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的?它合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的是,怎么去定义人的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在"公"的价值观视角上,"礼"是具体而现实的表现"天理之节文"的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的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的绝对的道德权威。恰恰与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中与公对立的私、与礼对立的欲,定义为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的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的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是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私"与"公"、"人欲"与"礼"的关系以及天理的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的重组为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的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的正确方向。
简介:文化遗产的继承,在阶级社会中有很大的狭隘性,因为它只有符合统治阶级利益时才继承。真正的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继承,只有在阶级消灭了的社会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吸收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列宁),不能忽视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清理和广泛继承。孔子思想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一份珍贵遗产。但历史局限性,使它不可能不包含着封建性的因素。因此,继承这份遗产,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即用“三分法”进行剖析和清理:凡直接为维护封建统治者少数人利益的必须批判、抛弃;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远见智慧或者其萌芽的,要认真清理,使之“古为今用”;凡保有生命力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则应积极继承和发扬。既反对吞吞吐吐,含混其词的态度,也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形而上学态度。
简介:作为公羊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三世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与“充实”的过程。其初,“三世说”仅仅意味着一种关于《春秋》历史的世代划分方式和记事方法的理论。在《公羊传》看来,“讳尊隆恩”与“辟害容身”是《春秋》“书法”的两个最主要特征。进而,何休创造性地将“内外之辨”融入“三世说”,赋予后者以拨乱反正之新义,“三世说”由是具有了王道论和历史观的色彩。随着清代公羊家对于“三统说”、进化论等观念的引入,“三世说”遂又成为通古达今和革故鼎新的象征。“三世说”的这一演进过程表明:作为经世之学,儒学始终直面现实,关注世界的变化,并试图以自己的理论创新回应、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