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德国政府改革攻坚取得了部分成果,社会及民众改革承受力有所提高.但敏感问题言论禁锢又引发人们对历史现实进行再思考.目前,德国朝野各党忙于调整政策、消除内耗、积蓄力量,迎接已到来又一个改革攻坚年和超级选举年.

  • 标签: 德国 改革攻坚 党派相争 社会舆论 超级选举
  • 简介:在近代来华众多传教士中,郭士立是最受争议一位。他对在华传教事业贡献颇多,却受到同时代其他传教士指责。他是勤勉福音传播者,却也是积极协助殖民国家侵略中国帮凶。本文尝试从身份建构和身份冲突视角出发,对郭士立在华传教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 标签: 郭士立 传教士 身份建构 身份冲突
  • 简介:作为中世纪文学中一个重要意象,“园子”以自己独特而诗意方式,表达出中世纪文化精神内涵。在对于“园子”勾勒中,诗人们往往采用一个古老文学图景“风景宜人之地”(10CUSamoenus)。此外,中世纪文学中“园子”还尤其从《旧约·创世纪》《旧约·雅歌》中汲取了深厚宗教内涵。中世纪诗歌艺术作品中对“灵之园”“爱欲之园”描摹也揭示出中世纪欧洲,尤其是12世纪以来,虔诚宗教信仰世俗爱欲两种看似相悖价值景观共存有趣现象。以上这些思考会集中体现在我对12世纪诗人哈特曼·冯·奥埃亚瑟王叙事诗《埃里克》分析中。亚瑟王骑士埃里克最后一次冒险“宫廷之乐”(Joiedelacurt)在全书中具有关键作用。在这一次冒险中出现“林园”(Baumgarten)是中世纪诗歌“园子勾勒”一个典例,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风景宜人之地”作为传统文学图景“新生”,甚至包括《荷马史诗》中园子爱欲关系以及奥维德笔下以“优美之地”为背景而创作“恐怖之事”。同样重要是,《埃里克》作为中世纪叙事诗,深受《雅歌》《创世纪》中“园子”形象影响,尤其是《雅歌》中“封闭园子”关涉圣母玛利亚神学阐释也融汇到了哈特曼对于“园子”想象和描摹中。哈特曼笔下“园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以“伊甸园”和“玛利亚之园”为模板“灵之园”,另一方面是承载着中世纪宫廷爱情(minne)深受世俗文化影响“爱欲之园”。同时,在这篇论文中,我也以“园子”为中心,探讨了中世纪文学中与此紧密相关概念和主题:如“冒险”(aventiure)“骑士爱情”(minne)。

  • 标签: 灵之园 爱欲之园 优美之地(10cus amoenus) 封闭的园子(hortus conclusus)
  • 简介:统一货币政策欧元区各成员国间独立工资政策相互影响是关系到欧元未来重大问题.本文将就两者之间如何作用、其影响和潜在危险如何展开较为深入分析.

  • 标签: 欧元 货币政策 工资政策 就业 欧元区 货币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中国联邦德国签订两项双边经济协定基本内容;分析了它们作用及两国在这些问题上出发点异同。文章还把这两项协定同国际上同类型协定作了一些比较。

  • 标签: 联邦德国 理论与实践 协定 经济 文章 同类
  • 简介: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描写,它们都对之后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关系入手,对史诗中梦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史诗中的人物对于这些梦境反应不完全遵循逻辑,但是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作用。通过这些梦境,史诗塑造了一种"毁灭机制",将所有情节发展都预先注定,也使所有角色行动都与情节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些梦境中所出现母题和意象在中世纪文学中都具有象征意义,对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有揭示作用。最后,梦境指出了爱情(minne)、忠诚(triuwe)、痛苦(leit)和复仇(rache)之间存在联系。

  • 标签: 《尼伯龙人之歌》 中世纪 史诗 梦境描写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内蒂小说《迷惘》诞生于二战前夕,作者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怪诞群体像,令人费解。本文以作者战后形成系统群众和权力理论为基础,结合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来分析作品里普通群众如何转化为攻击性群众,这种转变带来后果、群众权力结构及其运作,从而揭示作者对时代危机和隐藏在荒诞背后残忍现实敏锐感知,进而印证作品时代预见性。

