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路”倡议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这些讨论较多是从宏观层面,如政府、政策、经济等普遍关注点入手,较少具体节点国家以及它们内部商业和社会组织作为考察对象.笔者认为,这国家战略实施,不能只停留在宏观建议上,而是必须落实到每个具体国家、相关组织操作上.本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国家中重要枢纽新加坡例,跨界治理作为分析架构,探讨海外华商组织发展和制度化进程,及其在新时代背景如何与“路”战略互相契合,进而使历史资源、社会资本和跨界治理在新发展局势找到确切定位.

  • 标签: 一带一路 跨界治理 华商网络 新加坡 东南亚
  • 简介:中白工业园是“路”倡议在海外建设重要工业园,从2010年卢卡申科总统提出、2014年正式启动,到目前已有几十家中国企业入园或签署入园协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展顺利。这个工业园发展战略体现了白俄罗斯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与中国“路”倡议目标的高度契合,体现了合作共赢宗旨。尽管园区建设目前还存在些问题,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标签: 一带一路 工业园 白俄罗斯
  • 简介:共建“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重要问题之是如何确保可持续共同安全以及怎样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与“路”追求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地缘政治角度看待“路”。使“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舍论”,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路”参与国之间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网状开放体系。可持续安全“海陆和合论”与共建“路”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恶性循环。

  • 标签: 一带一路 可持续安全 海陆和合论 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
  • 简介:路”战略正深入推进,投资争端引发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固有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弊端已完全暴露,无法满足“路”建设实际要求。同时,亚洲已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首选区域,但中国在“路”沿线国家却出现了大量失败投资项目。基于此,妥善解决可能由“路”项目投资争端引发争议,应尽快建立亚投行为主体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该机制实体规则构建中,需要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司法体制与环境,物化命运共同体理念,沿线区域内我国国有企业与东道国之间发生投资争端作为解决突破点,以期增强各方合作信任感,提升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 标签: 国有企业 投资争端 解决机制 亚投行 一带一路
  • 简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抓手,实现丝绸之路经济与俄罗斯跨欧亚发展对接,进而推动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吸引日本、韩国、美国等投资者参与,共同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终建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遥相呼应,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基本框架。

  • 标签: 中国 经济 一带一路 俄罗斯 蒙古国
  • 简介:宗教极端主义对“路”影响巨大,不仅成胁海外中国公民和财产安全,破坏地区安全稳定形势,影响项目建设成本和进度,还刺激贩毒等其他犯罪行为。中亚地区极端主义主要表现为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个人心理需求、错误宗教教义和大国博弈等因素。有些人未能系统学习宗教知识却希望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被极端势力鼓吹错误宗教教义迷惑,进而加入极端组织并从事带有政治目的极端行为。些大国出于地缘博弈目的,资助和培训极端分子,也成为极端势力屡禁不绝背后推手之。反对极端主义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重要合作内容,现已具备法律基础,已形成比较有效区域安全合作理念与模式,并取得很多具体成果,有效地维护了地区稳定。当前和未来时间,双方宜在已有成果和经验教训基础上,综合考虑宗教、地缘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等因素,继续完善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区域国际机制,加强国家宗教事务管理领域合作,利用宗教体系内部自我管理和净化体系拨乱反正,同时防范个别大国炒作和利用宗教极端势力干扰地区稳定。

  • 标签: 一带一路 极端主义 反极端主义 中亚国家 安全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国际战略界普遍认为,照目前发展趋势,中国将在三五年内超过日本成长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个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中国将如何处理与世界关系?或者说中国将以何种范式崛起?中国应奉行、以及奉行什么样对外战略?所有这些不仅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问题,也是中国自身必须深入思考、提前思考、谨慎大战略问题。本文认为,即使中国如期、如愿成长世界“老”,也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原则,继续坚持做个谦逊大国,不追求霸权,继续力避在国际舞台上耀武扬威;本文还认为,当中国成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国际战略成败关键仍然取决如何处理与世界“老大”美国关系。

  • 标签: 中国 国际地位 国际战略 崛起范式
  • 简介:步探讨“路”深刻内涵及其对中国外交影响,2015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5——“路”与中国外交”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20余家单位40位权威专家展开研讨。现将本届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路”内涵。与会学者主要就“路”是“战略”还是“框架”与“工具”提出了不同见解。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际问题 观点综述 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研究
  • 简介: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各国政府均从影响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在积极寻求对策。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代表可再生资源由于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当前国际社会能源开发利用关注重点,被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出路。湄公河区域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多样,蕴藏着丰富太阳能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极大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可再生能源 技术应用 云南省 太阳能资源 能源开发利用
  • 简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冲突性又有共生性,族群认同不会自动转化为国家认同。在多族群国家.使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除了在尊重多元文化基础上,解决经济失衡、消除剥夺心理外,还需要重视安全利益在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转化中作用。外部安全威胁有利于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转变,而内部安全威胁则有可能导致国家认同分裂。在文莱是否加入马来西亚问题上.安全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安全利益
  • 简介:确保跨国物流网畅通是践行“路”战略构想重要环。本文从时代背景、基础设施、铁路技术标准、现有运输方式等方面阐述建设中欧陆海快线必要性,重点分析巴尔干半岛对中欧开展国际多式联运重要地位,认为建设贯通巴尔干半岛中欧陆海快线是中国丝路外交扎实运筹。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确保早日建成匈塞铁路及其延长线,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提高该工程建设与投资风险评估与规避能力。

