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巴金、宗融和毕勺3人或创作《萌芽》或翻译《萌芽》的过程及受左拉的影响进行梳理。指出法国作家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萌芽》从20世纪20、30年代起多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巴金于1933年创作了中篇小说《萌芽》,巴金好友宗融在1935—1945年翻译了左拉《萌芽》,之后翻译家毕勺在20世纪50年代也翻译了左拉的该书。3人彼此相识,又都有留法经历,"对左拉的作品的喜爱"这根纽带促使他们通过创作或翻译的文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 标签: 左拉 《萌芽》 巴金 马宗融 毕修勺
  • 简介:2012年在法国本土深受欢迎的爆笑喜剧《追踪长尾豹》定于今年7月17日在中国公映。本片由法国著名喜剧演员阿兰·夏巴自编自导自演,他与另一位最受法国人欢迎的明星贾梅尔·杜布兹搭档,两大囵神一同踏上充满法式幽默的爆笑丛林探险之旅。

  • 标签: 喜剧演员 法国人 马修 长尾 追踪 冒险
  • 简介: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彼得·潘。彼得·潘有那么多朋友,真让人羡慕-温迪、约翰…彼得·潘爱他的朋友.如果他们有了危险,

  • 标签: 彼得 朋友 危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彼得·潘趁着林达先生和太太出去的时候,把好朋友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带到了永无岛,温蒂在那里竟然做起了孩子们的小老师,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真的很快乐……

  • 标签: 彼得 孩子 老师 竟然 游戏
  • 简介:从前,有这么四只小兔子,他们的大名是:跳跳、蹬蹬、短尾巴,还有彼得……彼得兔的故事大家有没有看到呢?它可是英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彼得兔》出版后,在英语国家里,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过一两本《彼得兔》或者《汤姆小猫》,那么,这么精彩的故事究竟是谁写出来的呢?

  • 标签: 彼得 兔子 经典文学作品 英语国家 故事 孩子
  • 简介:他的名字是彼得。他只不过是一条狗,一条十五个月的猎狗,还只能算是一条稚嫩的小狗,虽然他经历过一次狩猎的季节,学习过怎样在两三年之内——如果他能活那么久的话——当好一条狗。

  • 标签: 初等教育 课外阅读 《他的名字是彼得》 威廉·福克纳
  • 简介:教学楼里的灯火熄灭了。初上的寒夜,隐没了这在冰冻的月华之下浅浅飞去的一片又一片的雪花。飞去飞来的雪片里记取着彼得堡每一丝隐隐的淡漠和寂寥。

  • 标签: 中学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彼得·纽马克是20世纪英国二战后主要翻译理论家之一,他的《翻译问题探讨》聚集了他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类别,原则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诸方面较全面地从理论的高度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提出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以及这两种翻译间的共性和区别,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 标签: 书评 纽马克 < > 交际翻译
  • 简介:波兰十九世纪伟大的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于1798年12月24日生于立陶宛,是属于他自己所说的“一出世就遇到奴役,在襁褓之中就被钉上了锁镣”的那一代波兰人。诗人从小就受着爱国主义的家庭教育。1815年进入维尔诺大学后,在同学中组织过爱国社团。大学毕业后,他一面在中学教书,一面进行诗歌创作。1820年写了著名的诗歌《青春颂》;1822年出版了《歌谣和传奇》第一卷;次年出版了《歌谣和传奇》第二卷。1824年密茨凯维支被流放在彼得堡,后辗转流亡于敖德萨、克里米亚和莫斯科;1829年又从彼得堡经德国流亡到意大利的罗马。1830年11月华沙暴发反沙皇的武装起义,消息传到罗马,他即动身回国,准备参加斗争,但还没等到他回到华沙,起义就因遭到沙皇的镇压而失敗,密茨凯维支只得随着流亡的人群再一次离开祖国,于1832年3月到达德国的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写了著名的抗俄诗剧《先人祭》第三部。在此前后,密茨凯维支还写作了《先人祭》第二、第四部及大量的抒情诗、十四行诗、散文和政论;1834年在巴黎完成了著名的爱国长诗《塔杜施先生》。在沙皇俄国将近五年的流亡生活使诗人对沙俄制度的反动实质有了一个极其深刻的了解。《先人祭》第三部完成后,诗人感到意犹未尽,又写了七首政治诗,作为《先人祭》第三部的补充。这里译出的《彼得堡》和《彼得大帝的塑像》就是其中的两首。诗人在这些诗中,着重剖析了沙皇制度的专横暴戾、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俄国黑暗社会的描绘步步深入,层次分明;对沙皇暴政的刻画笔锋犀利,语言辛辣。但是,诗人所憎恨的是俄国的沙皇制度,对俄国人民却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在黑暗中看到了人民革命的曙光。在《彼得大帝的塑像》中,诗人回忆了他和普希金之间的友谊。普希金也把他们之间的

