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克林顿政府对印度的态度由冷到热,实施讲求实用的政策:在经济方面一贯重视发展与印的双边贸易,打开印度市场,但在核问题、军事合作及克什米尔问题上,则实施一些具有矛盾性的政策.这些对印政策都为维护实现美国的经济、安全地缘政治利益服务.

  • 标签: 克林顿 对印政策 现实主义
  • 简介: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农业,自战后独立以来,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特别是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改良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多样化经济等,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如菲律宾在发展经济作物的同时,做到了粮食自给;马来西亚在经济作物首居于世的同时,也使粮食自给率达到了85%,泰国除了保持传统的大米出口外,近年来农业生产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即使是印尼、战后至今的粮食总产量也已翻了一翻。对这些国家农业上的成绩大家基本上没有异

  • 标签: 东盟国家 粮食自给率 农业基础设施 粮食总产量 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经济
  • 简介:<正>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是近代各国发展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印度的这个过程却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不能得到正常合理的进行。十九世纪后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印度知识分子通过分析与认识印度愈益加深的贫困与不发达状况,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加以抨击,发展成熟了包括民族自治在内的民族主义思想,促进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一十九世纪上叶的印度知识阶层对英国宗主国殖民政府抱有极大幻想,以为通过殖民制

  • 标签: 印度工业 十九世纪 民族主义思想 近代民族主义 英国 知识分子
  • 简介:东南亚国家从威权走向民主的政治发展之路曲折动荡,面临宪政民主、经济增长、分配公平、民族和解等诸多艰巨任务,这条路各国走得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大致相似的经历是,民粹主义是其间影响最为广泛冲击最为强烈的政治考验。东南亚民粹主义涵盖了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各种大众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精英政治,它在民主的躁动中萌发,在精英的博弈中成型,展现出3个层面的形态,一是强调分配正义的福利导向,二是突显阶级政治的左翼色彩,三是基于政治竞争与生存安全的策略选择。相比于欧美拉美,东南亚可谓民粹主义的新发地,有着丰富的本土体验与独特的区域特色,东南亚民粹主义的整体性视域有助于探索该地区的政治共性与民粹主义区域特质。

  • 标签: 民粹主义 分配正义 阶级政治 精英竞争
  • 简介:引言越南实行经济改革计划的根源可以从70年代末的经济呆滞、甚至是某些部门的产量下降去追寻。越南共产党从1960年起就开始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首次受到了严重的怀疑。鉴于沿着南部边界的越南与民主柬埔寨之间以及沿着北部边界的越南与中国之间敌对行动的逐步升级,越南在1978年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如果这

  • 标签: 越南社会主义 越南经济 于越 三角洲地区 土地改革 亚洲
  • 简介:到目前为止,奥巴马的外交行动看起来大多是“试探性的”、“姿态性的”,实际上可能预示着一场自罗斯福以来最深刻的外交革命。奥巴马外交的思想理论、政策构想实践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美国外交正在进入一个新自由主义时代。然而,奥巴马外交能走多远,仍取决于美国国内世界各国的接受程度。

  • 标签: 美国外交 奥巴马 新自由主义
  • 简介:在国际反恐联盟的打击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逐步土崩瓦解,国际反恐战争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受中东恐怖组织成员"回流"阿富汗局势变化影响,根植于中亚政治经济环境的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活动范围袭击目标国际化;恐怖主义思潮内生化、年轻化趋势明显;袭击方式更具极端化暴力特性。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新变化对地区周边的安全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中亚各国普遍加大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努力建立健全社会化的预防恐怖犯罪机制,并积极与国际社会一道争取地区安全局势可控。

  • 标签: “伊斯兰国” 中亚地区 恐怖主义
  • 简介:环境殖民主义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出现的没有殖民地的殖民主义,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其本质旧殖民主义一样,是为了攫取穷国的资源财富。它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没有炮火的资源掠夺;不见兵卒的污染入侵;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等。

  • 标签: 环境殖民主义 生态侵略 污染入侵 环境壁垒
  • 简介:两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以维护“人权”、保护科索沃地区阿族人为由,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施军事打击,这是美国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新干涉主义的表现,开创了冷战后以人道为名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恶劣先风。科索沃战事虽然已息,但剖析美国新干涉主义的本质及认清北约新

  • 标签: 科索沃战争 美国 新干涉主义 人权 外交政策
  • 简介: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包括决议中的规则机构中的规则两部分。决议中的规则由综合名单、冻结资产、旅游禁令军火禁运组成;机构中的规则指机构的职能与运行程序。有别于针对某一国家的制裁制度,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具有全球性、非国家性、长期性的特点;制裁制度的建立者人员构成体现了西方国家所居的主导地位;制裁制度运行的动力则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制度性霸权。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制度具有非国家性,不会与国家主权原则冲突.中国应在联合国的制裁恐怖主义制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联合国 国际制裁 恐怖主义
  • 简介: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印度世俗化在制度的层面得以实现的先导.

