斯特 浪漫情怀 理性 帕格尼尼
  • 简介:2013年11月,宁波市第九届音乐“带徒”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以音乐为本教学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众多特级教师带徒学员展示了中小学音乐教学课例。展示课后,导师对学员教学课例进行了点评,分析了学员的课堂环节,充分肯定学员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课堂教学中能够以音乐为本,注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同时,从追求完美课堂、充分凸显以音乐为本的角度,指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宁波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 标签: 课堂教学实践 中小学音乐 展示活动 宁波市 成功 教育局教研室
  • 简介:“轻盈”LaLeggierezzaAcapriccio这是一首性格委婉、趣味高雅的作品,与李斯特大多数气势宏大、和弦八度繁多的练习曲相比,练习曲《轻盈》举重若轻地展现了作曲家性格中抒情细腻的一面。作为杰出的浪漫派大师,李斯的音乐作品对其他流派的作曲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比如《埃斯特庄园的喷泉》中晶莹剔透的声音就曾直接启发了拉威尔的《水之嬉戏》,而这首《轻盈》中若隐若现的色彩不禁再次令人联想到法国印象派的作品。那些细腻的触键、绵延的气息和变幻的色彩,都需要演奏者用高超的技巧与细腻的情感来表达。

  • 标签: 练习曲 李斯特 浪漫情怀 技巧 理性 音乐作品
  • 简介:超级练习曲第八首《野猎》(WildJagd)《野猎》也译作《狩猎》,它是李斯练习曲中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更是一首让人“爱恨交加”的作品。人们非常容易被音乐中恢弘的气势与华丽的效果所感染,并激起想要挑战作品中高难度技巧的欲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发现技巧是如此的艰难,尽管和弦、八度都是常见的技巧,但当它们以密集而庞大的数量在这首作品中出现时,对演奏者的体力、耐力都是一种考验,掌控起来就变得难上加难。

  • 标签: 练习曲 李斯特 浪漫情怀 理性 《狩猎》 代表作
  • 简介:李斯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不仅致力于各种体裁的钢琴音乐及交响音乐的创作,其声乐作品的数量也是颇为丰富的。《你好像鲜花一样》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作品,音乐情感表现单纯、质朴可爱。本文以这首作品为例,从中分析李斯特对歌曲中音乐形象的艺术塑造、词曲结合,主题音调写法及演唱等方面的特色。

  • 标签: 李斯特 《你好像鲜花一样》 音乐结构 主题旋律音调 演唱分析
  • 简介:在声繁音杂的20世纪,巴(SamuelBarber)作为美国现代作曲家,灵活运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将浪漫主义特有的抒情性旋律糅合进极具个人情感意识的音乐叙述中,融汇成其特有的新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特征。《叙事曲Op.46》是一部充满灵性的短篇钢琴独奏作品,作曲技巧和创作风格上秉承了古典主义的结构严谨与浪漫主义的优雅气质,同时借助现代和声的神秘与另类,暗涌着作曲家当时精神状态的焦虑与不安。文章通过对巴的生平和其音乐风格特征的探究,剖析《叙事曲Op.46》的创作背景与作品结构,从作曲技术、表演技术两个角度探究其独特的音乐工艺。

  • 标签: 巴伯 抒情性 新浪漫主义 《叙事曲Op 46》
  • 简介:在全球化时代,关注艺术专业双语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核心地位是重要的发展战略,需要为之准备周全细致、精心设计的教师的考核标准。特别对于艺术教师来说,其胜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艺术文化的沉淀以及文化交流的实现与否。本研究以构艺术专业学生的正向心理资本为基础,探讨艺术教师的双语教学态度以及双语教学途径构建艺术教师的胜任力。

  • 标签: 心理资本 艺术教育 双语教师 胜任力 干预模型
  • 简介:赵:那能否再谈谈关于音乐素质的培养?因为钢琴教学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把音弹对,还需要告诉学生很多作曲家和作品文化背景的知识。史:没错,这确实都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声,以及和声的规则。除此之外,最最重要的要有能够听的能力,关于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我称之为"深度听觉"。除非你能先在耳朵里听见,否则你不可能弹好任何一首曲子。

  • 标签: 钢琴教育 斯考特 美国堪萨斯大学 音乐素质 钢琴学生 视奏
  • 简介:“第十届埃林根国际钢琴比赛”于2006年8月6日至13日在德国埃林根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255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评委由来自德、美、韩、英等国的专家组成。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附中高三学生吕晨娜(指导老师:杨成刚教授)经过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获得青年组第四名,她的突出表现赢得了观众与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成为1988年比赛举办以来在该组别获奖的第一位中国选手。

  • 标签: 国际钢琴比赛 德国 四川音乐学院 指导老师 高三学生 选手
  • 简介:郝端端就是“好端端”,每当主诗人念出他的名字,总是引起一阵笑声,这个喜庆的名字能获得一等奖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了。9月3日,郝端端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获奖后首次钢琴独奏音乐会。当郝端端在台上演奏李斯炫技式的作品时,他的虎虎生气总能让人联想到郎朗。

  • 标签: “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 郝端端 演奏技法 学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