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众所周知,氟利昂(CFCs)会导致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加剧全球变暖。为此,许多研究团队都在致力于研究氟利昂的替代品。本文基于大豆油和菜子油制备两种生物表而活性剂,并将其分别应用于W/O和O/W犁清洗剂配方。将十述生物表而活性剂与月桂醇、蓖麻油和油酸混合,研究了它们在4~60℃冷热循环的相变化,从而确定最佳的单相的形成参数。分析了生物表而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能、清洗效率和在工业清洗过程中对基质材料(金属、聚合物)的腐蚀伤害。结果显示:大豆油甲酯(SME)在W/O和O/W配方中的生物降解度分别为94.66%和95.60%,在最佳清洗条件下对模型污染物的清洗效率分别为99%和97%;而菜籽油乙酯(CEE)在W/O和O/W配方中的生物降解度分别为94.43%和93.87%,对模犁污染物的清洗效率分别为58%和15%。SME的W/O和O/W清洗剂配方、CEE的W/O和O/W清洗剂配方对生铁和聚氯乙烯的腐蚀伤害是最大的,最大腐蚀度分别为0.11/7.65、0.44/5.79、0.11/11.80、和0.12/2.84(△mg/cm3)。SME的W/O清洗剂相较于传统工业清洗剂中所使用的三氯乙烯(TCE),可以在更短时间(〈5min)内实现更高的清洗效率(99%),因此,有望在工业清洗中作为CFC的替代品使用。
简介:当工业膜在工业生产(比如海水脱盐淡化、乳制品和饮料工业)中应用时,经常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于污染所带来的膜分离效率的降低、流通不畅等问题。为了保障膜的高流通性,需要经常进行膜的清洗。其中无机物主要通过酸洗去除,有机物则用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去除。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而对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传统认为它们会不可逆地吸附在膜的薄膜堵塞孔道,不适合用作膜的清洗剂。通过对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膜材料上的吸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膜的亲和力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直链烷基乙氧基化物在膜表面极易发生不可逆吸附,而支链结构的乙氧基化物则不会。与吸附实验的结果相似,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膜的清洗效果也与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关,支链烷基乙氧基化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清洗能力。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螯合剂、酶混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膜的清洗效率,特别是被细菌污染的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