  • 标签: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中欧陆海快线 匈塞铁路 中国
  • 简介:专属经济区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富争议性议题之。中美在航行自由是否包括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水文测量能否区别海洋科学研究以及专属经济区是否允许军事情报搜集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和矛盾。中美的分歧源于美国主要从战略利益角度来理解专属经济区问题,并将中国崛起看作是对美国霸权威胁。因此,尽管提出了诸多法律依据,美国专属经济区主张依然存在着严重缺陷。作为个政治性、战略性议题,法律并不能够为专属经济区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中美专属经济区分歧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寻求战略共存。

  • 标签: 中美 专属经济区 航行自由 军事活动 战略竞争
  • 简介:"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大威胁。IS产生既与中东地区复杂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也与国际反恐怖斗争困境相联系。美国是打击IS联盟发起者和主导者。随着摩苏尔和拉卡逐步"解放",IS面临着覆灭。但恐怖主义威胁并不会消失。至此,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进入后IS时代。后IS时代,IS曾经所精心营造"内线"与"外线"战略全面发挥作用。但是美国并没有就后IS时代伊拉克和叙利亚根除恐怖主义威胁表明态度,也没有清晰战略宣示。兰德公司在结合美国以往打击IS实践基础上,系统梳理美国在打击IS时不足,提出要根除IS根源性问题,就要实施法制稳定战略。法制稳定战略认为要绝对消除恐怖主义是不现实,要利用公民和组织强有力自我约束来实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仅仅是个手段,而不是全部,重点在于营造个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环境。相比以往美国以军事打击与民主改造为主要战略实施手段模式,该战略更具综合性与开创性。但是该战略提出仍是以维护美国核心利益切入点,没有充分认识到该战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实施潜在困难,也没有认识到美国中东利益与伊拉克、叙利亚稳定之间辩证关系。这些不足在揭示美国打击IS战略困境同时,也指明了其出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国 伊拉克 叙利亚 法制稳定战略
  • 简介:1997年11月9—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元首今年以来第二会晤,也是中俄两国元首1992年以来5最高级会晤。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对6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讨论了深化中俄关系合作领域,并就共同关心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次会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向21世纪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划了中俄全方位合作未来图景,并将对世纪之交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中俄关系 首脑会晤 经济合作协定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叶利钦 21世纪
  • 简介:伊尔库克州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园相邻.西南与特瓦其和国相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克拉斯讲评尔斯克相邻.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相邻、东部与赤塔州相连。

  • 标签: 伊尔库次克州 俄罗斯 东西伯利亚 布里亚特 共和国 西北部
  • 简介:、陕西基本省情和扶贫开发情况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3.9万人。陕西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市、区).1745个乡镇(街道办事),27494个行政村。北部陕北黄土高原约占全省总面积45%,总人口550多万,畜牧业较为发达,

  • 标签: 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内陆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陕西 陕北黄土高原 土地面积
  • 简介:所谓“南亚双斯坦国家”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个中国友好邻邦。两国都是中国“路”建设规划中重要投资国家。两国人文相似,国情类同,地理相连,安全捆绑。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对“路”在阿、巴两国建设和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中国“路”建设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与巴基斯坦,而且与阿富汗国内稳定紧密相关。只有客观正视“南亚双斯坦国家”存在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规避和减少可能发生风险,保障“路”建设在“南亚双斯坦国家”成功。

  • 标签: “一带一路” 民族和宗教矛盾 安全风险 中巴经济走廊
  • 简介:尼泊尔族际关系经历了整体民族概念形成、种姓等级基础整合、印度教高种姓中心典范同化、多元平等民族共同体四个阶段。在第四个时期,由于山地高种姓、本土民族、马德西人三类主要民族差异,其内部族群认同和政治结盟得以可能,进而对国内政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尼泊尔案例表明,深入理解全球化背景小国政治,应从族群性三方面,即政治文化、生计方式和地缘政治进行考察。

  • 标签: 族际关系 族群政治 小国民主 尼泊尔民族 政治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