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调整与优化配置,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对医疗资源的分配、组合及持续优化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用且重要。当前,中国医疗服务需求的基本特征是国民对疾病管理与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分化,医疗费用与经济收入存在差额鸿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主要问题有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价格体系扭曲,发展私立医院的最终实际效果难以预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医疗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在制度上“破旧立新”,建立新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资金支持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强化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建设;利用医保力量强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建设,最终推动建立一个高质量、成本可控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简介: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能源消费数据测算了分省的能源强度,并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相结合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ARCGIS绘制的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中国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的测算及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能源强度的总体差异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差异最大,远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简介:文章聚焦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据农民就地转移、就近转移和异地转移等不同途径,对城镇和农村状态下农民的转移决策分别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就地、就近和异地等转移途径及农民的幸福感变化进行两阶段实证对比,结果表明:通过亲友、同乡及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本的帮助提高农民就地举家搬迁能力,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在东部迁移农民样本中,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较高的农民,偏向于选择就地、就近迁移等途径;与东部迁移样本相比,中西部迁移农民的幸福感提升更多取决于能否在就业城镇获得自由住房,市民化意愿更加强烈。据此,建议充分发挥各基层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亲友同乡的作用,加强有效就业信息提供和针对性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民举家搬迁和市民化的能力,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简介: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用近十年政府批准的873个大型外资项目的微观数据对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从而为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提出了新的证明。由此,本文对WTO背景下跨国公司从进入我国市场占股偏好变迁的未来方向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