  • 标签: 沙皇制 塑像 沙皇俄国 武装起义 侵略扩张 敖德萨
  • 简介:以阿蒂亚·自由发展观来看,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提高了人的可行能力,扩展了人的实质自由;其基本历程就是通过自由来促进发展的过程。阿蒂亚·自由发展观,对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阿马蒂亚·森 自由发展观 改革开放 基本经验
  • 简介:当我们提到芭蕾,我们不免会想到柴可夫斯基。他创作了三部芭蕾音乐,每一部都举世闻名。其中,改编自童话的《睡美人》,顶着“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的光环,已经在全世界的剧场里演出了一百多年。几乎每一个古典芭蕾院团都排演过它,舞蹈编导从中获取层出不穷的灵感。此番将在上海巡演的,是英国当代编舞家·伯恩的版本。

  • 标签: 马修 奥罗拉 芭蕾音乐 舞蹈编导 古典芭蕾 反叛精神
  • 简介:温迪、约翰和迈克尔是三姐弟,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那就是母狗娜娜。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最近的每天晚上,三姐弟都会在梦中飞到永无乡。那是一个热热闹闹的小岛,上面住着印第安人、野兽、美人鱼,还有一群流浪儿。其中,有一个叫彼得·潘的小男孩,他机智又勇敢,是流浪儿们的

  • 标签: 彼得 一只手 铁钩 相信自己 就这样 在路上
  • 简介:我们都试图保留住记忆,可脑中存放记忆的房间是那么狭小。它每隔一阵子自己打扫清理,把我们堆放的回忆留下一部分,又抛弃一部分。

  • 标签: 爱情故事 火车站 莫斯科 朋友 蘑菇 味道
  • 简介:不同于以往苏联时期思想内容深邃、多取材于战争或文学作品的电影,《彼得堡调频》属于创意源于普通人生活的新风格影片。它讲述的是生活在彼得堡的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通过一部手机,成为了彼此心灵的倾听者,最后两人都学会了正视自己的内心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别出心裁,巧妙地吸引着观众;在核心思想的表达上,通过主人公的种种抉择体现出了'遵从自己内心意愿'的深刻主题;同时,影片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俄罗斯社会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

  • 标签: 《彼得堡调频》 情节设置 核心思想 社会现实
  • 简介:彼得八岁半了,在他家附近的小学上学。他通常都按时回家,上星期五他放学回来晚了。他母亲在厨房里,见他回来了就问:“彼得,今天怎么回来晚了?”

  • 标签: 小学 英语 课外阅读 漫画
  • 简介:詹姆斯·巴里(JamesM.Barrie,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他的小说属于“菜园派”,擅长以幽默和温情的笔调描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而《彼得·潘》则是他的代表作,其影响最大。

  • 标签: 彼得 风土人情 童话故事 小说家 苏格兰 詹姆斯
  • 简介:某种程度讲,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的《赫拉巴尔之书》也就是美国艺术家安狄·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安狄·沃霍尔(AndyWarhol)是已过世的美国艺术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过中国,

  • 标签: 小说 卡夫卡 上帝 昆德拉 盒子 作家