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大学是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的汇聚地,在文化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传播、创造与培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长期浸润在社会文化之中的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以“平行、博弈、合作”为基本常态的互动机制,大学文化则通过“纠正、提炼、辐射”等方式引领着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共培文化意识、共育文化人才、共谋文化创新、共享文化成果逐渐成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路径的主要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 标签: 大学文化 社会文化 协同路径 共生理论
  • 简介: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构建人才资源整合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才资源在校企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分析校企人才资源的特性和人才资源整合不足的现状,对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如何构建人才资源整合机制进行了探索,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高校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 标签: 协同创新 人才资源 机制创新
  • 简介:为探索提高学生语法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外显、内隐及其协同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内隐组的成绩最低,并与其他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对于简单语法规则的学习,外显学习最有效。协同学习对于复杂的学习材料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单纯的外显学习或内隐学习都不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及习得英语,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协同作用不容忽视。

  • 标签: 语法教学 外显学习 内隐学习 协同作用
  • 简介:挖掘教育对象"自身能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改变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突破口。这一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学理的研究比较肤浅。文章以心理学和军事学的学理视角、后果优势和局部优势的合理定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充分条件,分别对挖掘"自身能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了学理佐证。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自身能源 学理 挖掘 佐证
  • 简介: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利用1983-2012年数据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同时二者表现为双向格兰杰原因,且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不仅表明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影响,也表明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同样受其自身的影响。方差分解的结果证实城镇化发展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长期正向影响的作用,以此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建议。

  • 标签: 城镇化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云南省2015年能源需求总量约为13813.53万吨标准煤,地区生产总值大概在15482.0979亿元;再利用云南有碳与无碳能源发展作为约束条件,以碳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L.P.模型,计算出2015年云南省大概排放256.76百万公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66公吨二氧化碳/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33公吨,降低28.76%,成功实现减排目标与能源结构优化。

  • 标签: 能源 二氧化碳排放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能源结构优化
  • 简介: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协同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评价了哈肯在建立协同学理论过程中运用的思想方法的独到之处,及其成功之处对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协同学 建立过程 方法论 启示
  • 简介:“复合协同式”教学改革的要旨是把握和尊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和规律性,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导,基本要求是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主体内容是以复合协同为轴心的“五重奏”。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复合协同式”教学改革模式,对于大力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具有特别重要的试点和示范意义。

  • 标签: 民族地区 形势与政策课 复合协同 教学改革
  • 简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EPSCoR协同创新计划,是一项推动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重大肯定性行动计划。基于其"卓越与公平"的核心价值追求,EPSCoR协同创新计划通过优化高校科研协同创新基础设施、支持跨学科协同研发、提供涉外信息服务等实施路径,有效地提升了美国EPSCoR地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我国当前中西部地区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美国 欠发达地区 激励竞争性研究试验计划 协同创新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个体社会化中的角色认同——人按社会期望与要求实现自我的关系世界。主体性社会适应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网络信息化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二者的协同建构昭示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 标签: 心理健康 主体性社会适应 网络信息化 协同构建
  • 简介:教学研究型大学重在以教育教学过程的问题导向促使教学与科研两相宜,以学科内容体系建设的"术语革命"倒逼教学手段革新;以教材内容体系建设的"鲜活实例"驱动教学内容创新;以主客体普遍参与的"师生互动体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以教科研一体化成果的"有益补充"实现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究新时期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深层交互关系,梳理科研促进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可循途径,设计有效方案,能够从制度层面破解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瓶颈,从而培育高素质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 标签: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科研一体化 协同育人 政策体系
  • 简介:互联网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企业的渠道经营战略,零售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战略是一个新的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测量零售企业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协同却鲜有研究。本文以苏宁、国美、海王星辰和大商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协同测量模型,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产品、价格、促销和服务等营销策略协同进行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价格策略协同最为重要,次之是产品、服务和促销策略协同。最后,提出了提升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协同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零售企业 线上线下 营销协同 多层次模糊评价法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将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其中,探究其影响因素,并研究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进而构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教师 协同 育人
  • 简介:能源反弹效应的大小影响了能否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选择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来刻画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现实,构建能源反弹效应测算模型,并测算了我国1980—2012年的能源反弹效应,其平均值为151%,有着明显的“回火”效应。通过综合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进行能源价格机制改革,能源税收和补贴机制改革,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构建能源全球互联网,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强节能环保宣传等政策建议。

  • 标签: 技术进步 哈罗德中性 能源反弹效应 能源政策
  • 简介: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复合能源系统优化匹配问题可以看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是极大化系统的峰值功率满足率和极小化系统的成本,前者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后者涉及到样车能否量产,所以两个优化目标都很重要.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配置太阳能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这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引进了遗传算法里的变异算子,并且打破常规算法里的加速因子为常数的惯例而使加速因子随时间改变.优化结果显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也能够很好地解决复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 标签: 太阳能电动汽车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 简介:本文论述了晋陕蒙宁接壤地区在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西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指出有必要建立能源重化工特别开发区和能源开发联合体,以争取优惠政策并使各省区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取得最佳宏观开发效益.文中还应用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思想,提出了建立能源重化工基地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标签: 晋陕蒙宁 能源重化工基地 特别开发区 开发联合体
  • 简介:一、理论与假设(一)跨学科组织与科研生产力组织中科研人员的职称、学历、学科、年龄等结构在早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跨学科组织中许多情境问题如专家的地位、权力等均影响着跨学科研究实践活动的成功。其中,组织中专家的职位权力取决于专家的地位,而专家的地位与其威望和职称紧密相连。有学者调查发现,研究人员的态度及科研产出受到其学历层次的影响。知识结构取决于学科结构,这使得跨学科成为热门话题,高效的跨学科组织具有研究成员间学科知识结构优势互补的特征。科研团队中优势互补的年龄结构,有利于高效创新团队的形成。跨学科团队与组织的差异与变化,对跨学科合作的成效会产生影响。

  • 标签: 跨学科组织 跨学科研究 实证分析 创新机理 学科知识结构 高校
  • 简介:以我国6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5-2006、2008-2013年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效率和变动趋势,并分析不同学科、不同区域效率差异。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协同创新活动整体技术效率有67.8%的上升空间,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有超过37%的提升潜力。大部分高校距离生产前沿面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部直属高校协同创新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而规模效率在2010年之后有微弱的上升。从学科对比看,直属高校中师范类高校协同创新效率最高;从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直属高校协同创新活动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 标签: 教育部直属高校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学科差异 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