  • 标签: 印度 国大党 尼赫鲁 世俗主义国家观念
  • 简介:人道主义援助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自然灾害、人为冲突造成的人道危机导致人道需求不断增加,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的抬头,以及经济下行等都对国际人道援助的发展前景构成挑战。本文从历史视角,结合关键历史事件、援助范围、援助行为体变化及相关规则制度的出现,系统分析国际人道援助发展的源流及其内涵特征,并认为国际人道援助体系及内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扩展又重新收窄的过程。现阶段人道援助内涵因民粹主义泛起又呈现回归狭义援助的回缩趋势。因此,对国际人道援助发展演变的回顾反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阶段其所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 标签: 国际人道援助 人道干预 新人道主义
  • 简介:一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发动了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引发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人道主义干预的实施条件、方式及原则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 标签: 科索沃战争 国家主权 联合国安理会 人道主义 北约 国际社会
  • 简介:近来,源于领土争端的民族主义浪潮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越南、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兴起。各国之间激烈竞争,不仅是为了在领土、资源或历史等问题上获得利益公正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国家尊严国际地位。中国崛起引起的地区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各国政府与民众互动关系的变化,是激发这一波东亚民族主义的国际国内原因。从国际上看,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中渔利,但美国并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确实在加深,同时对美国也心存疑虑。从各国国内看,日本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源于政治精英的煽动,越南和中国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源于民众的自发情绪,韩国的民族主义则同时受到大众精英的推动。在东亚地区,民众的力量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因而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大众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国际关系的冲击。中国要妥善应对周边关系中的民族主义因素,对内应该培养开明的国家利益观冷静、理性的外交观,对外应该提倡建立互利、互敬的地区秩序。

  • 标签: 民族主义 周边关系 领土争端 中国外交
  • 简介:中印关系被广泛认作是一种地缘政治上的力量均势关系或是亚洲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的对抗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作者从尼泊尔的角度阐述中国、印度尼泊尔之间的三边合作设想,探讨中印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主要变化趋势,认为这些变化趋势在某些领域可能会向它们的邻居尼泊尔提供持续获益的机会.当代尼泊尔外交政策思路中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尼泊尔努力在三边框架范围内扮演促成中印协作关系的催化剂角色,从而使尼泊尔自身的地理位置成为一种优势,并使尼泊尔自身获得体面的中等区域国家的地位.从理论上讲,这一想法可以使尼泊尔从冲突一线的前哨转变为国际枢纽的角色.

  • 标签: 中国-印度-尼泊尔 地缘政治 三边关系 准战略三角
  • 简介:考察和谈论事物系统大致可有三类方式,尽管这三类的命名很大程度上只是个"语义学"问题命名者的个人取舍,因而必有颇大的随机性可变性。第一类方式可被称作微观探视叙述。它侧重于具体地观看、澄清和描述事物系统内部的各基本组成部分与其相互间的基本联系,同时相当顾及该系统整体及其基本成分与外部紧要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无论由此可能提取出何种关于整体的见解,它的主要特征仍是微观探视叙述,倘若在历史学的场合就可被称作微观史。事物系统越宏大越复杂,微观史就越少可能有"任何总的图案从中浮现出来"。

  • 标签: 印象主义 例解 命名者 对外政策 周边战略 战略重点
  • 简介:中国的亚洲地区主义战略构建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自己的亚洲认同,在国际事务中尽可能反映亚洲的利益。二是建设好三个支点,包括提升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重视中亚,使上海合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促成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合作。三是在亚洲地区合作中应积极参与主导规则的制定机制的构建,在亚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发挥中国的政治大国优势,构筑亚洲地区主义发展的政治基础,在形成本地区多边安全机制中有所作为,逐步建立起涵盖各领域的互惠共赢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网络。中国在构建亚洲地区主义战略过程中,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一些制约因素。

  • 标签: 中国 亚洲 地区主义 战略 影响因素
  • 简介: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中始终都把进攻性现实主义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进攻性现实主义政策。在这种政策之下,美国不仅在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势力范围,粗暴干预他国内政,而且还不时发动战争,从而造成世界局势的不稳与动荡。这种现象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是如此。

  • 标签: 进攻性现实主义 美国对外政策 杜鲁门政府 STANFORD 美国政府 苏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