  • 标签: 群众 权力 对时代的隐射和预言
  • 简介:汉斯-乌利希·特莱谢尔发表于1998年自传体小说《失踪者》映射了阿莱达·阿斯曼所指出德国社会在2000年前后所经历“记忆回流”,从一个经历了二战末期逃难普通家庭创伤记忆出发,以文学形式展现了德国人在战后长期被压抑和排挤受害者记忆。本文将分析《失踪者》中家庭创伤记忆生成、传播和固化以及叙述者如何通过受害者回忆叙事找寻自我身份认同。

  • 标签: 家庭创伤 身份认同 受害者记忆
  • 简介:1989—1990年德国统一是20世纪国际史上重大事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统一中先是高举反对大旗,后由于民主德国形势逼迫、失去法美两大盟国支持、自身身份定位困顿以及英国国内反对不得不转而承认统一将不可避免。她在勉强接受“2+4”谈判框架之后又进一步谋求遏制统一后德国。撒切尔这些言行举止不但使这一时期英国对德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泥潭,而且也遮掩了英国政府在统一谈判中重要贡献。

  • 标签: 撒切尔 德国统一 英国对德政策
  • 简介:种种迹象表明,即将举行德国联邦议院大选将导致德国政党格局发生某种程度变革:以两元三角均势为基础一大一小两党联合组阁模式已难以为继,大选后可能出现几种政党结盟态势中,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大联合政府"可行性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社民党 态势分析 德国大选 联邦议院选举 政党格局 自民党
  • 简介:形容词介词固定搭配(3)北京语言学院任伟27.rgerlichseinber(A)生某人、某事气DieReisendenwarenrgerlichberdieZugversptung.旅客对火车误点很生气。Ichwarsehrrgerlich,d...

  • 标签: 形容词 固定搭配 感到高兴 介词 感到愤怒 感到羞愧
  • 简介:形容词介词固定搭配(5)北京语言学院任伟51.abhngigseinvon(D)依赖或取决于某人、某事SieistfinanziellvonihrenElternabhngig。她在经济上依赖她双亲。ObwirdenAusflugmachenkn...

  • 标签: 形容词 固定搭配 介词 相信他 语言学 洪水灾害
  • 简介:当代德国收入财产分配日渐不均,贫富分化加剧。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引起了左派人士对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功能质疑,还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究其原因,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制约,也有德国劳动力市场分化影响,还包括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结构对新变化不适应。本文将在考察德国收入财产分配状况基础上评述德国社会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均发展趋势,并探究其根本原因和深刻影响。

  • 标签: 德国 收入分配 财产分配 贫富分化 社会不均
  • 简介:今年11月25日是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前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第11届年会在上海召开,德国问题研究所以主办学术会议方式纪念所庆.

  • 标签: 德国问题 研究所 应用 并举 教学 科研
  • 简介:萨维尼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法学家,历史法学派创立人.他主张法律是'民族精神'体现,坚决反对制订民法典.他理论对世界各国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萨维尼 自然法 民族精神 法典化
  • 简介:2002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宣布东欧12国为欧盟正式成员.这样,欧盟实现了第5次扩大,一个大欧洲即将产生.欧盟各项法律政策逐渐统一,为欧洲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其中,对文化多样性平等性维护发展,不仅为欧盟东扩开拓了理念概念空间,而且为未来'大欧洲'社会形成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大欧洲'文化理念、概念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欧洲社会前景进行了一些前瞻性思考,力图从理论上寻求一定文化建构探索.

  • 标签: “大欧洲” 欧盟 文化多样性
  • 简介:早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当中,中国就已作为丝绸之国而闻名。中世纪时,德国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和“契丹”。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赛里斯首先作为梦幻般丝绸之国出现在13世纪沃尔夫拉姆英雄史诗《帕其伐尔》中。在15世纪诗人罗森斯普吕特《祝酒歌》中,“契丹大汗”则传说中东方基督教国王“约翰长老”一起以巨富形象出现。通过对“赛里斯”、“契丹”和“约翰长老”源流进行梳理,本文再现了中国形象在中世纪德国演变过程,并揭示出德国历史、宗教、政治因素对建构中国形象所产生影响。

  • 标签: 中国形象 德语文学 赛里斯 契丹 约翰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